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乾杯!〉人物分析 佳作 / 二讓 18 張芯瑜
人物 | 人物描寫 | 特質及作用 |
我(老黃) | 1. 更改原本要去看馬拉松聖地的行程,而與在當地結識的雄拜訪他的家中。
2. 聆聽悲慘故事為之不忍、觸動、傷感,甚至痛哭流涕。 3. 將在熊家中發生的事記錄下來。 |
1. 隨和、易親近他人,不拘泥於行程,而是跟隨心的旅程。
2. 感性,且能同理他人。 3. 是心思細膩的人 |
杜熊 | 1. 邀請老黃到偏遠的家鄉作客。
2. 在灶頭生火煮麵,並且毫不保留的說出自身家庭的故事。 3. 平淡地敘述祖輩戰時遭遇,無怨無恨、無憂無慮。 4. 提醒老黃一些注意事項。 |
1. 展現原住民的好客和熱情。
2. 待客大方、周到、豪爽。 3. 雖然族人在戰爭中犧牲,但只要還有一兵一卒就有希望,是一種種族、民族的集體意識。 4. 不會勉強他人,懂得尊重。 |
杜熊母親 | 1. 總說要再嫁養起杜熊兄弟,但最後依然沒有嫁。
2. 用歌唱的方式和先人談話 |
1. 描寫出原住民的生活貧困,及相關狀況,同時透過不再嫁凸顯杜熊母親將過世的丈夫掛在心上,仍是愛著的。
2. 雖然歌唱感覺是開心的事,但卻是一種表達內心的愁緒,更加渲染悲慘的氛圍。 |
母親前夫 | 1. 日本兵,頭戴戰鬥布帽,背後及兩側垂下遮陽的布片。且照片是由團體照放大裁切。
2. 於菲律賓戰死。但日本人說他很勇敢,牆上還有他的獎狀。 |
1. 揭示所處與精力的戰事是太平洋戰爭,照片的描述更增添年代感。
2. 表示雖然因統治者的關係而參加戰事,雖然身為原住民,仍在當日本兵的過程盡忠職守,十分勇敢,是一位值得讚賞的戰士。 |
杜熊父親 | 1. 共匪,帶著早期國軍的小布帽。 | 1. 從服飾的改變帶出人物年代的推移,同時表示台灣政權的轉移也影響著原住民的身分。 |
杜熊大哥 | 1. 穿著迷彩裝的國軍,在一次出任務的時候為國犧牲。
2. 部隊長在追悼會說大哥的任務完成了,很偉大。 |
1. 再次地政權時代轉移,並且大哥與其他家人一樣皆是在戰爭中犧牲性命。
2. 大哥的英勇也成為了一位戰士。 |
杜熊二哥 | 1. 還沒過世,退役後選上「莒光連」。 | 1. 雖然未在戰爭中去世,但如其他家人一樣當了軍兵。 |
杜熊祖父 | 1. 山地人打獵。
2. 和日本人打仗,是為了魯凱族打的仗。 |
1. 原住民的生活方式。
2. 是族人眼中的戰士。 |
杜熊曾祖父 | 1. 為了魯凱族和平地人打過架 | 1. 是族人眼中的戰士 |
〈戰士,乾杯!〉人物分析 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