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攤家鄉味:你心中也有個米其林無法取代的小吃攤嗎?
台灣街道常見的攤販,隨著業態、營業習慣不同,各自有其特色。圖片來源:鄭開翔
至於這些攤販的有趣之處在哪?我將從「造型趣味」「販賣內容」與「情感共鳴」來分析。
造型趣味
攤販可區分為攤車、地攤、桌攤、複合式攤位等不同的營業方式,即便是同一種營業方式,也會隨著業態不同、個人的營業習慣、美感等多重因素延伸出千變萬化的造型,使得每一個攤販都是獨立的個體,且往往色彩豐富,創意十足。
攤車就像是縮小的店鋪,在乘載量與移動能力等限制下,同時要考量攜帶的方便性,又要能夠吸睛;在狀況瞬息萬變的路上,為了快速開攤與收攤,老練的攤販會研擬陳列與撤收的順序,種種巧思都會濃縮成攤上的設置。排隊等候時,我很喜歡觀察這類細節,從這些蛛絲馬跡中來推敲老闆的心思。
有些攤販會以諧音哏取名,反映出老闆的幽默。張貼在一旁的告示有時語氣溫和,有時嚴厲,顧客即使不用與老闆交談,都可以透過這些語氣去猜測老闆的脾氣,看到告示都會盡量遵守,以免惹老闆生氣。
營業時間長了,攤販的生財用具可能有著經年累月的磨損、髒汙,看起來更有歲月的痕跡。這些痕跡也像印記一樣,象徵攤販經歷過長年淬煉,有一定的品質保證。難怪常有人開玩笑,認為外表愈「髒」的攤販,說不定味道愈好吃。
攤車的設置方式,往往是攤販研擬陳列與撤收順序,濃縮出的巧思成果。
販賣內容
曾有句廣告詞說:「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若用來形容攤販,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攤販所販售的內容五花八門,從小吃、服飾、生活五金,食衣住行樣樣都有,若仔細推敲這些販售的內容,其實可以從中看到台灣的生活習慣與改變。
例如靠海的地區,早上往往會有賣魚的婦人販售昨晚捕獲的海鮮;在店家較少的城鎮,至今仍可看到沿街叫賣的行動五金車開進小巷,提供最直接的服務;季節不同,可能在公路旁看到當令新鮮物產。這也是為何我總喜歡帶朋友走訪在地的市場,因為市場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攤販與商品,就像是在地生活的縮影。
同時我們也可以觀察到,有些攤販賣的是「一門手藝」,無論是捏麵人、修理紗窗、換拉鍊、畫人像,甚至是按摩、挽臉。這些「身懷絕技」的老闆吸引了過路客的目光,更因「一技之長」贏得消費者的口碑。只是這些技藝或許難以找到傳承者,每每想到這些,都會讓我對於此類攤販多增添了些珍惜之情。
情感共鳴
攤販在台灣社會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更是一種道地的庶民文化。親民的價格、多樣的選擇,使得攤販與民眾的生活密不可分,有些老闆與顧客在長期互動下,更培養了深厚的情誼。
路上有時見到以貨車改裝的攤車,運用喇叭播放著音樂或叫賣聲,這些聲音總是讓熟客們趨之若鶩,但隨著大型賣場與連鎖商店在各地普及,攤車的功能式微,這些叫賣聲也漸漸消失在我們的記憶當中。
台灣攤販元素
透過繪製攤販圖像,我留意到一些台灣攤販常見的元素,它們可能是構建攤販的主體,例如攤車、招牌,也有許多出於擺攤者的需求,例如遮陽道具、照明系統,更有不起眼卻能發揮關鍵作用的神奇好物,且往往充滿「台味」特色,幾乎成為台灣路邊攤的經典符碼了。
攤車本體
可移動的攤車主要會有一個可以作為營業平台的桌面,攤車內部可以裝載商品,下方會裝設輪子便於移動,其中一側則設置手把。
可移動攤車主要的元素,包含作為營業平台的桌面、便於移動的輪子、手把等等。
隨著不同業態及規模,攤車也有不同的變化,有些攤車桌面會加裝烹煮的油鍋,或是在上方加裝遮陽的棚子。多數攤車以耐操好用的不鏽鋼材質為主,但近年的創意市集也漸漸出現木製攤車,外表美觀,但經不起長距離的移動與碰撞。可見不同類型的攤販,對於攤車的需求大不相同。
招牌
招牌往往是顧客第一眼看到的物件,通常色彩鮮豔、辨識度高,讓人一看就可以知道店家所販賣的物品,霜淇淋攤販就是一個好例子,醒目的霜淇淋造型燈箱吸住遠方孩子的目光,便會拉著父母前往。
攤販的招牌又與店面招牌特性略有不同,店面的招牌通常大又醒目,但攤販的招牌體積相對較小,有些老闆會運用自己的美術天分製作手工招牌,也有講究的攤販特地訂做精緻的燈箱,從招牌上便可以觀察到許多獨樹一幟的創意。
霜淇淋攤販醒目的造型燈箱,遠遠就能吸引顧客目光。
棚架
多數的攤販都會設置棚架,除了遮陽避雨,也保護商品的衛生與清潔。即便是沒有加裝棚架的攤車,攤販往往也會彈性的搭配大型遮陽傘來使用。
撐起棚子的支架,可以懸掛各式各樣的物品,例如包裝袋、告示標語、照明用具等,彷彿成為攤車的「骨架」,許多道具就像藤蔓與果實,沿著骨架「生長」出來,使每部攤車都充滿獨特的美感。
照明用具
