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第八課〈竹藪中〉補充講義
壹、題解
一、本文選自《芥川龍之介全集》:
描述發生於竹林中的命案,七個關係人各說各話,使得真相撲朔迷離,以此揭示人類內心世界的複雜。
二、寫作背景
(一) 芥川龍之介擅長從舊有的傳說故事提煉寫作題材,結合個人生命觀點,精心改編。
(二) 本文於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發表在《新潮》雜誌。
(三) 取材自古典小說《今昔物語》中的日本早期佛教故事,並參考英國 勃朗寧的戒指與書,美國 比阿斯的月光之道,與英國 柯林斯 月亮寶石的結構類似(都在案件調查中,採集各方的證詞與說法,而月亮寶石最後澄清了事實)。竹藪中各方的證詞彼此之間或重複,或互相矛盾,卻都能自圓其說,小說最後並沒有揭露真相。作者意圖表達:同一事實,可以因當事者自己的立場,而被編成不同的故事,因此真相不易把握。
※ 賴和第二篇創作小說〈一桿「稱仔」〉,模仿法國法朗士(Anatole France)克拉格比(L’Affaire Crainquebille)的主題。
(四) 《今昔物語》為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作品,收錄一千多則故事,以佛教故事為主。本文改編自「攜妻同赴丹波國的男子在大江山被縛」之故事。芥川將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敘事手法加以改寫,使單純事件變成了無法釐清真相的謎案。
(五) 其後,知名導演黑澤明改編成電影,並借用另一篇小說《羅生門》作為片名,屢獲國際大獎,原著因而愈發膾炙人口,成為日本文學的代表作。
貳、從小說到電影
一部電影有很多層面:文化的、哲學的、音樂的、視覺的等。但最重要的 是使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而變成一電影。只有當這點做得好,觀眾才能 看到一部美的影片。
~黑澤明(1910-98) 黑澤明的電影是理念、情感、哲學的一種完整的具體表現。 ~三船敏郎 |
一、羅生門:
日本平安時期京城正南門「羅城門」的別稱,「羅」乃「包羅」之意,京城的城牆遂被稱為羅城,羅城門則意味著這個京城的正門是昭示王權之地的秩序與威嚴的首要門戶。這座原本七開間的雙層木結構的高大紅色門樓,建成後屢次毀於暴雨颱風,自十世紀末終於開始荒廢,遂在種種鬼談中,化為荒涼無人的鬼魅出沒之場。誕生於十六世紀的謠曲〈羅生門〉,便講述了一個神勇的武將在門下揮刀砍下惡鬼單臂的故事。
二、電影「羅生門」:被眾人認為是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1.電影取材:芥川龍之介羅生門(1915)、竹藪中(1922)。
2.成就:1951 年第 12 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獲得金獅獎最佳影片。
1952 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三、「羅生門」一詞:通常指: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分別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明或編織謊言,最終使得事實真相撲朔迷離,難以水落石出。
四、電影與小說的差異
(一)人物
人物 | 小說 | 電影 |
