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台北,有麻油雞/韓良憶
冷鋒過境,東北風颼颼地颳著,綿綿冬雨惱人地落著,這時便覺得,該吃碗香噴噴剛起鍋的麻油雞,飽我肚腹,暖我心神。
傳統的台式麻油雞,烹法並不難,差不多家家戶戶都做得來,主材料就只有麻油、土雞和老薑這三樣而已。麻油指的是胡麻油,但並非中國大陸西北和內蒙一帶的亞麻籽油,而是將黑芝麻焙炒後冷壓所得之油,色澤深褐近乎黑,香氣馥郁濃厚,故又稱黑麻油。就台灣而言,雲林的北港和台南的西港是較知名的產地。
台灣鄉親相信麻油雞可以溫補,為冬令進補佳肴;婦女產後「坐月子」,更是非吃麻油雞不可。此一食俗自有其道理,因為麻油能夠幫助子宮收縮,雞肉亦有滋補身體之效;至於老薑,能夠驅寒怯濕、行氣活血,民間認為孕婦分娩時吸入不少「風」,多吃點老薑可以去風。
先母生養過四名子女,坐過四次月子,如此算來,她一輩子至少有四個月時間,天天都吃外婆親手熬煮的麻油雞,而我們姊弟四人則是一生下來便透過母奶,間接嘗過麻油雞的滋味。像我這樣自襁褓時期就「吃過」麻油雞的台灣人,不知有多少,這或可解釋台灣人何以嗜食麻油雞,只因那味道與一代代母親溫暖的懷抱,有著奧妙的關連。
我的麻油雞做法來自先母,她則得自她的母親、我的外婆;至於外婆又習自何人,這會兒沒法問了,想來是我的曾祖母或外曾祖母吧。直到現在,我依然偏好用這老派的辦法,烹調古早味的麻油雞。首先,須將老薑洗淨,連皮切片,跟著將土雞剁塊(倘若有真正的放山雞更好,肉更結實有味),用滾水汆燙去血水後,以清水沖淨表面雜質。
再來就可以起油鍋,將麻油燒至七分熱,下薑片,小火煸至乾皺,待廚房中瀰漫著濃烈的香味時,滋啦一聲,把雞肉統統加進鍋裡,中火翻炒至表面略黃,就可注入紅標米酒,蓋過雞肉。
請別懷疑,加的就只有酒,沒有水,傳統做法的麻油雞講究一滴水也不加。不過,用不著擔心吃了會醉,這米酒下鍋後須以大火沸煮四、五分鐘,才能轉文火將雞肉燉爛,等到雞肉煮熟燉爛時,酒精早已揮發殆盡,鍋中僅存酒香了。
除了不可摻水,煮麻油雞通常也不加鹽,要求「正宗」的,甚至嚴禁加鹽。我聽人說過,麻油雞加了鹽一起煮會變苦。這或是誤傳,因為麻油之所以變苦,主要是在製油過程中芝麻焙炒過度所致;我做過一次小實驗,在麻油雞臨起鍋前方撒鹽,湯汁並未因而變苦。
我猜想,煮麻油雞之所以不加鹽,說不定是緣於台灣人吃麻油雞喜歡加麵線,且最好是傳統的日曬麵線之故。此種麵線在揉製時便已摻了鹽,倘若雞湯已鹹,拌了麵線就會鹹上加鹹,難以入口。我這個想法可是有「實證」的,也就是那一回,我用起鍋前加了鹽的麻油雞來拌麵線,哎呀,鹹得我只好兌一點熱開水來稀釋,然而湯的香氣和醇味自然也就淡薄了。
傳統歸傳統,近年來,麻油雞的做法逐漸出現改變,有烹煮時不但加鹽還下冰糖的,亦有添加紅棗、枸杞、黃耆等中藥材的;我甚至嘗過加桂圓乾一起煮的麻油雞。想來是從小吃慣傳統口味之故,坦白講,種種新派做法都不對我的胃口。在煮食麻油雞這件事上頭,我守舊泥古,委實老派。
【2017/01/09 10:12:3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