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

地球小如鴿卵,/ 我輕輕地將它拾起 / 納入胸懷

天然去雕飾/評林文月《文字的魅力》☉ 凌性傑

天然去雕飾/評林文月《文字的魅力》☉ 凌性傑

 

《文字的魅力》書影。 圖/有鹿文化提供《文字的魅力》書影。 圖/有鹿文化提供

或許有許多讀者跟我一樣,都是從中學課本選文認識林文月的創作,此後便隨著林文月的敘述,從古典散步到當代,豐富了自己的生活。讀文學的人常常浮想聯翩,神遊於物外,得以暫時掙脫現實的束縛,進入到一個充滿美感的世界。那種美感經驗可以讓情感安頓,讓思想自由,讓靈魂喘息。所謂文字的魅力,是因為透過符號傳遞了思想與感情,獲得妥善而美麗的溝通。文學好像是一種編織的藝術,字詞、句子、段落經過作者的巧妙組合,顯現在我們眼前。而那些隱藏在文字後面的心心念念,我們稱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可以透過已經顯現的,發現那些可能隱藏的,文字將不再只是實用的溝通工具而已,而是人與人之間精神交流的證據。

林文月的文字世界有相當豐富的面貌,她學習思考的歷程、生活經驗與體會,並且毫不吝惜地分享給讀者。《文字的魅力》全書分為三卷,統括了她長年的寫作經驗。關於「文學研究」、「散文創作」、「文學翻譯」的生涯,她是這麼說的:「文學研究的文字,務求其順暢達意,避免迂迴晦澀,以讀者能夠清楚掌握其旨為宗;散文創作的文字,視其內容而定清約或華飾之匹配準則,不妨彰顯作者的個性特質;文學的翻譯,則恰與創作相反,須得看文字且聽文字,儘量抑制自我,唯原著之風格特性是遵循。」她將不同類型的寫作模式區分得非常清楚,恰如其分地展現書寫語氣,形成了風格。

這本書副標題是「從六朝開始散步」,敘述節奏真的像是在散步,穿越漫長的文學歷史,從容自在地邊走邊看。作者個人的悲喜總是淡淡的,筆調內斂節制,語氣和緩而優雅。我很喜歡書中幾篇談古典詩的文章,林文月不強作解人,只是嘗試貼近另一個時代處境,揣摩寫詩的心情。於是,她從潘岳、陸機的詩推結出「南方意識」,在陶潛〈責子〉詩裡感受到父子之間的親暱情感。此外,林文月對翻譯工作的回顧也令人動容,中譯《源氏物語》、《枕草子》的過程漫長而艱辛,她卻毫無自矜之情,表示那是須盡一己所能的使命感而已。如果知識可以讓生活更美好,林文月的散文無疑是絕好的印證。

學者散文最吸引人的地方,大概是品味與洞見。林文月的散文創作自成一格,那絕非偶然可致。必須調和了學識與創造力,才能有《京都一年》、《飲膳札記》、《擬古》這樣的作品。《文字的魅力》裡,林文月現身說法談散文的經營,剖析〈翡冷翠在下雨〉的構思運筆,隨著導遊參觀翡冷翠,一滴落在手錶上的雨竟能串連起歷史文化的重量,確乎是神來之筆。至於〈漫談京都〉、〈八十自述〉、〈記一張黑白照片──懷念莊慕陵先生〉、〈我所不認識的劉吶鷗〉諸篇,不管是寫物記人或是透露生活閱歷,其中情味皆有如橄欖,耐人咀嚼。那些看似沒有刻意雕琢的文章,具備上乘散文的藝術特性,言之有物且言之有序,沖淡自然,餘韻無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也許正是林文月散文的魅力。

【書評〈散文〉2017/02/11 07:56:11 聯合報】

天然去雕飾/評林文月《文字的魅力》☉ 凌性傑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