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

地球小如鴿卵,/ 我輕輕地將它拾起 / 納入胸懷

巧借君翁雲山圖(上)/莊靈

【翰墨知交情】巧借君翁雲山圖(上)/莊靈

父親於1955年從故博組主任升任古物館館長,他始終負責北溝故宮自大陸遷台文物的安全、維護、整理、出版和有關展覽的各項工作。在筆者印象中,從民國四十年代開始,與父親往來的朋友幾乎都是藝術界和文化界人士,像畫家黃君璧先生,那時就是「洞天山堂」的常客……

 

 

圖一:北溝莊嚴宿舍「洞天山堂」。 圖/莊靈提供
圖一:北溝莊嚴宿舍「洞天山堂」。 圖/莊靈提供

 

話從北溝時代說起

 

1950年秋天,當筆者還是台中糖廠代用國小六年級的學生時,每天必須天不亮就起身,和哥哥們帶著母親親手烹裝的鋁質便當盒,在父親的步行伴送下,從粗竹桿泥灰牆薄瓦頂簡陋的家屋(後來父親將它取了一個十分幽雅的齋名——「洞天山堂」)(圖一)出發,下坡沿著小溪旁長著好幾叢高大莿竹林的田間小徑,穿過大部分還是土角厝的北溝村,再順著熟悉的牛車道,走過村外製糖用蔗田和一大片水稻田,來到只有一條狹窄軌道和一間小站房的中南線北溝車站。再癡癡地站在那裡,等候一列冒著黑色濃煙,既載人又載貨的台糖小火車開進車站;(只見一連好幾節兩邊無柵運送原料甘蔗用的平板車皮上,滿載著頭戴斗笠的男女果農,以及他們打算運到台中市場去賣的各種顏色尚青的一擔擔香蕉、木瓜、鳳梨、龍眼和番石榴。)等到我們都安全地擠上某節車皮,並且看著列車又吃力地噴著黑煙並且還夾雜著紅亮火星緩緩駛離車站開往台中,這時父親才會安心的轉身慢慢走回家去。

 

圖二:北溝故宮庫房。 圖/莊靈提供
圖二:北溝故宮庫房。 圖/莊靈提供

 

其實從民國三十九年(1950)四月開始,父親莊嚴先生便和他的多位老同事來到霧峰鄉間的北溝庫房(圖二),守護著從1933年二月起便離開了北平紫禁城,南遷到大後方的故宮精華文物;1948年底起再分三批從南京渡海來台。仔細回算一下,我們一家在北溝總共生活超過十五年(1950~1966)。那時還屬於「國立中央文物聯合管理處」的北溝庫房,最早是由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中央圖書館三個單位共同使用。(後來中圖遷到台北植物園後,便只有故博、中博兩單位存放文物了。)十五年間,庫區從三棟庫房增加到四棟庫房,挖建山洞(1953),再增建陳列室(1956),聲名逐漸遠傳亞、美、歐陸,各國學者和訪華的元首、貴賓,紛紛要求來此作短期研究或參觀。等到陳列室正式對外開放之後,更把一條從中投省道可以連接到北溝村和庫區的土路,改鋪成為柏油路面,以便利國內外賓客專程到北溝參訪。父親於1955年從故博組主任升任古物館館長,他始終負責北溝故宮自大陸遷台文物的安全、維護、整理、出版和有關展覽的各項工作。

 

圖三:黃君璧(左一)陪同蔣總統(左二)及夫人(左三)到北溝看畫。 圖/莊靈提供
圖三:黃君璧(左一)陪同蔣總統(左二)及夫人(左三)到北溝看畫。 圖/莊靈提供

 

來台文物首次點查和君璧先生

 

在筆者印象中,從民國四十年代開始,與父親往來的朋友幾乎都是藝術界和文化界人士,這當然與他的工作和愛好有關。像畫家黃君璧先生,那時就是「洞天山堂」的常客;事實上白雲堂主人黃君翁,當時已是非常知名的嶺南派畫家,他不但在台北師大藝術系任教,那時還是蔣夫人的國畫老師(圖三)。從民國四十年(1951)起,君翁就是文物來台後首次點查的清點委員。(那年除了理事羅家倫、李濟、丘念台三人為當然委員,還有五位專家委員董作賓、黃君璧、孔德成、勞榦和高去尋;而理事長李敬齋和聯管處主任委員杭立武,也是當然委員;不過實際參加點查進入庫房工作的,幾乎都是專家委員。)來台後三機構文物的第一次清點(按:實為抽查),從民國四十年六月十六日起至九月八日止,一共抽查了1011箱,其中故宮560箱,中博420箱,中圖31箱,超越預定的一千箱目標。十月理事會根據抽查結果,決定點查應分年連續辦理,直到全部清點竣事為止。於是三館文物的清查工作,再從四十一年、四十二年,一直到四十三年九月,才全部清點完畢。而君璧先生從民國四十年起連續三年(1951~1953)都受聘為點查的專家委員;而筆者那時已是省立台中一中初中部的通學生了。