真砂母親 | 1.補充武士和真砂的信息
2.說明真砂「性情剛硬,事事不輸男人」,為真砂殺人做鋪墊 3.表現當時對婦女貞操的看重以及對自己女兒的維護。 |
1.無真砂母親:真砂性格由多襄丸敘述:「我從沒有見過如此剛烈的女人」
2.通過螢幕可知武士的服裝以及真砂的行形象 |
樵夫 | 小說中為路人。 | 1.至始至終都處在鏡頭之中。
2.拿走價值不菲的短刀不直接揭發真相:見利忘義,據為己有 3.樵夫抱走嬰兒(希望的象徵,啼哭世界的不公:結尾平靜,雨後出晴,羅生門半邊的破損依舊但仍有半邊的完整。 |
工人 | 1.在小說中搶走婦人的衣服
2.強調善惡的徘徊,「惡」念頭的微妙轉合。 |
1.搶走小孩衣服:對人性惡的主張,認為自私是人的本性
2.電影中的台詞「撒謊是人的本性,大多數時候我們甚至都不能對自己誠實······別再說教了」是導演看清世事的消極認識。 |
(二)觀點敘述、核心場景、結局
小說 | 電影 | |
敘述觀點 | 多重:七個人以語言對答的方式各自陳述自己看到的事件,故事並沒有給出事實的真相而是由讀者拼湊體會何為真實 | 由樵夫、和尚主述 |
核心場景 | 無 | 羅生門、檢察官庭院、竹林 |
結局 | 開放式:真假難辨 | 封閉式:以較隱晦含蓄的方式暗示真相,表達明顯的道德傾向性,從而使原先小說無解的懸念變為有解 |
(三)「門」的意象
電影 | 人們的心境 | 1.電影中的「門」的出口,永遠是指向俗世的
2.電影的最後,堅持「私利主義」的長工,剝奪了嬰孩的上衣離開了羅生門,這時在門的外側迎接他的,是黑茫茫的大雨世界。 3.到了最後一刻終於覺醒、堅持相信人性的樵夫和法師在離開門之際,迎接他們的則是充滿了光亮的雨後天晴。 |
小說 | 「俗世」和
其他「空間」 |
小說的主角長工在羅生門內遇到了老婆婆,並和她對抗。而透過這樣的行為,讓長工得以從羅生門內瀰漫的「死」的世界脫離,進而進入了芥川龍之介所說的「與現狀(俗世)懸離」的世界。 |
從芥川龍之介創作小說羅生門到竹藪中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對俗世沉重的「虛無」感。在羅生門中,還可以透過長工對抗老婆婆的行為,看到其中反抗俗世的「積極性」。然而到了竹藪中,這股力量則消失殆盡,只剩下「黑暗」的氣氛。和小說的主題相對,電影在完整披露人性醜惡面之後,昂然地展現出與其對抗的積極態度,就像電影最後投射入「羅生門」內、雨過天晴的「陽光」一樣,不管俗世多麼地醜惡,只要始終相信著善良人性,再大的困難都可以超越。而這也明確地指出了電影和原作想要傳達給讀者的主題的差異性。 |
五、黑澤明對作品的詮釋與判斷
(一)《羅生門》是一部主張相信人和存在客觀真理的作品。否則無須特意加上樵夫敘述目擊事件經過這一情節了。黑澤明並不是為了說明樵夫也有若干謊話,所以事件的真相仍然不明才這樣寫的。樵夫最後收養了棄嬰這一情節,也是黑澤明出於他主張人類之愛的精神這一倫理動機才這樣安排的。
(二)三個主角的供詞中有何謊言?
樵夫及三主角的共同之處:對自己不利的真相皆有,所隱瞞都說了謊言。他們所以會這樣,不只是因為軟弱,而且也由於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以及自我保護的本能。這些因素使自欺成為可能。因此,此片所隱含的主張是當客觀真相與自己的利害、虛榮心以及自我保護的本能有衝突時,人就不能面對真相,而必須依靠自欺、謊言來編造、虛構主觀「真相」。
人物 | 供詞目的 / 謊言 | 事實 |
樵夫 | 整個事件的目擊者。 | |
多襄丸 | 自己塑造成人們心目中剽悍勇武、征服異性的英雄 | 他說為了得到女人,他把綁在武士身上的繩子割斷,以便與武士決鬥,其實繩子是妻子割斷的。 |