照明用具對攤販來說,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除了讓遠處的顧客能夠注意到,也可以讓販賣的商品更為亮眼,懂得配色的攤販更會依商品搭配適合的光線,使商品更加吸引人,例如食物攤販會搭配黃光,賣手機周邊商品的小攤會搭配白光,花俏的調酒攤則會搭配五彩的LED燈光。
燈光本身就有創造氛圍與傳遞情感的功用,不同光線所營造出來的氛圍,往往會成為顧客心中對於攤販的第一印象,可謂是攤上最容易被忽略的大功臣。
攤販穿著
攤販的穿著也是我的觀察重點之一,其服飾會適時適所,隨著營業需求而改變,往往可以從服飾猜測攤販的業別。例如需要長時間晒太陽的攤販,往往會搭配斗笠與面紗,手臂再套上袖套;從事餐飲業的攤販,口罩、手套與圍裙則是標準配備;夜市的攤販同時要應付四面八方的客人,腰間的霹靂腰包是不可少的配備;若是較新潮的文青攤販,穿搭往往更講求質感與流行,色彩更為一致。
菜販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往往會配戴斗笠、面紗與袖套。
包裝袋
攤販最常見的包裝用品大概是「紅白塑膠袋」了,紅白相間的條紋,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腦中,宛如標誌性的存在。若在國外機場看到有人提在手上,幾乎可以斷定他是從台灣來的。
包裝袋通常會固定在攤子一旁的支架上,便於抽取,也有人是使用捲筒式的透明塑膠袋。近年環保意識抬頭,許多攤販也開始改用成本較高的紙袋,或是以折扣方式鼓勵顧客自備袋子。
瓦楞紙箱
瓦楞紙箱具有重量輕、防撞的優點,通常會用來裝運較為嬌嫩且需避免碰撞的蔬果。外觀通常會印上產地來源,旁邊用鮮明的色彩寫著「品質保證」之類的大字,再搭配土黃色的箱體,這樣的顏色搭配,成為了市場裡常見的台灣符號。
塑膠菜籃
攤販將塑膠菜籃堆疊起來,打造出現成的陳列桌。
塑膠菜籃的特點在於設計,除了兩旁有個凹槽作為把手,更將開口設計成能夠相互堆疊收納的樣式。因為堅固耐撞,許多攤販拿出裡頭的貨品後,將籃子倒過來相疊,就成了現成的陳列桌,省去攜帶桌子的麻煩。這些特性都大大增加攤販裝載的便利性,可說是一舉多得的好物。
展示容器
為了展示商品與維護產品的乾淨,攤販上往往會有展示的容器,有些是以瓶瓶罐罐的方式呈現,有些則是以櫃子的方式來收納。
例如小櫃子滷味的木質櫃子除了收納食物,也傳遞了舊日的情懷,而常見的玻璃櫃更是展示商品的好選擇,賣包子的攤販則直接擺出蒸籠,依販賣的品項不同,各異其趣。
紅塑膠椅
輕量的四腳塑膠椅有著便於堆疊收納的好處,也是許多攤販常使用的物件,中間有個小圓洞方便拿取,也分散坐在上頭的壓力。這種椅子的顏色有許多種,但紅色仍是主流,在色調普遍灰暗的市集裡,也成為一種跳色的存在,使市集的色彩更加豐富。(延伸閱讀|【新・大稻埕】人多、地權散⋯⋯老街意外保留20年代時光通道)
輕便的紅塑膠椅,是台灣街頭攤商常見的物件。
獨特的人文風景
即使攤販的營業存在許多問題,但的確讓台灣的風景顯得精彩且富有「人味」。許多地方為了市容及衛生,蓋了嶄新的商場,將攤販整頓起來,雖然本意良善,但整齊劃一的商場往往失去了以往的生氣,更流失許多老客戶。有趣的是,當我們出國遊玩,反而多著迷於在地市場與攤販熱鬧的「煙火氣」,總想造訪在地人才會去的市場,看看他們的生活樣貌,這其中的反差值得我們思考。也許,比起大刀闊斧的抹除屬於自己的庶民文化,如何從新觀念與舊型態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才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時光流轉也是我在繪寫攤販時,深有感受的一件事。老舊攤販的老闆年事已高,後代可能不願傳承這樣的經營模式,又因外送平台的興起,商業模式逐漸轉變,許多攤販轉為運用電商或外送平台來銷售,再加上這幾年疫情的推波助瀾,「熊貓」和「Uber」頓時成了台灣兩個最大的「小吃攤」,某種程度也正在加速攤販的消失,這似乎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延伸閱讀|韓國舊市區如何翻身?只要這品牌一進駐,房價立刻漲96%)
人們都會追求更為便利的生活模式,也許在多年後,攤販這種營業模式只能在記憶中憑弔,只希望我們在享受現階段的便利時,也不忘回頭看看這些屬於台灣的人文風景。(延伸閱讀|開發新街區,卻抹去舊情感?都市開發的景觀觀點:保存人地互動而生的場域)
作者:鄭開翔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3/06/29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3113 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