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柑茶 ⊙ 焦桐
我曾經帶「飲食文學專題研究」修課的研究生赴頭份「日新茶園」,採訪園主許時穩先生,實地了解日光萎凋、室內萎凋、炒菁、揉捻等現代製茶過程;也訪談果茶製作。客家庄的果茶有酸柑茶和柚子茶,尤以酸柑茶為大宗,兩者的製作方法相同。
酸柑茶選用虎頭柑,虎頭柑外形碩大,皮厚,色澤澄紅鮮豔,除了在樹上,較常見的是在台灣人過年的供桌上,觀賞用途大於吃食,蓋其果肉酸澀,只適合用來賄賂神明。
春節過後,虎頭柑失水乾癟,勤儉惜物的客家人遂製成果茶。酸柑茶標準工序是九蒸九晒。首先用特製的金屬圓筒在虎頭柑頂部切割出缺口,保留割下的柑皮作蓋子;再剜取果肉,剔掉果籽,絞碎果肉成泥,混合鹽、甘草、薄荷、紫蘇和茶葉,回填進虎頭柑內;回填時務須往緊裡塞,才蓋回原先取下的柑皮頂;再以鐵絲或橡皮綁緊那茶柑,送進蒸籠,蒸後要經過曝晒、烘、壓等工序,如此這般九次,直到完全乾燥才算完成。共需費時三個月。
龍潭「福源製茶廠」傳承已五代,所製酸柑茶的工序稍有不同:首先是捨棄切割下來的柑皮,另覓較大的柑皮作蓋子,令柑皮蓋與柑身能更密合,無虞蒸晒過程因縮小而脫落,因而無須綁緊虎頭柑;其次,僅以茶葉塞入柑內,不添加任何中藥材或青草;最後將處理好的虎頭柑排列整齊,上、下以兩塊木板緊壓成扁圓形。
這是有道理的,蒸熟蒸透再晒乾烘乾,才禁得起陳放。陳年的過程,酸柑茶會逐漸變皺變小,須重新綑綁;顏色也會逐漸變深,由土黃、深褐而黑。
酸柑茶堪稱緊壓茶,成品硬如石頭,須賴鐵槌整顆敲碎,連皮一起沖泡,所幸茶廠也製成茶包銷售。
這種台灣客家人特殊的養生茶飲,源自廣東梅縣,現在以桃竹苗一帶為主,南台灣罕見酸柑茶。起初,酸柑茶是以藥效為目的,製茶多添入幾種青草,並加鹽去除酸味和苦味;混合茶葉的青草各家所製不同,除了前述甘草、薄荷、紫蘇,另有菊花、枸杞、大風等等。這有其中醫學理,不僅那些青草,蓋柑皮烘乾即為「陳皮」,本身即有化痰、鎮咳、解熱功效。
果茶所用的茶葉並非什麼好茶,大抵是製茶過程而淘汰的「茶角」。酸柑茶的青草味遠甚於茶香,其性味功能接近馬來西亞的「何人可涼茶」,何人可涼茶亦是一種保健茶飲,宣稱用二十四種天然草藥結合茶葉製成,有清熱解毒、清肺潤燥的功效;雖曰涼茶,沖泡熱飲較佳。我感冒時殊少看醫生,總是沖泡酸柑茶或何人可涼茶飲用。
茶與中醫自古即關係緊密,茶療在唐代已成氣候,陸羽《茶經》、孫思邈《千金方》、孟詵《食療本草》等等皆不乏記載。又如「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可見東坡居士亦篤信茶療之效。直到今天,「八仙茶」、「枸杞茶」、「川芎茶」、「珍珠茶」、「天中茶」……仍廣泛習用。
酸柑茶越陳越香,辛辣的柑皮,酸味的柑肉,略帶苦澀的茶葉,經過歲月的轉化,像老夫老妻,逐漸把粗礪磨平,逐漸化尖銳為圓融,令頑固變得柔和,呈現一種溫潤感。
然則也不能老得太過分。多年前和幾位熱中品茗的茶人組成「茶幫」,經常以茶會聯誼,相招飲好茶,有時還頗有鬥茶的況味。世事玩久了不免玩得過火,有人竟拿出儲存一百多年的酸柑茶,看那顆宛如木乃伊的酸柑茶,著實有些忐忑,不知如何對付它才安心?那次夜飲由詹勳華執壺,雖則是高手執壺,勉強喝了兩杯,大家就不想再繼續了;那茶湯色澤極深,茶味、柑味俱杳,剩下淡淡的苦;有沉香味,強而有力地召喚了什麼古老的事物,晒穀埕,亭仔腳,還透露著詭異的喧鬧氛圍,帶著一種戲劇感。
酸柑茶製作費時耗工,缺乏經濟效益,傳統技藝恐失傳。台灣的茶產業,客家人大抵包辦了五分之三,我們好像也只能寄望客家人維繫酸柑茶。
這幾天感冒,我又拿出酸柑茶沖泡滾水,閉目啜飲,杜甫的詩句忽然就浮了上來,「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近幾年「茶幫」的朋友各分西東,許多人失去了音訊,如Piter、大謝、程延平、朱雋,有人發生了一些事,有人移民加拿大,真的是「世事兩茫茫」了。
【今周刊725期2010-11-11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