真砂 | 強調自己塑造成被強盜欺凌後,丈夫對她的眼光含強烈的怒恨及輕蔑之意
真砂羞辱悲憤之餘,說出「誰是強者我跟誰!」 |
自己不但未能堅守忠貞原則,並且還暗示強盜與丈夫決鬥的事實。
她說把綁在丈夫身上的繩子割斷是真的,但目的不在要丈夫處罰她,而在暗示強盜與丈夫決鬥。 |
武弘鬼魂 | 將自己塑造成清高剛直不辱精神的武士。 | 武士掩蓋了自己根本不願為妻子出頭及打不過強盜的羞辱,他所謂的「自殺」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榮譽所編造出來的。他說妻子逃走時,強盜追不上,這點很可疑。 |
三人都把自己說得比實際的狀態要好,並掩蓋自己的缺點。他們不能說出真相是因為軟弱、虛榮心及自我保護的本能作崇,皆出於利己動機。對於芥川龍之介來說,這個闡釋也許是最重要的。人性軟弱但又不能直接面對自身,往往由各種各樣的謊言來捏造自身形象,以尋求自我認同和他人的認同。這種對人性的闡述在芥川龍之介的小說中比比皆是。 |
(三)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單一的因素:驕傲
多襄丸 | 以強暴、惡鬥並殺害丈夫引 以為榮 |
妻子 | 以曾經(可能)殺害丈夫而驕傲。 |
丈夫 | 以自殺為榮 |
樵夫 | 他看到並且偷走了東西 |
參考資料:
1. http://www.ifuun.com/a201712248073147/
2. https://meingmoon.pixnet.net/blog/post/133106845
六、日本社會對恥辱的定義
日本人具有「輿論的強烈的羞恥感」,人不但要細心的察言觀色,還要強烈的意識到別人隨時會對自己的言行有所批評。他們說:「為了社會,一個人必須自重。」這些話點出了自重的外在強制力。
日本人強調「恥」的重大,而不是「罪」的重大。依照定義,一個社會如果教誨道德的絕對標準,依賴良心的啟發,則稱之為「罪感文化」(guiltculture)。真正的恥感文化倚賴外在強制力以達到善行,真正的罪感文化則倚賴內化的罪惡自覺。恥感是對他人批評的反應;一個人由於被公然嘲笑、擯斥,或自以為受到嘲笑,而感到羞恥。不管情況為何,恥感都是強烈的強制力;但其先決條件是必須有一群觀眾的存在,或者至少幻想一群觀眾的存在。罪感則無需此項先決條件。在某些國家,名譽意即依各人心中的理想自我而行動,在此,一個人的過錯雖不為外人所知,也會為罪惡意識而苦惱,而他的罪感確可藉告白而減輕。
恥辱在日本倫理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就像西方倫理中的「純潔良心」、「尊奉上帝」和避免罪惡一樣。恥感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就像任何具有深刻恥感的部族或國家一樣,意味著每個人都非常注重群眾對其行為的臧否。他只需臆測他人會有什麼判斷,他須依照這種判斷而行動。
日本人在幼年時期即接受了澈底的訓練,學習觀察自己的行為,以別人的批評為基準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他的旁觀自我極容易受到傷害。 (節錄自菊花與劍)
七、武士的劍與自殺
日本在皇室及宮廷貴族之下,有四種階層性的社會階級:武士、農民、工人、商人;在這些之下,還有賤民階級。
日本的武士不像中古歐洲的騎士擁有土地及農奴,其俸祿的多寡,依照其家系地位的高低決定。
劍不僅是武士階級的特權和身分符號,更代表處置庶民的權力。
日本從沒有禁止自殺的宗教戒律,非但如此,以勇敢、剛毅、坦誠、自尊和視死如歸為美德的武士,會因切腹自殺而受到人們敬仰。
