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

地球小如鴿卵,/ 我輕輕地將它拾起 / 納入胸懷

【2021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散文組決審紀要】

文學大小事
Aug 4 · 11 min read

日期:2021年7月4日下午2時

地點:Google Meet線上視訊會議

決審委員:小野、郝譽翔、陳芳明、鍾怡雯、簡媜(依姓氏筆畫序)

列席:許峻郎、宇文正、王盛弘

◎李蘋芬/記錄整理

2021第十八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散文組,來稿共計121件,剔除一篇不符資格者。初複審委員吳鈞堯、言叔夏、黃麗群、謝凱特、簡白、羅毓嘉共同評選出20篇散文入圍決審。複審委員認為本屆作品精銳盡出,水準堪比大型文學獎,主題包括身體、愛情和校園生活。多篇作品書寫性的啟蒙與探索,勇氣十足,卻意外沒有反映疫情之作。亦多描繪無法破繭而出的黑暗氛圍,不僅能聚焦個人情感,更體現了群體關懷的高度。

決審委員推舉陳芳明主持會議流程,委員們發表整體審閱意見之後,選出心目中的5篇優秀作品,再依票數逐一討論,最後評分決議得獎名單。

◎整體意見

簡媜:以往不特別感覺「活著」很珍貴,如今疫情侵襲已一年多,我選文的方式也有變與不變。看待文學的標準不變,但我也期望讀到關照面更廣闊的作品。更希望能從中看見潛力,試著張開雙手擁抱外在世界。對高中生而言,碰到什麼事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如何以寫作來處理這件事。或許他們對社會的變動與現況還不那麼深刻,所以未見疫情題材的寫作,有些遺憾。在這之中,身體與性的主題有四篇,比例偏高,接著是親子家庭、成長和教育、愛情、移鄉等等。整體來說,有比較明顯的寫作技巧問題,一是修辭基本功,二是結構能力。

鍾怡雯:我讀到許多恐懼、傷害與暴力,書寫態度普遍大膽而開放,無所顧忌,可見作者的敏銳心靈。我們之間固然有世代差異,但引發我思索的是,寫作時能否再多一些沈澱、思考,我也關切作者如何處理情感和細節。我並不在意瑕疵,期待看見潛力和創造性。

郝譽翔:的確如兩位老師所說,這些作品多有大膽與前衛的表現,敢於突破禁忌,其勇氣令人羨慕。也暴露出世界的陰暗面,並提出控訴,即便是處理情欲的題材,也帶有傷害性。

小野:近來我有比較多和高中生接觸的機會,所以這些主題其實不令我意外。我不認為題材一定要涉入社會議題,在我的經驗裡,大多數的學生都傾向個人主義。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有些文字讀來吃力、拗口。評選時我會注重文字的清晰度,以及形式與內容能否配合。

陳芳明:讀完這些文章,我發覺現今最大的苦悶不是政治,因為政治已十分開放,而是個人如何處理性與身體的問題。當然,這也是青春期共同的議題。文字方面,整體的措辭水準很高。

◎第一輪投票

〇票作品

〈血問〉、〈練習和每一滴水告別〉、〈愛、變態跟有線耳機〉、〈覺春〉、〈卡斯卡德〉和〈什麼都發生過了〉,因未獲圈選,不予討論。決審委員決議針對得票作品展開討論,再決定保留與否,先由得一票的作品開始。

一票作品

〈想自由〉

陳:勇敢寫出私密的情事,我支持這樣的寫作態度。但若無其他評審支持,我可以放棄。

〈好女孩〉

簡:書寫意識型態加諸於女性身上的牢籠,也觸及性侵害事件。平淡的文字飽含了力量,情感真摯、自然,沒有吶喊、哭訴,卻能揭示傷口。文中的「學姊」有著陰暗、孤單的心靈,來自破碎家庭,令人同情。結尾也處理得很好,寫出社會中受傷的弱勢女性,卻無法獲得療癒支持的機會。若沒有其他評審投票,我可以放棄。

〈金紙〉

小:講述自己從南部來到台北的過程,並聚焦在金紙燃燒的意象上,裡頭有很多像是電影剪輯的畫面。文字好,也談及宗教信仰,並進一步思索信仰的力量。如無其他評審支持,我可以放棄。

〈洄游〉

陳:寫個人從鄉下來到都市的心情,真誠的顯現這一世代作者的生活實況。也讓我想起自己剛從海外回到故鄉左營時,真的有如同「異鄉人」的陌生感。作者對於故鄉的變形記憶處理得不錯。如無人支持,願意放棄這篇作品。

〈失落兼論聖嬰現象〉

陳:題材新鮮,呈現大自然的演變,知識量豐富,照顧到自然科學的層面。一個年輕寫作者以散文的方式來論述,難能可貴。整體較少抒情成分,但我們應該要肯定這樣的書寫風格。如無人支持,願意放棄這篇文章。

〈異鄉人〉

小:這篇作品處理的是情緒障礙者的能量釋放,觸及暴力的情節。結構不算工整,有時也看似奇怪,特別是他寫「JH」這個人唱歌的段落。也許與我接觸的學生有關,我特別能同情這樣的狀態,他也將「異鄉人」的感情寫得很深刻。

