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楊佳嫻〈我的溫州街〉

Posted By on 12 月 4, 2016 | 0 comments


☆我從這篇文章看到……

從體驗、習慣、察覺到融入 / 三儉 姜佳蕙

閱讀的當下,你會在心中編織這篇文章的圖像,腦海逐漸浮現一位年輕女子走在一條路上,經歷著「體驗—習慣—察覺改變」的過程。從最初的唐山初體驗,在濃厚的藝文氛圍中,聽著學長用慎重口氣說:「這是所有關心文化的年輕人都會來的地方。」,自以為摸著了真正「文藝青年」的輪廓;到後來的練習上咖啡館,在冬雨夜跑到新光路葛莉絲去喝一杯一百五十元的咖啡,都讓初入台北的她有種誤入桃花源的錯覺。那是一種在來到溫州街以前無法體驗的歷程。

爾後她學會在唐山書店拿破報看, 仔細端詳名詞陌生的座談海報, 學會在挪威森林內一個人看書,不要對鄰桌的煙霧皺眉頭,感覺店內音樂對我的閱讀情境與速度造成的影響,學會接受台北的物價。2000年我進台大念書。更多機會走在溫州街上。不一定是喝咖啡或買書,那裡也有小吃和泡沫紅茶,也許就是課餘無所事事在巷弄間閒晃。不知不覺中,她已融入台北空氣中,隨其流動。對這裡,她熟悉卻又不熟悉,因為並非到處都有她的自己的足跡,但卻已經習慣這裡的氛圍與氣味。

最後,作者說溫州街在變,而那變化,可能微小而容易被忽略,老舊書店重新裝潢、走過嶄新的地下道有種「地下道不見了」的悵惘,但在飲食店鋪、咖啡館或茶酒館間,一地的熟悉依舊存在。繼續在台大讀書的日子,不分晴雨繼續走在溫州街,嘗試各種曲折巷弄走法,去已經去熟了的店。整條溫州街保持著悠緩的氣氛,走在溫州街上,有點習慣與倚賴的意思,來到這裡可以享受最好的時光,複習無數溫柔的細節。這時的她完全成為溫州街的一個分子,共享歲月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