切腹是用刀切開腹部的自殺儀式,平安時代以後才廣泛流傳的自殺方法,一般認為永祚年間大盜藤原義是日本最初進行切腹的人(見讀古事談一書)。日本人將切腹視為武士最尊嚴的死法,至於為何會發展出切腹這樣的特殊死亡形式,明治時代撰寫武士道一書的新渡戶稻造認為,這是因為古代日本人信仰「腹部乃是人靈魂、情感寄託之處」;事實上,由於切腹者直接於腹部割開十字形狀,扯出內臟,直至失血過多死亡,這種切腹方法稱為「十文字切」。而腹部乃是神經密集之處,故切腹時會產生極大苦痛,讓人感到生不如死,因此能勇敢、凜冽地完成切腹的儀式,是最能夠凸顯一位武士不懼痛苦,堅持貫徹武士道之最有尊嚴的死亡方式。
參、課文
一、故事發展脈絡
時間 | 供詞人 | 供詞內容 |
早上 | 樵夫
報案人 |
1.發現屍體的時間:今天早上。
地點:離山科的驛路可能隔著四、五町的竹林。 屍體狀態:穿著淡藍色獵衣,戴京都樣式的黑帽。仰天倒臥,刀直刺胸膛。 周遭遺留物品:繩子、梳子。 2.猜測:草、落葉被踐踏零亂,男人死前曾拚命掙扎。 |
昨天晌午 | 行腳僧
可能是凶手以外,最後看到死者的人 |
1.遇見武士夫妻時間:昨天晌午。
地點:從關山到山科的途中。 女人樣態:戴苧麻面紗,衣裳外面是紅褐色,裡面是青色。騎茶紅色、鬃毛被剃掉的馬。 男人樣態:帶佩刀、攜弓箭,黑漆箭囊裡插著二十來支箭。 2.感觸:人的生命如露亦如電,怪可憐的。 |
昨晚初更 | 捕吏
逮捕強盜(命案嫌疑人)的人 |
1.強盜身分:多襄丸,有名的強盜。
逮捕強盜多襄丸的時間:昨晚初更。/地點:粟田口的石橋上。 強盜狀態:好像從沒有鬃毛、茶紅色馬背跌下呻吟,穿深藍色獵衣,帶長刀、包皮革的弓、黑漆箭囊、鷹羽戰箭十七支。 2.判斷:多襄丸殺了死者,搶走弓箭和馬匹。他是好色之徒,聽說犯下去年的雙屍命案。現在那女人下落不明,可能與多襄丸有關。 |
老媼
武士夫妻的親屬 |
1.女婿、女兒的身分、性格、特徵
女婿:金澤武弘,若狹國府武士,二十六歲。性情溫和,與人無嫌隙。 女兒:真砂,十九歲。性情剛烈、不讓鬚眉。對婚姻忠貞。臉色微黑,左眼角有痣,小小瓜子臉。 2.判斷:多襄丸殺害女婿、女兒行蹤不明。兩人無辜,非仇殺或情殺。 |
|
昨天晌午過後 | 多襄丸 | 1.過程
動機:色慾。/地點:竹林。/誘騙、捆綁男人,凌辱女人。 殺人提議:女人。/殺人主因:殺死其夫,搶女人為妻。 武士死因:決鬥二十三回合,殺死武士。 殺人凶器:大刀。 /凶器去向:賣掉了。 女人去向:可能在打鬥時,就跑走求助。 2.結果:公平拚鬥,殺死男人,女人逃走。 |
女人
真砂 |
1.心理狀態有什麼變化:
被凌辱後,本想尋求丈夫諒解和撫慰,但發現丈夫輕蔑、憎恨的眼神,因而內心出現轉折,變成羞恥、悲哀、憤懣。 2.殺夫原因: (1)因為她的個性剛烈,自覺失去貞潔,感到受傷和恥辱。 (2)得不到丈夫的諒解,夫妻情義蕩然無存,不知如何面對未來。 (3)決定先殺丈夫再自殺,了結自己的恥辱和憤懣,也表現出自己被凌辱的只是肉體,靈魂仍是貞潔的。 |
|
靈媒
武士 亡魂 |
內心轉折:
1.由關心提醒到痛苦絕望:原本以眼神提醒妻子不要受騙,未料到妻子遭到凌辱後,還願意委身強盜、殺掉自己,因而強烈感到被背叛的羞辱,痛苦絕望以致無法面對今後人生。 2.為了維護尊嚴:強調自己被綁在樹下,掩飾無法救助妻子的困窘,維護丈夫的尊嚴。自殺,符合日本武士道傳統,光榮而有尊嚴死去,保留身為武士的武勇與尊嚴。 |
二、殺人之責,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多襄丸、女人與武士亡魂卻都承認犯案,請由供詞中所強調的重點,推斷是基於什麼理由?