二票作品

〈蟻〉

簡:藉著寫螞蟻來抒寫孤獨的心境,作者從客觀的觀察者漸漸變成封殺螞蟻的人。在這過程中,他又將自己和螞蟻同化,是最精彩之處。但也時有矛盾,例如結尾的語意不清且轉折較為勉強,這是一點寫作瑕疵。

郝:螞蟻意象和細節描述都很精準,將自身困境與螞蟻聯繫在一起,手法高明。其實本次決審作品水準在伯仲之間,難以抉擇。這篇文章的問題相對較少,但結尾確實讓人困惑。我發現這些文章的普遍問題,是開頭非常漂亮,但收尾容易顯得渙散。

小:作者雖然將自己投射到螞蟻身上,但又不是全然慈悲或全然的殘忍,這是我認為情感表現得最好的地方。

〈招魚〉

陳:書寫參加蘭嶼飛魚季的經驗,可見他對不同族群的尊重與好奇,但開頭的鋪陳太長,應該更快的切入重點。

鍾:作者提到自己也是達悟族,他寫招魚季的方式很細緻,也會自我調侃,心態活潑。我也覺得進入他主題的節奏太慢,但話說回來,我想選的不見得必須是完美的作品。他寫出一種「在蘭嶼之內,也在之外」的狀態,例如他比較西子灣和東部海岸,將來回於兩者之間的自我比喻為「迷途的魚」,非常精彩。最後,結尾提到「無機」的大眼,這部分讓我比較困惑。

〈城市角落〉

小:雖然是寫志工生活,但不是老套的溫情路線,而是去探討善惡之間的階級。也寫出在「服務」與「救贖」上的搖擺心態,把這一點詮釋得很好。

簡:這是我心中的前幾名。作者以「這城市還有多少條冰冷的界線?」一句來點出階級議題,引人思考,在看似平等的社會上,有多少黑暗的事物藏在角落?這些反思都來自一位高中生,令我很驚豔。她誠實的觀察他人、內省自我,亦真摯的寫出面對遊民的嫌惡與恐懼之情,「接受」有時是更高層次的「給予」,結尾也收束得很高妙。其實,選擇哪一種題材不是最重要的問題,而是我們以什麼態度來關照它。。

陳:我同意簡媜的意見,她在結尾揭露出人們內心的芥蒂。

鍾:我也支持這一篇,作者的觀察很細膩。可惜的是,她對每一位遊民的描寫都只有點到為止。

郝:題材讓人眼睛一亮,有批判也有反省。另外一個可以改進之處,是分號使用得太多了,造成邏輯不夠流暢,如果語言與標點符號能運用得更細緻,整體表現會更好。

〈末班車〉

鍾:主題是衝刺班中的生活種種,是典型高中生面對的題材。確實傳達出無奈、矛盾和別無選擇的心情,但有些文字顯得太直接,比如開頭的「營營碌碌」一語,我覺得還有思考的空間。

郝:讀了讓人憶起自己的高中歲月,其精神困境與當年的我們很相似。我也同意有過度修辭的問題,但這位作者很擅長寫景,譬如他形容光影氤氳如夢境般疏離的情景,用此手法寫補習班,很特別,使人動容。此外,細節處理上也有模糊地帶,例如他提到的家庭爭執,沒有繼續深化,有點可惜。

簡:贊成二位老師的說法。本文最大的創意是將自己「編號化」,他視自己為困在牢獄中的囚犯,進補習班就像進入監獄,我原本期待能看見《刺激1995》那般的情節。裡頭十分重要的家庭衝突交代得不夠清晰,應該要在這個事件上停下來,好好著墨。

陳:他對景物的修飾詞過多,其實,我認為散文不必如此,或許可以將重點擺在個人心境上。

小:我同意,他的修辭比較繁瑣。

〈麻油米糕〉

小:這篇作品的缺點是帶有一些說教成分,但她的確把食物的做法和鄉愁寫得十分細膩。

陳:她以食物傳承家族記憶,讓記憶與味覺相互補足。

簡:這是本屆唯一一篇飲食題材的文章,但它的篇幅太短,其實值得再加以擴充。文中提到四代女性的傳承,可惜這些女性的容顏、經歷、時代等方面,都未見完足的鋪排,使得「麻油米糕」只停留在食物層次。

三票作品

〈痣〉

郝:通篇語言流暢、一氣呵成,展現散文的可讀性。題材和另一篇入選作品〈城市角落〉同樣都是志工服務,它並未落入刻板印象,而且帶有批判與反省的意識。作者透過「痣」意象來貫穿全篇,設計感很強,不失巧思,結尾仍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鍾:「痣」的意象設計很刻意,它在頭尾都有出現,也是本文的標題,其實我認為中段應該也要出現。這篇作品的優點是「柔軟」,沒有過度地擺出高或低的姿態,也不濫情,我特別喜歡作者描述自己與「三姐妹」相處的段落,情感拿捏得恰到好處,且能在細節處畫龍點睛。總之,作者在文中表現出明亮柔軟的性格。

