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榮幸/台北報導/中時電子報/名人家族故事】
二二八事件時白崇禧來台坐鎮,對強勢鎮壓的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予以肯定,引發負面歷史評價。白先勇對此極力澄清,強調父親當時心存哀矜,白崇禧態度是「寧放一百,不能錯殺一個」,才會向蔣介石報告撤職查辦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
問:二二八事件時白崇禧奉派來台,曾上報蔣介石台灣狀況,從報告內容來看,一部分了解台灣人民心聲,另一部分卻明確支持彭孟緝作為。部分人士解讀白崇禧被蒙蔽了,您書寫父親自傳時如何處理這段歷史?
答:這事很敏感,我要講得很清楚!我到台灣時大概十幾歲,那時很多四、五十歲台灣人,他們跟我講「二二八時,要不是你父親在這裡,台灣人就不得了……」。原來父親救了很多本要拉去槍斃的台灣人性命。他當時有幾道重要命令,包括一、制止濫殺,二、學生復學,三、請逃到山裡的原住民下山。
父親去世時,很多人主動致奠,我都不認得。父親口述歷史提到,包括高雄有五人要被槍斃,父親救了他們;還有位廟祝回憶,他在十九歲時兩兄弟被抓進去要槍斃,剛好父親命令到了才得救。所以我父親來台有安定人心作用,已殺掉沒辦法,我父親基本上是同情的,以安撫、撫慰人心為上。對於彭孟緝,父親認為他既然是要塞司令,相關作為是職責所在。
我父親後來在台大演講時就提到這基調,且提到他對柯遠芬相當不滿。他跟蔣介石報告要撤職查辦柯,因柯說「寧願錯殺一百,不要放過一個」,馬上被我父親糾正「不行,寧放一百,不能錯殺一個」。
問:白崇禧如何定位二二八事件?
答:這是一項悲劇。我父親也報告蔣介石要撤換陳儀,此外,他還有許多重要的建議,包括要用台灣本省人等,大部分都照辦了。
再以瑞芳李家為例(和基隆顏家為台灣早期兩大礦業家族),李建興的弟弟被關起來,他的母親李白娘老太太到台北賓館求救要下跪,父親趕快把她扶起來,後來人才放了出來。李家與我們往來多年,李家老太太的臨終遺言,就是希望兩家還要繼續往來,我父親還感動掉淚,看得我很感動,我很少看到他這樣動情。
我後來想,李白娘很有大家風範,有點像我祖母,我爸爸最孝順,可能有移情作用,否則不至於如此用情。以我們跟李家的關係,對照我父親對台灣人遭受二二八事件,我父親的基調是哀矜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