人物 | 供詞重點 | 理由 |
多襄丸 | 強調在女人懇求下,為愛犯案而與武士公平決鬥,最後勝利而殺死武士。 | 1.掩飾偷盜劫色的盜匪行徑。
2.塑造自己成武藝高強、有情有義、具豪俠氣息的草莽英雄。 |
女人 | 強調無法忍受丈夫的輕蔑和鄙視,選擇殺夫再自殺。 | 1.掩飾失身之恥。
2.塑造成自己無辜受辱、剛強不屈、內心貞潔的貞烈女性。 |
武士
亡魂 |
強調難忍妻子的背叛,萬念俱灰之下,以自殺維護尊嚴。 | 1.把罪推到妻子的背叛和心狠手辣,掩飾無法護妻的內疚痛苦或被人所殺的屈辱。
2.塑造自己成視死如歸、剛正不屈的英勇武士。 |
三、多襄丸和武士夫妻分別承認殺人,拋開日本文化內涵,以你對人性的認識,請分析他們三人說詞中,不合人性之處。
人物 | 不合人性之處 |
多襄丸 | 1.宣稱武士妻受辱之後,仍可接受和他共度餘生,難以想像。
2.惡名昭彰的江洋大盜宣稱非為色慾,而是因愛情牽動決定,瞬間的眼神交流即可提升色慾到愛情,難以信服。 |
女人 | 1.在丈夫面前受辱,面對丈夫未流露憐憫,反而是輕蔑的眼神,滿懷羞恥、悲哀、憤懣之餘,一心求死可以理解,何以非與丈夫同死不可?女人不忍丈夫痛苦活著而殺了他,若會因愛而殺了丈夫,為何不會因恨而殺了多襄丸?白白放過加害人,兩個被害者反而自相殘殺?
2.丈夫受縛、滿嘴竹葉,強盜都已離開為何不解縛?也不清除竹葉讓丈夫有說話餘地,只能靠嘴型領略他的意思?何以急著下手? |
武士 亡魂 |
1.對妻子的指責憤恨不亞於強盜,豈有此理?妻子不也是受害人?
2.強盜有什麼理由幫他解繩索?確認他不會設法追上來? |
四、作者安排故事由七個人的證詞或自白進展,出場順序可以調整嗎?前四人缺一不可嗎?為什麼?
1.不可以。順序調動,故事精彩度會減少,缺少任何一位都會損及內容豐富度與故事完整性。
2.七人出場順序有其非如此不可的理由,也都各具作用。前四人是命案相關人士,後三人是涉案當事人,前四後三有其必然性。
前四 | (1)先由發現屍體的報案人樵夫開端,命案才有向下發展解析的空間。
(2)行腳僧必然出現在命案成立之後,先有男性屍體,再補上女人和馬,累積出更多線索。 (3)捕吏出現順序在第三,是繼續在前兩個線索上堆疊,其角色作用是引出對強盜多襄丸的介紹,讓多襄丸和女人的牽扯預留伏筆。 (4)老媼是為了釐清部分案情,理所當然安排在命案當事人都現身之後。家屬的角色有可能認識更清楚,也有可能偏袒家人,作用在創造更多故事餘裕。 |
後三 | (1)多襄丸已被懷疑涉案,理當最早自白。
(2)武士妻是命案關鍵人物,她的說法帶動故事高潮,非多襄丸之後不可。 (3)武士已死尚能發言,此為超越想像之處,需要壓軸,置於最末毫無疑義。 |
五、本文中,女人面容可能是命案發生的關鍵之一,老媼、多襄丸及武士亡魂對於女人面容有何描述?各顯示出什麼意義?
