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追憶
一塊菜頭粿 林文月蒸出甜美回憶 李欣恬
一塊看起來簡單的菜頭粿,但卻不簡單。紀錄片導演齊怡曾近身拍攝作家林文月的生活與寫作,她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菜頭粿對林文月的意義,「一塊又白又漂亮的菜頭粿,彷彿能映照林文月在上海的童年甜美的時光,那個她小時候看著母親和姨娘,每年一次張羅蒸菜頭粿的場景。」
「菜頭粿」也就是「蘿蔔糕」,但林文月家中是以台語「菜頭粿」稱呼,齊怡表示,林文月自小在上海出生成長,讀的是日本小學,家裡有時也會說台語,不同的語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林文月也曾自承,在還沒從事翻譯工作前,就一直在不同的語境中轉換。
齊怡表示,林文月曾告訴她,菜頭粿不是上海的飲食文化,「老師曾說過,炒米粉常常可以炒,但菜頭粿,一年只能製作一次。」顯見其對此物之慎重。
林文月的女兒郭思敏表示,她也最懷念母親製作的菜頭粿,「除了自己做,她會把粿煎得『赤赤』(台語:乾酥之意)的,特別好吃。」
齊怡表示,林文月製作的菜頭粿,蘿蔔刨絲後,還會特別炒香菇、肉絲、蝦米和花生,和在來米和在一起,關鍵比例是三比一,「蘿蔔三、配料一,作為寫作者、藝術家,她完全用手的觸感,感受和調配出水和蘿蔔絲、在來米的比例,用手去感受溼軟度,加上火候的拿捏。」
製作菜頭粿對林文月而言,是一分慎重的心意,需要用上一整天製作,一大早在先生、孩子出門上班上課時開始,齊怡表示,林文月做完就會分送出去,送給父母、親友和長輩,也因此先生小孩回到家時,往往只剩下兩盤自吃,但卻是非常高誠意的純手工菜頭粿。
郭思敏表示,除了菜頭粿,芋泥也是她十分懷念的料裡,也是她和哥哥少數會參與製作的家宴菜,「芋泥所有大人小孩都喜歡,雖然熱量偏高,媽媽說,原則就是吃少一點,但要吃到味道最對味的芋泥。」
林文月曾在《飲膳札記》裡的〈芋泥〉中提到,她第一次聽到「芋泥」是在上海居住時的童年時光,她的母親轉述江山樓會特製芋泥送到外祖父家中,夏天有冰淇淋,冬天則有芋泥。後來當她學會製作芋泥時,也會分送給住在士林的舅舅品嘗,舅舅食量不大,但吃到芋泥時也會想起往事,並感到心情愉快。
郭思敏表示,母親製作料裡的心意很貴重,「除了請客的心意,她也很注重視覺呈現,包括餐具怎麼搭配,出菜的時間點,吃到哪道菜,她和爸爸誰要先進廚房炒一道菜,另一人留下來陪賓客,這些都有事先規劃,這分請客的溫暖和心意,都深深影響著我的人生。」【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