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陳正修 140許宏寬 141丁照家 246馬健豪
1.作者為何行走?
一種療癒精神的手段,能藉由行走帶來得痠痛感,得到生命存在的證據。
2.作者為何說走路多半與思考連結?
緩和腦際的運作,藉由每一個步伐來沉澱、清空自己的思緒。
帶來的是如新芽般的創作契機。
3.作者喜歡的是如何的行走經驗?
感受到身體的原始方式,以及大自然的鄉愁,關心土地與勞動,
作者最喜歡一個人走路,比起在城市行走,他更愛在樹林中漫步,希望自己能夠走著走著便到達心中的烏托邦。
4.作者於文中提到了哪些地方的行走經驗?這些地方的行走經驗各自帶給作者如何的感受?
在林蔭中行走時,作者藉由長時間的行走活動身體,在走完之後心情逐漸輕鬆起來;在觀音古道登硬漢嶺時,作者藉由長時間的機械式運動放空思緒,在隔天痠痛難忍的情況下仍然期待下回的行走體驗。
在馬來西亞時,作者的馬來西亞同學帶著他爬上馬路頂端,放眼對岸是新加坡、眼下是柔佛海峽,景色帶給他的體驗超越了身體的疲累,帶給心靈不一樣的感受。在香港時,作者走過許多景點,但大體上心中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在京都時,作者認為京都是個適宜慢走的城市,也是個慢活的城市,作者沿著山路小徑走向善峰寺,作者描寫了許多路上看到的景物,以及最後到達的體驗,顯示作者對於此行印象十分深刻。
作者曾在一個深夜不小心把自己關在一個廢墟也似逼仄的屋子裡。
感受就像他求救的紙條一樣:沒有魚咬的餌,斷了線的風箏。
5.作者書寫行走經驗時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
譬喻:便如新嫩新芽一般自皺裂枯敗的枝幹上萌發
是大量走路的副產品,就像水泥在凝固的過程釋放了熱。
轉化:盛開的粉紅色花朵枝條款款擺動,搖阿搖阿搖,美人伸了個懶腰一般。
類疊、排比:走著走著,走過春的氣象詭譎,走著走著,走過夏的襖熱燥動。
引用
摹寫
6.請寫下作者於文中所引用的資料
盧梭-懺悔錄
約翰●太噁握-逍遙行
柯慈-麥可K的生命和時代
莊周-夢蝶
齊豫-WHoever find this, I love you
孟庭葦-他沿著沙灘的邊緣走
7.請抄錄一段文中的佳句。
139-一個人是一座小劇場,搬演著獨角戲。
140-我明白了無論如何總會有一條路,等在腳步之前。這是時間送我的禮物。
141-人在路上,心若無餘裕,則恆常在趕路。
246-可以等等我嗎這世界,以步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