人物 | 描述 | 傳達的意義 |
老媼 | 詳細描摹女兒臉色微黑,左眼角有痣,小小瓜子臉的特徵。 | 1.此因她身為母親,熟悉女兒面容細節。
2.由老媼證詞「就是翻開草根,也請您查出女兒的行蹤」,可知她詳述女兒面容,希望檢察官儘快找到人。 |
多襄丸 | 瞥見女人面紗下的面容,驚覺美麗,頓起色心,想要占有。 | 此為強盜搶奪的慣性,為了滿足慾望,殺人犯法在所不惜。 |
在我看來,那女人的臉就像女菩薩似的。 | 「女菩薩」意指聖潔端莊、親善仁慈,有藉宗教意象掩飾自己惡行慾望的企圖。 | |
「那瞬間像在燃燒的眼神」,讓他產生「娶她為妻」的願望。 | 此說將色慾合理化,也顯示自己的軟弱,編造藉口,將殺人責任轉嫁給女人。 | |
武士 亡魂 |
在妻子被強盜誘騙時,才驚覺她的美麗。 | 1.平日忽略妻子,視其容貌為尋常,出現競爭對手時,才引發妒忌,驚覺她美麗誘人。
2.妻子被強盜巧語所騙,比平常美麗的妻卻當著自己的面說「帶我到任何地方去吧!」還要強盜殺了自己。──比平常美麗的妻,卻說出惡毒的話,武士以此譴責妻子,掩飾自己的無能,進而將她醜化成無情無義的人,作為自盡的藉口。 |
肆、寫作特色
拼貼方式
組織故事 |
拼貼使故事在時空中變化轉移,作者巧妙的搭配剪裁,讀者須自己分析組織,而形成一種參與創作的趣味。此外,拼貼使人感覺寫實新鮮,因為它有如法官審問,相關人陳述口供,也有超現實的成分,例如武士藉靈媒的告白:
故事從法官的盤問展開,如拼貼般把一片片情節拼成完整的故事。樵夫、行腳僧、衙役、老媼,各自提供周邊線索,多襄丸敘述事情發生的經過,故事於此完整。多襄丸的自白是重要的承轉關鍵:承前,細述案件的來龍去脈;啟後,他與武士夫妻重複論述武士之死的關鍵情節。 |
|
重複鋪陳 | 對一件事重複鋪陳,又各說各話,帶給讀者相當大的震撼。一則可欣賞作者的匠心巧思,如何使各種說詞都天衣無縫,無懈可擊;再者,讀者根據已有的說詞,比較分析,期盼理出頭緒,找出最接近事實的真相,這也是一種趣味:
多襄丸、武士之妻、武士三人以截然不同的故事情節,重複鋪陳武士死在誰的手中,是本篇小說最大的特色。三人既矛盾又重複的敘述,使情節變得撲朔迷離。 |
|
人物生動
角色口吻 恰如其分 |
芥川龍之介筆下的七個人物生動,說話的口吻恰如其人: | |
【 樵夫 】 | 言語淺白,頭腦簡單。 | |
【 行腳僧 】 | 用語精鍊,動輒引用佛經名句。 | |
【 衙役 】 | 囉囉唆唆,喜歡拉扯諸多案件,妄加推測判斷。 | |
【 老媼 】 | 袒護自己的女兒、女婿,盡說好的。 | |
【 多襄丸 】 | 油腔滑調,擅長自我吹噓,用語淺俗,意思誇張可笑。 | |
【 武士之妻 】 | 心思深邃,感情強烈。 | |
【 武士 】 | 溫和內斂,心思複雜,擅長鋪陳強烈的情意與內心的憤恨。 |
伍、芥川龍之介作品舉隅
對於想認識芥川龍之介的讀者,資深出版人陳蕙慧建議可以循著芥川的創作時間閱讀,依序為:〈羅生門〉、〈鼻子〉、〈地獄變〉、〈河童〉到〈阿呆的一生〉。
一、羅生門
