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文物】玩物尚志——張錯近年藝文著作輪廓/高全之
張錯在台灣文壇崛起,原以詩作和散文著稱。他的視覺藝術興趣至少可上溯至詩集《詠物》(台北書林,2008)。瓶碗碟盤,看看就萌生詩意和歷史反思。多情敏銳,此為鐵證……
張錯著作等身。〈張錯教授著作書目〉洋洋灑灑列出十七本論述,廿五本詩集,十二本散文,三本編著,三本翻譯。(《由文入藝,中西跨文化書寫——張錯教授榮退紀念文集》,孫紹誼和周序樺主編,台北書林,2017)真是驚人。但直到張錯和台北藝術家出版社合作的這幾本書才令我想到美國詩人羅伯特‧佛羅斯特的名句:「我選擇那條足跡較為稀疏的道路,藉此而一展身手。」(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這個詩句允許不同解讀。其中之一與我的聯想相關:「道路」指寫作規畫(就佛羅斯特而言,應是詩作),「一展身手」指文學成就。
這幾本書的共通性在於都屬視覺藝術討論,具體實現了張錯的物件史觀。依次是:《雍容似汝:陶器、青銅、繪畫薈萃》(2008)、《瓷心一片:擊壤以歌‧埏埴為器》(2010)、《中國風:貿易風動‧千帆東來》(2014),《青銅鑑容:「今昔居」青銅藏鏡鑑賞與文化研究》(2015)、《蓪草與畫布——19世紀外貿畫與中國畫派》(2017)、《遠洋外貿瓷》(2019)。他刻意擺脫傳統藝術史家僅以確認頂級精緻藝術為足的態度,認為所謂「次級」藝術作品也值得從文化、文學、物流、製作技術等等角度去研究。擯棄單一角度,採用多種角度來欣賞器物的歷史角色,這下子值得研究的器物對象變得更多了。話雖如此,由收錄的彩圖看來,他仍嘗試維持某些美感要求的下限。他的確放寬視野,不局限於公認的一流藝品範疇,但並非破銅爛鐵照單全收。比如景德鎮為了迎合日本市場、意境接近禪宗的茶道瓷具,簡陋樸拙,張錯盡力闡明為何它們討喜。他心中仍有把尺,凸顯庶民智慧和時間考驗的那把尺,去篩選作品。庶民品味加上古意,通過他的解釋,似乎就「俗」而「可耐」。在幾百年後看來,古時候的畫匠工匠,沒有名氣,甚至沒有名字,多少也是民間藝術家。
張錯在台灣文壇崛起,原以詩作和散文著稱。他的視覺藝術興趣至少可上溯至詩集《詠物》(台北書林,2008)。瓶碗碟盤,看看就萌生詩意和歷史反思。多情敏銳,此為鐵證。所以《瓷心一片》整理陶瓷物質文化的發展宏觀歷史,個別物件的細品與賞析,讀者都不必覺得突兀。張錯詠物以詩、以陶瓷工業消長、以製造過程知識,以全新的歷史定位。
這幾本書自中國本土的縱向觀察轉型為中外(文化與貨品)互通的追蹤。這種趨變其實在張錯的早期著述有跡可尋。張錯的學術著作曾偏重於傳統文學基礎研究,如《西洋文學術語手冊—— 文學詮釋舉隅》(台北書林,2005)、《英美詩歌品析導讀》(台北書林,2016)。兩書都提供索引,非常難得。他最早的東西文化比較研究大概是:《利瑪竇入華及其他》(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2)。那項關切並非靜態的東西對照而已。該書好奇於西方文化進入東方的激盪、衝突與調適。所謂東方,是以中國為出發點的觀照。也就是說,某些西方文化是如何進入中國的,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足見《蓪草與畫布》和《遠洋外貿瓷》刻意反向操作,追查中國文化產品,外貿畫和外貿瓷,是如何輸出到國外的。比如蓪草紙的製作過程,因為涉及產地、造紙師傅、貨運等等,可以順便驚鴻一瞥中國社會工業情況,以及西方國家接受中國藝術的程度。筆鋒所及,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充分展現了作者累積多年的人文歷史修養。
這不是說張錯意圖否認中國藝術史的傳統。他全心全意尊重傳統。張錯自美國南加大退休後,馬上返回台灣,在台北醫學院主持「人文與藝術講座」。教學方式之一,即帶著那些(幸運的)醫科學生訪學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他曾經公開聲明自己是個以台灣為故鄉的僑生。多年來,他流連忘返於中國青銅、瓷器、繪畫之間,是另位在中華文化裡尋根的旅美學人。
前引佛羅斯特詩句的重點在於「較為稀疏」。那不是「前無古人」的情況。外貿畫與外貿瓷雖屬冷門研究,仍有少數書籍可資參考。搜尋以及運用那些一般讀者聽都沒聽過的文獻,就是學問。張錯下了功夫,也體會出該類關乎視藝的書籍必須具備印製精良的彩圖。《遠洋外貿瓷》至少三次指出某些參考書,基於不同原因,可惜製圖欠佳,文字再好,仍是一樁遺憾。張錯認為這些藝術品本身的視覺美感效應能夠引吸現代讀者,原本冷門的研究因此而產生親切感覺,攜帶一些溫暖。讀者看到質優照片才容易懂得文字描述,滋養生活品味,加深歷史體會。所幸藝術家出版社不負使命,這幾本書彩印都可圈可點。
張錯找到了一條足跡稀疏的道路,邁步向前,一展身手。【2019-08-17 00:05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