Posts made in 1 月, 2024


徐國能──尋常味道的不尋常   江湖上傳言,某大文學獎決審會議,一篇文字練達、酣暢淋漓的散文,拔得頭籌。在場的評審,誤以為作者是位歷經滄桑的老先生,沒想到,資料一攤開,此人年紀不過三十,還是個研究生,名叫「徐國能」。 眼鏡深色粗框,框住書生氣息;發音字正腔圓,是最最標準的國文老師,與徐國能在青田街的咖啡館對坐,望向落地窗外綠樹掩映的日式老屋,漸漸地,你跟那些評審一樣,浮現疑惑,反差越拉越大……人動不動就引經據典、講些高深的道理;冷不防,又點評現下新聞,兩三句話,犀利更甚電視名嘴,令人絕倒。 人如其文,又不似其人。 很難想像,貴為大學教師的他,中學時期,一度沒有學校可讀。   充滿自信的落榜生   那年高中聯考,徐國能應答如流,自以為成績不錯,沒想到一放榜,離最低志願,尚有一段差距。當時,大姐讀台大,二姐在北一女,升學之路,徐國能滑了一跤。...

Read More

飲食文學電影


Posted By on 1 月 23, 2024

飲食文學電影 濃情巧克力(二○○一)導演:萊思.霍斯壯 五○年代末一個冬天,薇安帶著六歲的小女兒來到平靜而閉塞的法國小鎮,在小鎮教堂對面開一家風味獨特的巧克力店。神父阻止居民光顧小店,企圖把她永遠趕出小鎮,凸顯宗教戒律與自由浪漫的對峙。   香料共和國(二○○三)導演:迪索.布麥特 在土耳其出生的希臘人凡尼斯,因外公經營香料店,童年洋溢驚奇和歡樂,但是土耳其和希臘間撕裂族群的戰爭中斷了一切。舉家被迫遷往國籍上的故鄉─雅典,而周遭不信任的眼光,讓一家人覺得身分錯亂。凡尼斯選擇躲進廚房,實踐外公的香料哲學,用食物重塑記憶。 美味人生(二○○四)導演:寶拉.荷娜黛茲 為挽回失落感情的德國男孩,滿懷希望來到阿根廷中有著「拉丁美洲的珍珠」美譽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在一家餐廳工作。透過來餐廳用餐的畫家,逐漸了解每個人心中的傷口和人生的夢想。 米其林廚神─美味的傳承(二○一二)導演:保羅.拉寇斯...

Read More

飲食文學簡介


Posted By on 1 月 23, 2024

飲食文學 簡介 壹、飲食文學的書寫層面 儒家經典 紅樓夢、西遊記、 三國演義、金瓶梅等古典小說 個人飲食經驗與審美感受 情感交流 飲食文學 情感、時間與食物之間的 「故事」 飲食/食物的源起與文化遞變 親情的滋味 記憶裡的味道   貳、發展概說 一、早期的飲食散文,多帶著懷舊色彩:梁實秋、唐魯孫、琦君、林太乙,他們筆下的食物,是懷鄉、懷人或憶舊的情懷。 二、飲食歷史的書寫:逯耀東推論川味牛肉麵源自臺灣本地,而非來自四川,為臺灣牛肉麵正名。 三、1999年為臺灣飲食文學的元年: (一) 林文月《飲膳札記》以菜名為錄,逐篇敘述作法與記憶,文字淡雅而深刻。 (二)...

Read More

五行 九宮 蔬食5 / 蔣勳 圖二:大暑前後嘉義山崎的蘋婆。(圖/蔣勳提供) 日常   小時候跟母親買菜,替她提著菜籃,在菜市場一家一家逛。這是日常生活,很平凡無奇,然而記憶深刻。那是一九六○年代前後,世界打過一次你死我活的戰爭,如果倖存活下來,就很珍惜平凡日常的生活。 日常,平凡,戰爭之後,是奢侈的幸福。倖存的男女,驚魂甫定,努力生孩子,像乾旱季節的植物,要用繁殖對抗毀滅。有一個世代叫「戰後嬰兒潮」,我有幸是這個世代之一,有幸至今沒有遇到戰爭。 小時候的台灣,還常常有空襲警報。半夜裡突然響起急促尖銳叫聲。父母親趕緊給孩子穿衣服,躲進防空洞。 原來社區有大防空洞,後來家家戶戶都有防空洞。按照戶口人數規定洞的大小。我們家後院防空洞可以容納八個人。 防空警報後來變成演習。知道是演習,就鬆懈很多。會慢吞吞爬起來,帶一些滷雞腿、滷蛋,一面嚼食,在防空洞裡摸黑聊天,等警報遲緩下來。 解除警報像高潮過後的虛脫,奄奄一息,頑皮的孩子就學著那懶懶的聲音,再爬到床上睡覺。...

Read More

論市場:市井小民的華麗舞臺 / 焦桐   傳統市場常見拍賣,商家戴著麥克風,口才絕佳,表演極具煽惑力,半條巷道彷彿升斗小民的舞臺。市場匆忙的嘈雜聲,是城市最真切的律動,充滿生活激情與活力,展現出庶民生活的鮮活面貌。    惦念集市 難以安枕   木新市場和木柵市場,是我最常去的傳統市場,每天清晨走的路徑幾乎都一樣:忠順廟, 保儀公園,興隆路,公寓的茶樹圍籬,邊走邊追索昨夜的夢。巷道兩旁有些店家和攤商已開始營業, 豆漿店、花店、饅頭店,煮玉米、煎包、蔬菜、水果、皮蛋、魚貨、肉舖;也有百貨、生鮮、衣飾、化緣、乞討、挽面⋯⋯等。經過潤餅攤,商家正傾大量的味精和雞粉入高麗菜鍋;豬肉攤老闆不停地剁豬腳、排骨,刀勢介於砍劈之間。一隻老鼠奔跑在巷道旁,正在掛衣服的女子尖聲驚叫,引發騷動,戴著口罩也能看得出大家的哄笑。一般傳統市場雜亂,不免老鼠孳生,正如亂世中鼠輩橫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