發表於一九一五年。借用《今昔物語》卷三(〈羅城門登上層見死人盜人語〉第十八)中的故事為題材。以日本王朝末期一個荒廢的都市為場景,描寫經過保元、平治之亂後,在荒涼的京城羅生門下,一個來不及趕進城門的長工,夜裡無處可去。他準備登上城樓暫住,看見一名老婦正在屍體堆中拔死人頭髮,立刻怒斥她,老婦表示迫於生計,辯稱被拔頭髮的死者以前也是殺蛇偽裝魚肉販賣維生。長工一聽,就出手剝取老婦身上可以變賣的衣服,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小說中,芥川龍之介指出人在生存邊緣的掙扎,擅長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易受人左右而無法堅持向善的一面。
二、鼻子
發表於一九一六年(初發表,即受到夏目漱石讚賞,正式登上日本文壇一席之地)。
取材《今昔物語》卷二十八(〈池尾禪珍內供鼻語〉第二十)和《宇治拾遺物語》卷二(〈長鼻子和尚的故事〉)。描寫和尚禪智內供苦於鼻子太長,一位徒弟提供鼻子變小的祕方,但願望達成後,周遭的人訕笑依舊,甚至變本加厲。作者一方面清晰勾勒主人公禪智內供脆弱的自尊心及微妙的心理變化,另一方面揭示了旁觀者的幸災樂禍、自私自利的利己主義。
三、地獄變
發表於一九一八年。取材於日本古籍《寧治拾遺物語》卷三中的〈繪佛師良秀喜歡火燒自家記〉和《古今著聞集》卷十一中的〈弘高的地獄屏風圖〉的故事。透過極端的人間悲劇描寫權力與藝術的對峙。小說講述一位平安時代服務於封建公侯的畫師良秀,為了追求藝術至上的理想境界、把握真實的美,要求封建領主堀川大公製造一場火災,讓一位穿著華貴的女侍鎖在車內被活活燒死,只有親眼目睹了這樣慘絕人寰的一幕,他才能完成作品的核心部分。不料堀川因強占良秀的女兒不成,竟把她送進火焰中。當良秀發現被關在車中是自己的女兒,起初驚慌悲痛,但隨著火勢加大,在女兒的叫喊中,反而帶著欣賞藝術美感的心情觀看。在完成曠世鉅作地獄屏風圖之後,良秀自盡身亡。
四、河童
發表於一九二七年,這是《格列佛遊記》式的寓言小說,芥川晚期特別的一篇長篇作品。內容寫一個年輕的精神病患,以自述方式,追憶在山中因追逐一個河童,不小心墜入山洞,走進河童國。歷敘河童國中的家族制度、戀愛、失業、藝術、法律、自殺、宗教等問題,是他批判社會問題的第一部小說。芥川認為人應有權決定自己是否出世為人,藝術應不受任何外力支配,他借河童國詩人托克的死,想像自己死後的一切,也傾吐自己充滿苦楚的人生。
(按:河童(Kappa)是日本傳說中久負盛名的傳奇生物之一。它們的外形看起來像小孩,有纖瘦的四肢,像青蛙般的皮膚黏滑能反光,走過的地方還會留下黏液的痕跡。透過芥川龍之介的生花妙筆,河童已不再是可怕的水鬼形象,反而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典型人物,能夠引領人們進入神奇的烏托邦世界。芥川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四自殺身亡之後,為了紀念他,每年七月二十四舉辦河童祭)
五、阿呆的一生
發表於一九二七年(節錄部分內容,請見《手冊》自學篇目)。共五十一章遺稿,每章字數篇幅短小,是芥川悲痛的失敗紀錄,是無結構、無故事的作品中之傑作,芥川自殺後由友人久米正雄整理後發表。內容影射芥川的一生。最終章「〈敗北〉」描繪主角「他」服藥的情景,芥川也於一九二七年服藥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