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

Posted By on 9 月 18, 2016 | 0 comments


【第十三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首獎】時光奏鳴曲◎張霽(師大附中)

這首詩的意象不僅僅停留在海上,更是超越海,寫得更多想得更細膩。──白靈

這首詩富音樂性,雖然有模擬前輩詩人的痕跡,但可以感受到作者開始在摸索一種詩的節奏。這是一首音響迷人,讀起來好聽的詩。──許悔之

 

夢裡我來到那片無人的海岸

好多隨風飄逝的名字都刻在鵝卵石上

被沖刷、磨蝕

直到乘著氣流遠去

一片綿密的記憶於是織在平流層底

我在潮間帶抬頭仰望

想著那個不再有天氣的海拔

風幾乎是靜止的

但空氣裡有揮手的痕跡

思緒與海波平行

穿過沒有門牌的海蝕門

在浪裂線前

和浮力阻力並行著

想到星星已劃過下一個時區了

而光仍在這

海平面以鋼琴的單音閃爍

時間覆寫未知的名字覆寫時間

彎腰拾起一枚貝殼

上面的螺紋迴轉到濤聲的起點

【2016/08/15聯合報 】

 

【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二獎】台灣三獵記

前兩節的「射殺」有層次上的差異,第三節雖沒有「射殺」的意象,但表現失去自由的狀態,更為慘烈。本詩批判性強,將人類的冷漠感表露無遺。──白靈

這首詩隱喻了台灣的歷史或政治處境,意象的經營相當有力道。──鴻鴻

 

1 給梅花鹿

為了研究;他們努力實驗子彈這種冷冷的

鋼鐵的花要如何開得比你們身上的花紋還美?

他們用花布矇住眼睛 叫槍勃起

他們明明知道──要用來射殺你們的

子彈比不上你們烏亮的眼睛

你們眼睛的清澈……在無人的曠野

他們連你們死前的那一聲吶喊

也要射殺

而最駭人的 不是出自你們喉嚨帶血的那聲驚呼

而是人群圍攏起來 帶雪的那陣沉默

 

2 給台灣藍鵲

槍口射出一聲

比子彈慢零點五秒的驚叫

落葉在身旁鼓譟

地平線在遠方冷冷地看著

正午被射殺的

嘴銜枯草的藍鵲 掉落在欒樹下

上面二十四公尺 是牠即將完工的巢

黃昏被射殺的

嘴啣青蟲的藍鵲 掉落在落葉堆

上面二十四公尺又零點九公分是牠

延頸對著天空 苦苦等待哺育的孩子

翅膀從天空墜下

靈魂仍在沒有森林枯枝阻擋的中央山脈持續飛翔……

被射殺的藍鵲啊

原野 因為血的潤澤

陰影將會更繁茂蓊鬱了

 

3 給台灣畫眉

越過了那片海峽,遠離了那塊陸地一千五百萬年

生物學界基因粒腺體已然證實你們是獨立種

不是亞種,更不是次亞種

飛,原本可以無邊輕盈

現在卻是無限沉重了……

只要握有 可以任意插入別人體內的

權柄──強姦也可以合理說成雜交的

一切啊!還有什麼好說的

那人 連你們啼血的

歌聲 也要關在鳥籠裡

【2016-08-14 08:00 聯合報 紀敦譯(文華高中三年級)】

 

【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三獎】張品蓁/一百零八小時 無語良師

這樣的主題在台灣尚未被真正的討論與理解,大部分人對於肉身過度的眷戀;作者以詩的形式細膩地呈現其中的轉折與矛盾,是一件相當可喜的事。──白靈

作者用代言體的形式,詩中看得出蘊含的敦厚與同理心;這是一個值得鼓勵的取材與嘗試。──陳育虹

浸泡在一箱清澈的水中

無色的液體 凝華了殘餘的記憶

刺鼻 到肺臟中 一點一點湧向身體各處

今天 我保留下來 我的風霜

握著生命的雙手 生澀的臉龐 讓你讀著

跫音漸近 打開儲藏室的

聲響 敲擊 敲擊耳膜

光線刺入緊閉的眼皮

我的嘴角是否上揚?

親愛的你 體溫導入冰冷 我躺上鋪蠟的手術台

默禱 是我們初次的見面

我 我的家人 我的一生 我的名字

從你們的思緒滲透到我的耳邊

從你們合十的手指縫隙浸潤我的眼角

幫浦跳動

透骨涼意 刀鋒在胸口倏然滑過

看著你翻動著皮膚 組織 神經

我的遺願 正在你們刀與刀之間細密編織

我感受你們的謹慎 和充滿罪惡的指頭

就算福馬林混淆了我的感官

我還是會溫柔傾聽 手術刀交錯 與空氣摩擦

最後 一針一線 縫合

就像大家說的每道疤痕都有他的故事

九十六個小時 迴流 像是回到最初 剛來到凡塵的一口呼吸

九十度敬禮 心經詠頌 睫毛上懸著一滴淚

在禮車上 我 上路了

人生中的最後一站

遍布滿身的黑線

拼湊著我的肌肉

是否也拼湊著你們這段跌跌撞撞的青澀?

