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你所認識的聶魯達,選擇一個角度,加入個人的看法,完成200字左右的介紹,須訂題目。
【作品一】充滿愛與熱情的詩人——聶魯達 / 三和01 王小鏡
我認為聶魯達是一位充滿愛與熱情的詩人,他的詩除了描寫愛情外,也寫土地、人民和自由。像是在他著名的愛情詩 《二十首情詩與一首絕望的歌》中,字字句句都傳達了他濃烈的情感,讓人感受到愛情的美好和苦澀,如:「我愛你不知何時,不知何地,不知如何。我愛你不加思索,無法計算,因為這就是愛。」如此直白的愛情表達,打動了無數讀者。
但他的詩不只寫愛情,他的詩也關心世界,如《大地上的居所》,他寫道:「起來,去看看街上的工人,他們的汗水與麵包混合,他們的痛苦與希望交織。」寫出對勞動人民的尊敬,還有對自由的渴望。
我蠻喜歡聶魯達的詩,因為它們既溫柔又有力量。他能把個人的情感寫的很深刻,卻又讓讀者能產生共鳴。他的文字似乎有生命,能讓人感受到愛與痛苦,還有對世界的希望。這種真誠和熱情,是他最讓人感動之處。
老師說:說明細膩,既能提出觀點,也能舉例以證,最後提出自己對聶魯達詩歌的看法,結構完整,敘事流暢真摯。
【作品二】聶魯達的日常讚歌——《元素頌》/ 三和02王嘉瑜
聶魯達不僅以愛情與政治詩聞名,他的《元素頌》更是一部展現詩歌如何融入日常生活的經典之作。在這部詩集中,他不再關注革命或個人情感,而是將目光投向最尋常的事物,如麵包、鹽、桌椅、洋蔥、鞋子等,並透過詩歌賦予這些平凡之物崇高的意義。他的語言簡潔卻富有韻律,使日常物件超越它們的實用功能,成為人類經驗的一部分,甚至象徵著歷史與文化的積累。例如,他在〈麵包頌〉中,不僅描述麵包的形態與氣味,更將其比擬為人類共同努力的結晶,象徵著生命的延續與溫暖。
我認為,這種寫作方式提醒我們,詩意並不僅存於遠方或宏大敘事之中,它也潛藏於生活的細節裡。現代人往往被快節奏的生活裹挾,忽略了身邊那些平凡卻重要的事物,而聶魯達的《元素頌》正是一種重新發現世界的方式。他的詩歌讓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身邊的事物,理解它們所承載的情感與歷史。他的作品教會我們,即使在最尋常的日子裡,也能找到值得讚頌的美,讓生活本身成為一首詩。
老師說:
1.建議加副標題,主題會更明確。
2.能明確提出相應的觀點,如:「詩意並不僅存於遠方或宏大敘事之中,它也潛藏於生活的細節裡。」、「他的作品教會我們,即使在最尋常的日子裡,也能找到值得讚頌的美,讓生活本身成為一首詩」,假使能再提出詩句以證,將更精采。
【作品三】謙卑而堅韌的人文關懷 / 三和03 吳宜芸
聶魯達以其深刻而具豐富情感情的詩作聞名。他的作品涵蓋了多種主題,從愛情與自然到政治與社會問題,尤其對底層人民的關懷,使他成為勞動者和弱勢群體的代言人。聶魯達的詩充滿了對人民苦難的同情與理解,他在《哥倫比亞報告》和《我的詩篇》中,表達了對貧困、壓迫和不公的強烈反抗。他的詩歌語言簡潔有力,常常將日常生活的場景與革命的理想相結合,塑造出一個既具感性又具有社會批判精神的形象。
聶魯達的詩歌不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一種行動呼籲。他關懷底層人民的苦難,並通過詩歌倡導社會改革和人權保障。他的作品為無聲的人民發聲,促使讀者反思社會結構與權力不對等的問題。聶魯達的詩作對今天的讀者仍有強烈的啟發性,提醒我們關心和捍衛那些被忽視的弱勢群體。
老師說:標題精彩。敘事理性清晰。
