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食堂】馬鈴薯,地下的蘋果/王浩一

Posted By on 8 月 25, 2019 | 0 comments


【節氣食堂】馬鈴薯,地下的蘋果王浩一

 

鈴薯,屬茄科茄屬,換言之它與茄子算是親戚,馬鈴薯的紫花與茄子紫花挺像的,但是我們往往不在意,也傻傻分不清,我們僅注意馬鈴薯的「根莖」與茄子的「漿果」。所以,花一點篇幅說說它起源於祕魯的身世,那是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的周遭,在大航海時代,被引進到歐洲,漸漸被歐洲人接受,也間接到了亞洲。

台灣最早的馬鈴薯是荷蘭人引進,當時跟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的地方,像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等,包含台灣,都稱它「馬鈴薯」,至今一些地方的台語還稱之「荷蘭薯」,可見關係深遠。大航海時代東印度公司基地在爪哇島的巴達維亞(雅加達),我們循著馬鈴薯的足跡,會有些發現。日本稱它「爪哇薯」jya-ga-i-mo,jya-ga是爪哇i-mo則是「薯類、芋類總」。另外的「里芋」,就是芋頭sa-to-i-mo;還有「長芋」,就是山藥na-ga-i-mo;至於「薩摩芋」,就是番薯,話說甘藷初到日本時,以九州薩摩國(鹿兒島縣)最著名,所以有此稱呼。有了這些名稱線索,那就容易梳理它的引進路徑。

馬鈴薯剛傳入法國,法國國王覺得這是個好東西,宣導大家多吃,因為陌生,也不懂如何料理,起初大家都排斥。至於,明朝的萬曆年間馬鈴薯則是達官貴人的佳肴呢。如今它因為營養豐富,不僅得有「地下的蘋果」美譽,還成了我們的零食:洋芋片、薯條、薯泥、可樂餅等等,不可同日而語。

現今全世界的馬鈴薯種類多達幾千種,口感分臘質(澱粉含量較低)與粉質,其中粉質的澱粉含量高而且質地鬆軟,燉久了會融化在湯汁中,適合用來增加湯的濃稠度,不管是清燉馬鈴薯排骨湯、洋蔥馬鈴薯燉湯、馬鈴薯燉雞等等,都是湯汁醬色略有濃稠感而更顯誘人。馬鈴薯各色湯品中,羅宋湯是其中翹楚,這種酸中帶甜、甜中帶香,鮮腴順滑的濃郁牛肉汁湯,真是令人神魂顛倒,滿足挑剔的味蕾。

順便說說「羅宋湯」的故事:羅宋湯最早出現在上海,當年一批俄羅斯人因為1917年十月革命,舊貴族輾轉到了上海落戶,他們帶來了伏特加和俄式西菜,也在上海開了第一間西菜館。羅宋湯的前身就是俄式紅菜湯,酸中帶辣,甜度不足,起初當地人不習慣,修正後融入海派特色,酸中帶甜,甜中飄香,肥而不膩,鮮滑爽口。這種Russian Soup因為上海的洋涇濱英語,成了「羅宋」湯。而今全世界都有它的蹤跡,口味詮釋不盡相同,但我真的喜歡這種豐盛、濃郁、醇厚的雜菜濃湯:主料是牛腱肉,主要調味佐料是馬鈴薯與番茄,輔料是洋蔥、胡蘿蔔、西芹、椰菜、蒜頭等等。

台灣雲林斗南,目前馬鈴薯產量最大的小鎮,品質精進,農家不僅提供新鮮馬鈴薯,也開發「沖泡式馬鈴薯精力湯」,甚至將一些外觀NG的馬鈴薯提供給斗南的畜牧業,如今這些開心吃馬鈴薯的安格斯牛,高品質牛肉已經上市。【2019-08-24 06:03聯合晚報 王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