你握著我的手 淚水披在臉頰

從此 我們不再陌生

我用我的血肉之軀引領你

為我別上蘭花 香氣冉冉

依稀還縈繞著鼻腔

我進入了熾熱之中

生命

隨之綻放

【2016-09-16 07:48 聯合報 張品蓁(慈大附中一年級)】

 

〈2016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獎決審紀要〉

 

寫作初始的那顆剔透真心

 

時間:2016年6月26日下午4時

地點:聯合報大樓204會議室

決審委員:白靈、唐捐、陳育虹、許悔之、鴻鴻(按姓氏筆劃序)

列席:許峻郎、宇文正、王盛弘

 

◎廖宏霖/記錄整理

 

 

本屆新詩組來稿共240件,剔除資格不符的稿件之後,共233件。初複審委員為詩人林德俊、林婉瑜、孫梓評、凌性傑四位,共選出24篇進入決審。初、複審委員表示,本屆作品的程度落差較為明顯,不過整體而言,還是有許多清新的作品,使人特別能夠感受到唯有寫作初始,才生成的那顆剔透真心。

 

整體感言

 

會議開始,四位決審委員推選陳育虹為主席,負責本次會議的主持與進度掌控。首先,四位評審分別就進入決選的24篇作品進行整體的評論。

 

白靈首先提到,以他的立場,題材、切入角度、語言,如果這三項要素能在同一首詩中,有兩項以上的表現突出,就比較能被他看見。這次的作品,大致上來說,雖然善於語句上的修辭,結構上卻多半有不完美之處,不過的確能夠看見寫作的潛力,甚至不輸二、三十歲的詩人作品。因此,白靈也很好奇,這些新世代的年輕學子,他們的寫作能力又是怎麼養成的?

 

延續著白靈的發言,許悔之則說道,他也覺得評審這些來自於這麼年輕心靈的作品有它一定的難度,因為這些作品也許都有很美好的「詩思」,但卻未必有能夠與之相稱的「語言操作」。而他最在意的還是如何去找到每首詩中內在的動能,或是去發掘每一位作者,與同時代同年紀的人相比,有什麼樣更超越的地方。

 

關於前兩位評審都提到的某種語言上的不純熟,唐捐表示評審也許能輕易地在每首詩中找到一些小毛病,但是他更在意的是這些作品所展現出來對於詩創作的潛力。此外,這些新世代的寫作者,即便對於前行者或有延續或有發展,然而獨特的詩意在作品中流動,才是他覺得最可貴的一件事,而作為評審,他的工作也就是去辨認出那一份獨特的詩意。

 

 

相較於其他評審著眼於這些創作者的年紀,鴻鴻卻表示他不會用不同標準去看待不同年紀的詩,因為詩的標準只有一個。他也以自己的生命歷程為例,說:「我最老的時候就是我十六、十七歲的時候,那個時候我覺得我比全世界都老。」因此,除去年紀這項因素,他發現這些作品裡,讓他驚訝的是楊牧的影響還是那麼明顯,夏宇、羅智成可能退去了,但楊牧還在。也讓他進一步思考這個被留存的東西是什麼,這個世代所感受到的詩意是不是真的有那麼不同?

 

陳育虹則認為這個文學獎就像是對新世代寫作者的抽樣,對於他們的文字跟思想的閱讀,她跟鴻鴻一樣,不會採取某種較為特殊的標準,反而更重視文字的基本功。因此,她也不會特別反對剛剛所提及的關於楊牧文字的承襲,也許對這些寫作者而言,那正是一種練習的方法,重要的是,是否能夠從裡面找到新的途徑。

 

◎第一輪投票

 

發表整體感言後,進行第一輪投票,每位委員以不計分的方式勾選心目中的前五名。共15篇作品得票,投票結果如下:

 

〈光合作用〉(陳)

〈修飾愛情〉(白、鴻)

〈詩人對話〉(白)

〈時光奏鳴曲〉(白、許)

〈鹽海〉(唐)

〈苦〉(鴻)

〈結繩記事〉(許)

〈台灣三獵記〉(白、陳、鴻)

〈星夜獨白〉(唐、許)

〈一百零八小時──無語良師〉(白、陳)