【作品四】當詩人成為戰士:聶魯達與西班牙內戰的文字革命《西班牙在心中》(政治詩)/三和07周月蘅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法西斯獨裁者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與他的軍隊試圖推翻西班牙共和政府。聶魯達當時在馬德里擔任智利領事,親眼目睹共和派人民遭受鎮壓與殺害。他深受觸動,從一位相對內斂的詩人轉變為激進的政治詩人,開始將詩歌作為武器,譴責法西斯主義。
有關詩歌內容與風格,他譴責戰爭與法西斯暴力,詩集中充滿憤怒的語言,痛斥法西斯勢力的殘酷。(來吧,看看這片血跡 / 你將看到西班牙的心臟如何跳動。)
聶魯達也讚頌為自由而戰的士兵與平民,將他們塑造成不屈的英雄。他希望透過詩歌讓全世界了解共和派的鬥爭,並鼓勵更多人支持他們。(每一位倒下的戰士 / 大地都會為他們再次誕生一位。)
另外,詩中多次提及西班牙的文化傳統,如唐吉訶德、塞萬提斯、哥雅等,強調西班牙不應該被法西斯主義踐踏。(這片土地孕育了塞萬提斯的夢想 / 現在卻被劊子手的鐵蹄踐踏。)
他用詩歌呼喚西班牙的靈魂,希望它能浴火重生。因為這個詩集,聶魯達不再只是抒情詩人,而成為社會變革的代言人。
老師說:標題中的「戰士」,改成「社會變革的代言人」,也許更為周延。全篇聚焦在《西班牙在心中》一書,充分表現聶魯達對於西班牙的關懷。
【作品五】聶魯達好會交女朋友 / 三和12秦佑恬
我覺得聶魯達很厲害,可以跟三個女人結婚,我想知道他怎麼做到的。就像聶魯達寫了一堆情詩那樣,我也會創作。我寫歌,我也可以寫二十首情歌和一首絕望的歌,其實我已經寫過兩首絕望的歌了,但是我還沒有結過婚,我真的好想交女朋友。歷史上很多藝術家都可以擁有豐富的愛情史,像畢卡索和聶魯達,三天一女友,五年一老婆,我真的很想知道要怎麼樣才能寫歌寫到變成情場高手。如果我可以穿越到聶魯達的時代,我會很認真的跟蹤他,看他如何用藝術家的魅力擄獲少女的心。事實上我有仔細的思考過,雖然我會作曲但是我不會作詞,如果問題是出在我詞寫太爛的話那我也沒有辦法就是了。
老師說:聶魯達的詩歌動人,但其個人也必定擁有魅力。光有作品,可能缺乏溫暖,猶如電影郵差裡的馬里歐對於聶魯達詩作中的艱深字詞毫無所感,但聶魯達的帶領讓馬里歐受到啟發,並在錄音裡,他對聶魯達說:「對我而言你就像這片大海……」,此外,詩也要寫進讀者的心中,讓人得到共鳴,所謂:「詩不屬於詩人,詩屬於需要它的人。」唯有如此,詩才足以動人。
【作品六】可愛灰獴掰掰——對自然有所感的大詩人聶魯達 / 三和30蕭雅文
聶魯達的詩充滿對自然的熱愛,這或許與他成長於智利的地理環境有關。大自然是他童年的玩伴,參天大樹、巨石、花朵、果實、蝴蝶、昆蟲,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情詩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更對從小生長的環境、土地、氣候一直到他老年仍記憶猶新。在《啊,松樹林的遼闊》中,「 啊,松樹林的遼闊,破碎的濤聲,緩慢的光之遊戲,孤寂的鐘,霞暉落進你的眼裡,玩具娃娃,陸上的海螺,大地在你體內歌唱!」他能捕捉自然的細節,並以詩意的語言加以描寫,讓我覺得他一定是個用心體驗生活的人,能與周遭世界產生深刻的連結。而且,聽說他曾養過一隻灰獴,啊明明是偷渡的,還為牠寫下生動有趣的描述又因為他的離開感到悲傷,這點讓我覺得他不僅是偉大的詩人,也有一顆純真的心。他的文字不只是書寫風景,而是讓自然真正成為詩歌的一部分。我想,這樣的用心與敏感,也正是他作品如此動人的原因。
老師說:聚焦於「自然」,結合詩句與聶魯達與灰獴的故事,讓說明更為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