簡:我注意到三位女性評審都有選這篇。它和〈城市角落〉的迥異之處,在於這篇作品帶有「涉入」事件的抒情角度。態度一往情深,使人動容,且處理得很自然。不特意寫階級,而是主動去找自己與他人的「連結」,再透過標題中的「痣」來聯繫。也就是先經過鋪排、醞釀情緒,再帶入她在尖石山服務的經驗。我看見一個高中生漸進式的涉入他人的世界,結尾把「我愛你」三個字再次「描摹」下來,已經在告訴我們:她願意學習孩子的純真,即使面對千瘡百孔的世界,她也願意對這世界預先說「我愛你」。就這一點而言,已經將志工經驗提升到內在啟蒙的境界,可圈可點。

小:基於我過去曾擔任劇本評審的經驗,看過很多原住民題材的書寫,如果一件作品沒有超越我以往的閱讀經驗,會比較難選它。這篇文章的部分文字比較平淡,像是報導,我讀不出情感,「痣」的意象既是本文優點也是缺點。

陳:作者的感知角度十分敏銳,我認為寫得很好。

〈掌〉

小:本次作品有不少教育題材,我對此特別敏感。〈掌〉是我的第一名,讀來也讓我投射過往的學習經驗與痛苦回憶。他寫體罰,而我們距離學生時代已經幾十年了,教育體制又改變了多少?本文最精彩的是作者對老師也寄予同情,能看見「教師」這個身分所處的困境。

鍾:讀來讓人心痛。無論是老師或學生,在升學體制下都無法掌握自身的命運,究竟錯的人是誰?彷彿有看不見的主宰者迫使人們變成如此,使人無可奈何。他寫出面對升學壓力的無奈,並且以意象來來處理自我與外在的關係,頗有寫作難度。可見他理解了「命運」之難,尤其結尾的二段非常好,那「微笑」也非常痛。

郝:這是我的前二名。使抽象情感意象化的技巧運用得宜,譬如「果實」和「荒土」般的手掌之間的聯繫,充滿豐富的聯想與詩意。而他又以詩意的語言來寫暴力,更能使人感受暴力之惡。

陳:他的確寫出令人憶起過往的、切身的被體罰經驗。

〈蝸牛男子〉

簡:若題目是「房間」,或許會更切題、也更簡潔。有些修辭顯得混亂,如第一段的結尾,「曠野」與「洞穴」是相反的意義。作者寫出了讓羞辱成為習慣的社會現況,與羞辱伴隨的是霸凌。充分運用與演繹了房間的意象,又把房間擬人化如親人,下筆用力,重擊讀者內心。

鍾:我也認為題目可以改為「房間」,因為「蝸牛」的象徵沒有充分發展。另外,也因為房間的題材已有許多人寫過,讓我有些遲疑。作者用很直接的字眼書寫恨意,表現出無望,也把陰暗的心境具現出來。

郝:這是文學獎多見的主題,反映出令人憂傷的大環境狀況。將「房間」寫得很活,彷彿打開所有的感官去察覺外界,也塑造出影像感,像一部陰暗的動畫電影,裡頭的「父親」就像面目模糊的佛地魔。確實掌握文學書寫的本質,善於感知。

陳:讀完它,我發覺父權式教育仍存在,令我很驚訝。作品中含有不少誇飾法,但用得恰到好處,能反映出自身的處境。

小:切入的角度獨特,譬如他面對缺席的父親,同時卻也憎恨母親。另外,他將子宮與房間的意象聯繫得很好。

◎第二輪投票

經共同商議後,共計九篇作品進入第二輪決選投票,包括二票及三票作品〈蟻〉、〈痣〉、〈城市角落〉、〈掌〉、〈蝸牛男子〉、〈末班車〉、〈招魚〉、〈麻油米糕〉、〈異鄉人〉。決審委員們以排名順序給予8到1分(第一名8分,依次遞減),選出前三名與五篇佳作。

計分結果

〈蟻〉15分 (小4、陳1、簡5、郝3、鍾2)

〈痣〉34分 (小6、陳7、簡8、郝6、鍾7)

〈城市角落〉29分 (小7、陳6、簡6、郝5、鍾5)

〈掌〉33分 (小8、陳2、簡7、郝8、鍾8)

〈蝸牛男子〉27分 (小5、陳5、簡4、郝7、鍾6)

〈末班車〉15分 (小0、陳4、簡3、郝4、鍾4)

〈招魚〉11分 (小1、陳3、簡2、郝2、鍾3)

〈麻油米糕〉11分 (小2、陳8、簡0、郝0、鍾1)

〈異鄉人〉5分 (小3、陳0、簡1、郝1、鍾0)

最終投票統計,〈痣〉與〈掌〉僅一分之差,決審討論後,決定尊重投票結果:〈痣〉獲得首獎,二獎為〈掌〉,〈城市角落〉獲三獎,五篇佳作為〈蟻〉、〈蝸牛男子〉、〈末班車〉、〈招魚〉和〈麻油米糕〉。

【2021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散文組決審紀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