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文如其人」 散文譯筆樹立典範 / 李怡芸
身兼學者、作家與翻譯家身分,前輩作家林文月於美西時間26日早上9時44分安詳捨報,享耆壽90。林文月一生致力於教學與學術研究,也未曾停下散文創作與翻譯之筆,她是研究中日比較文學的開拓者,也樹立了散文寫作的典範。
林文月之子郭思蔚於台灣時間27日在臉書發文「我們親愛的媽媽,今天早晨安詳地於加州奧克蘭家中展開一段新的旅程」。指兩周前在醫院經過觀察、討論,遵從她不急救、不開刀、不插管的囑咐辦理出院,在家中進行安寧照護。「看著媽媽清瘦但仍然平靜娟好的臉孔」郭思蔚指出自己在母親節時即陪在床前,想起小時候出門媽媽總會牽著自己,此際牽起母親清癯的手也望她此去永無苦痛,「還可與故親團聚,更能和您嫻熟的陶、謝、紫式、和泉飲觴論文」。
林文月之父林伯奏為彰化人,曾於上海留學,母親連夏甸為連橫長女,林文月出生於上海日本租界,幼時受日本教育,小學遷居回台後才開始接受中文教育,後於台大取得中文系學士、碩士學位,並於台大任教。她專攻六朝文學、中日比較文學等領域,曾翻譯多部日本古典文學作品,包括《源氏物語》、《和泉式部日記》、《枕草子》等。
長期任林文月作品編輯的有鹿文化創辦人許悔之指出:「林文月老師一生,人美、心美、文章譯筆應世風範都美,是一位宛若六朝風華人物的人,就像她的研究專業:陶謝與六朝文學。」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如焄談林文月專著名為「清質澄輝」,蔣勳曾言林文月文章特色是「雲淡風輕」,許悔之認為此八字正是林文月一生為人為文的註腳。
台大中文系名譽教授何寄澎表示,林文月的語言風格融合白話、日文語法及古典文言,形成她獨特的風格。「她的散文永遠表現出對事物細膩的觀察,對人的溫暖情感,她的文字動人卻不濃烈,語言平淡而耐咀嚼」。
《文訊》雜誌社長封德屏指出,林文月作品最大特色在於把對生命的關照和體悟,都賦予極致而優美的鋪陳,「她的文字不是完全的抒情,而是情致中有理趣,不是單純抒情或說理,可以說在散文的文體模式上是具突破性的」。
翻譯《源氏物語》,封德屏指出她以豐富的底蘊和身為女性的細膩,對《源》的敘事有著很傳神的翻譯,且其中的和歌,她也巧妙以三句式楚騷體譯就。封德屏感慨:「她就如其作品《讀中文系的人》,看似平凡但內蘊深刻,如今已找不出那樣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