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下浮現的作家身影—-談楊翠《永不放棄》

Posted By on 11 月 27, 2016 | 0 comments


冰山下浮現的作家身影 ☉ 王惠珍(點標題進入原始出處網頁查看書影)

♣書籍訊息
書    名: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
作    者: 楊翠

出 版 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22

楊逵是戰後最早出土,作品最早收入教科書的台灣日語作家。他的出土與七○年代的台灣知識分子在面對國際外交挫敗後,亟欲重新認識台灣,召喚本土的歷史記憶有關。楊素絹(楊逵次女)編輯的《壓不扁的玫瑰:楊逵的人與作品》(1976)、林梵(林瑞明)的《楊逵畫像》(1978)亦隨之出版,揭開了「楊逵是誰?」的歷史布幕。2016年楊翠再次貼近楊逵的生命史,將其光影俱陳展演在讀者的眼前,讓楊逵這個作家文本與當代的公民社會產生連結與對話。

這本書所訴諸的對象以青少年讀者為主,作者以簡潔明快的短句,佐以文學感性鋪陳敘事,時而嚴肅究理辨明,時而感懷抒情,節制而動人。掙脫文獻史料對傳記文本的捆綁與束縛,將楊逵積極樂觀的精神圖像具象化,裁剪了對青少年而言,適讀性很高的一本書,藉此達到台灣文學大眾化的理想實踐。

楊翠在上一本書《一位母親的三一八運動事件簿 壓不扁的玫瑰》(2014)〈自序〉中沉痛地拒斥承繼社會賦予楊逵家族的精神符碼。她挪用了楊逵的〈壓不扁的玫瑰〉為書名,希望以此向阿公敬禮、告別,因為「要先告別,我們才能真正回家」。這一次楊翠以書寫楊逵的方式重新揚帆啟航,回家行路。然而,她之所以出版這本書,除了「懺情」的個人情愫之外,其更大的企圖心,不外乎希望解放困在民族主義框架下的楊逵,重新取回楊逵的詮釋權,因為楊逵從來「不被任何國族符碼所綁架」。曾受過嚴謹史學訓練的她,理路清晰地以線性的時間軸線,將作家的每個生命歷程,講述成一個個精采的生命故事,讓讀者閱讀、想像「一匹狼」、「孤鷹」、「夢想家」、「文化戰士」、「愚公」、「文學衝浪者」、「帶著火種的啟蒙者」、「古墓老人」,甚至是為理想而豪賭的「賭徒」,展現楊逵在困境中倔強不屈的生命姿態。

然而,楊逵的生命故事之所以精采,是因為三位女子的出現。一位是生養他「恨霸如仇」的母親蘇足;一位是相知相惜不離不棄的妻子葉陶;一位是年老相伴善於凝視他的孫女楊翠。「有了葉陶,楊逵就有通往夢想的路徑。」楊逵之所以能義無反顧勇敢作夢任性而為,是因為葉陶挺著。再則,若沒有楊翠勇於往返「孫女」與「書寫者」間的角色,我們實難客觀地理解楊逵家族成員內部情感的糾葛與怨懟。在綠島獄中的楊逵「無法真切理解」、「無法想像」獄外的詭譎,家屬是如何面對貧窮、恐懼、社會的冷漠與平庸者的邪惡。他們只能將一切的苦難化作「泡著眼淚的飯」嚥下去,活下來。

楊翠書寫楊逵,充分地展現了作者的自我書寫意志,講述楊逵這位歷經日本殖民、國民黨政權更迭,如何一再受到國家暴力壓抑,用生命燃燒理想的勵志故事。但是,其中卻包藏著更多政治受難者家族無助的淚水與悲憤,白色恐怖帶來的傷痛,不會因解嚴與時間而一筆勾銷,剛出版《綠島家書:沉埋二十年的楊逵心事》(2016)還繼續訴說著那段台灣的過往。

【2016-11-26 08:56 /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