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食堂】芒果,夏天的顏色/王浩一
「節氣食堂」開張了,先來說說也是同時喧騰上市中的芒果。記得三年前「浩克漫遊」節目,有一集拍攝主題「夏季的水果」,當時就定為大樹的鳳梨與玉井的芒果當對照組。清晨五點多,大夥抵達玉井青果市場,眼前盡是滿坑滿谷大小不一的芒果。機器架好開始錄影,便是忙碌地一連串的芒果事件,開心和滿足。
錄影後,製作人指定我在這一段芒果影片中,要寫幾行小詩,這是慣例。製作人「充分利用」節目主持人的克襄與我,都是拿筆的人,節目裡有四段畫面,要分別出現我倆的應景文字。其實在果園錄影之際,親手摘下在欉紅的愛文熟果,現場品嘗汁液四射滋味,當時已有詩句:
如果向一位目盲的旅人/不知怎麼描述什麼是黃色/在嘴角滴落的豐碩芒果汁液/那就是北回歸線以南的陽光黃色
我從來不稱自己是美食作家,但喜歡頭銜「蔬果文史說書人」,擅長梳理蔬菜瓜果的八卦消息,成了酒足飯飽後的消遣。台灣引進最早的芒果是荷據時期的「土芒果」,那是荷蘭人從印度引進的品種與普遍栽種,名稱有個「土」字跟「土鳳梨」一樣,常常被誤會是原生種。其實都已經三百八十年了,也不需太計較本土與否,因為它不知滿足了多少世代的童年。我小時候往往幻想路過芒果行道樹之際,剛好有幾顆掉下來,牛頓的蘋果算什麼?直到負笈成功大學,課後校園打籃球休息時刻,閒著的球友,用力向上擲出籃球狂打一旁的芒果樹,草地上的落果,稍稍彌補了童年的缺憾。
近年各地流行高高疊起的豐盛芒果冰,我在府城總是鍾情一爿小店的芒果冰,那是限時限量供應的三合一芒果冰,就是由三種芒果組合的聖品,愛文提供「取悅的甜」,金煌提供「優雅的酸」,黑香則提供「貴氣的韻」。關於「黑香」芒果,許多人可能陌生,它在日治時期由印度引進,在台南的南化小鎮慢慢種植,數量不多,早年鮮為外地人認識,近年來人氣漸開。
黑香果肉甜度高,纖維絲明顯,果肉呈現較深的橘紅色,並帶有一股特殊貴氣香氣,食後舌腔之間氣味久久不散,就連打嗝都是這股味道往喉頭竄,有人說這是桂圓的味道,所以稱之「龍眼芒果」。因為味道迥異其他芒果,所以店家大小適口的三合一削皮鮮果,華麗地混成剉冰上的芒果山,恣意入口,總有「味覺猜猜」的享受與趣味。
那天,朋友展示手機裡的一株老芒果樹,情報是在「藍曬圖文創園區」有逾六十歲以上的稀有「懷特」芒果樹,結果累累。懷特,果肉黃白色像是香蕉肉,因此稱「香蕉芒果」(芎蕉檨)、「白檨仔」,而懷特即是White,為日治時代三井物產會社自印度引進,與黑香同為目前台灣本島僅存唯二的南洋系品種,一黑一白。懷特大家不熟悉,但是講到它與凱特之間的混血兒子「金煌」,你或許恍然「改良」,是台灣農業走向世界的大道。
作者簡介:王浩一
學的是數學,喜歡的是建築,醉心的是歷史。對於文字的輸出,則像是一位數學家的橫向思考,習慣把不相關的東西,找到新關係。
雜學的文字工作者,也是中年過動兒;寫古蹟建築,尋訪古人的風水與文化密碼;寫食材美食,喜歡用胃來上地理、歷史課;寫城市旅行,記錄古廟老街和文創小店;寫老樹,探討昔日種樹人的心思;寫歷史,則把各種英雄的智慧,對照《易經》每個卦的心理情境;寫心理哲學,孤獨心事總在一個人的旅行後,開始飛翔。【2019-07-06 06:46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