由於點查委員往往分批輪流進行工作,來時都住在前面的招待所,因此筆者常有機會看到他們,尤其是這位身材挺拔,永遠西裝革履衣著整齊的名畫家黃君璧先生。點查的時候,他們白天都在庫房工作,晚上則在招待所休息。鑑於鄉居清淨,身為「地主」的父親大概都會去招待所陪這些老朋友聊天、打詩牌,或者觀看黃君翁作畫。記得有一次星期假日,父親還找我一起陪君翁到北溝後山桐林村去觀賞鳳凰木開花時的景致。

 

父親日記中的點查和黃君翁

 

翻閱父親那段時間的日記,常常可以看到當時他和這些老朋友們一起工作或休閒時,相互往來的生動畫面。

41年7月28日:「今天開始本年度之點查工作——去年謂之抽查——上午九時開始,故宮古物與圖書間一日各一次;今天是由古物開始。點查之人到場者有陳啟天、李濟(按:41年理事),專家委員則有董作賓、孔德成、勞榦、高去尋,黃君璧和高鴻縉六人。……所開之箱,第一箱即是『百寶箱』,有洋錶及其他文玩細物,百餘件不為多。初一開始即覺頗為吃力;按照預定計畫上午至少五箱,實際只開了四箱,而且逾時到十二時半始得收工。回家燒飯吃完未及休息,便又到開庫之時。去年有女傭人今歲無之,幸尚有二三兩子從旁幫助,否則更苦。(按:當時母親也在故宮工作,而筆者兩位兄長莊因和莊喆,因暑假在家,正好幫忙。)下午看了五箱至五時止。孔(德成)、黃(君璧)諸人非拉到招待所聊天不可;黃告鳩居堂(按:東京有名之文具店)有『黑面相』筆,最宜作瘦金書,因鄒老(湘喬)來函稱得山馬筆而引起。……申慶(按:筆者大哥莊申)去台北投考(大學)之期已近,由余益中(按:聯管處會計)處所借薪百元也取來,但仍不足,只得由老三(按:筆者三哥莊喆)手借用(按:當時莊喆常有漫畫在報上發表,因此手上會有稿費),俟俠(按:筆者母親申若俠)發薪時再還之;唯今月發薪據說只有半月希望。十一時由招待所返回家,家人盡眠。」

41年7月29日:「孔(德成)勞(榦)高(去尋)高(鴻縉)黃(君璧)諸人先後來家談天。」

41年8月10日:「燈下看黃君璧作畫至十一點,他用的一種日本平安筆,長款細瘦硬;試用以寫瘦金書頗應手,黃君即以為贈,可感勝情也。」

41年8月12日:「君璧由台北攜來懷仁堂聖教(序)一冊,望而知為宋拓『三奧』字俱全,『慈』字下共有翁方綱數跋,請吾鑑定可收藏否?因介紹黃一看故宮所藏畢澗飛本。今天東庫無事,遂於查完五箱書畫後,十一時許到西庫開八十箱之五十一箱(按:八十箱即民國二十四年由父親親押赴英參加「倫敦藝展」的故宮精華文物大鐵箱),取出互相勘比;兩本各有短長,完整以黃攜來者佳,拓法仍歸畢本。數日不雨天又悶熱,下午益甚;再查書五箱,黃(君璧)孔(德成)仍到西庫看帖;吾邀那(志良)吳(玉璋,按:均為父親故宮同事)諸人商議編造展覽目錄諸事。」「息燈前歸家洗浴,復光後仍去招待所看黃作畫。(按:由於那個時期規定,常常晚上都會定時停電一段時間。)昨夜所作仿石溪一幀甚佳;所談者為第一夫人之私生活。今夜畫兩幀,所談為華山、峨眉諸勝;並懇求為同仁凡未得畫者各一幀,承其允諾。(按:(大千先生到北溝看畫時,也會自動贈送同仁畫作。)歸家又是十二時。」

41年8月14日:「孔(德成)黃(君璧)諸人醉心詩牌,退組(按:點查下班)之後,必取此為戲。晚飯孔再請飲,辭謝未往。仍看黃君作畫至十一時;多日睡眠不足,燈下覺雙目流淚無力,見光如刺甚覺不快。求黃畫者紛紛送紙來,計算需廿六、七幅,一周內絕難繪出。」

(上)【2019-01-13 00:05聯合報】

巧借君翁雲山圖(上)/莊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