〈破洞〉(唐、許)

〈某旅館的清晨〉(陳、鴻)

〈花季遺忘〉(唐)

〈橋下避語〉(唐、陳)

〈雙線情節〉(許、鴻)

 

由於投票分散,兩票以上的作品已有9篇,因此一票作品,若委員不堅持,可不列入之後的逐篇討論之中。經交換意見後,〈詩人對話〉、〈結繩記事〉、〈鹽海〉、〈花季遺忘〉無法進入後續的決選名單。

 

◎一票作品討論

 

〈光合作用〉

 

陳育虹認為本篇文字乾淨清朗,去掉了一些蕪雜的東西,傳達出一種世界初啟、新生命的感覺,文字與主題相呼應,比很多作品都更純粹一些,像是「最綠的愉悅」這樣的說法,就令人印象深刻。其他三位評審基本上贊同陳育虹的看法,不過最後的斷句讓鴻鴻在閱讀上有些困惑,白靈亦覺得本篇的字詞與文法有些不自然,不過唐捐覺得這樣破碎的語句,其實背後有一種自覺,作者也許是有意識地想控制詩的韻律。

 

〈苦〉

 

鴻鴻認為這首詩最大的特色即在於它跳脫了抒情傳統,用兩個對比的概念去發揮,「保羅」讓這首詩有了一個明確的形象,此外,作者選這個議題發揮,在眾多抒情詩中,更是相對突出。白靈相當肯定最後三行的表現,擴大了「苦」的意涵。許悔之則覺得,除了最後三行以外,這首詩的詩質還是較貧弱,可能政治最正確,但是詩質卻不夠。唐捐提出另一種想法,作者如果是採用跟台灣處境更接近的題材,是否就能夠有更多的體驗基礎與素材可用,不會那麼架空。

 

 

◎二票作品討論

 

〈修飾愛情〉

 

白靈認為這首詩閱讀起來很有一貫性,作者用了錯綜、借代、轉化等手法,去串連起一種個人性的情感,雖然質地上沒有那麼深刻,但是在創作的意念上,倒是非常有想法與執行力。鴻鴻笑稱,其實這個主題是唐捐寫得最好,但是他沒有選,所以可能沒有寫得那麼好。總之,他覺得這首詩寫得最好的地方是第三段,他主要是被第三段的文字所吸引,其他地方則顯得太「理所當然」。

 

〈時光奏鳴曲〉

 

許悔之特別讚許這首詩的音樂性,雖然有模擬前輩詩人的痕跡,但是那種把長句拆成兩三行,製造詩質的方式,已經可以感受到作者開始在摸索一種詩的節奏,而且這也是一首音響迷人,讀起來又好聽的詩。白靈也覺得十九行詩可以寫成這樣實在不容易,這首詩的意象不僅僅是停留在海上,更是超越海,寫得更多想得更細膩,以一個十幾歲年紀的寫作者,能夠有這種觀察非常不容易,唯獨題目似乎有些落入俗套了。其他人亦同意許悔之的想法,認為這首詩在聲響的表達上,語言內外部的經營,的確是一首難得的佳作。

 

〈星夜獨白〉

 

許悔之覺得這是一首很有思想的撞擊力,像是一首雄辯體的詩,如果用古典樂比喻的話,像是貝多芬的風格,很多句子介於用力過猛或快要不順,有點像是古人評論李商隱的詩「雖險而穩」,其中有一些天問式的提問如:「燃燒的時候星星會痛嗎?」展現出一種強烈的企圖心。唐捐則提出這首詩需要商榷的地方在於詩中的這個「你」是誰?是愛人或是前輩詩人?抑或是詩人自己?這個最基本的設定,在整首詩的表現中沒有明確的指涉,也是它最大的致命傷。鴻鴻認為許悔之提到的雄辯體,正是他讀這首詩比較不舒服的地方,因為他覺得作者還不夠了解他所要闡述的主題,比如「文明的邊陲地帶」、「什麼角度踩過露珠」,這些龐大問題都問得很輕巧,但是究竟在問什麼?過猶不及,都會讓閱讀者覺得有些矯情。

 

〈一百零八小時──無語良師〉

 

陳育虹表示她選這首詩,主要是因為它所要談的主題比較少見,用代言體的形式,也看得出其中蘊含的敦厚與同理心。以她的判斷,這個作者應是有實際經驗過這些場景,才能勾勒出一些細節,雖然句子有些長,但是一個值得鼓勵的取材與嘗試。白靈亦附議陳育虹的觀察,他也認為這樣的主題在台灣還沒有真正被討論與理解,大部分人對於肉身的眷戀其實滿可怕的,而作者以詩的形式細膩地呈現其中的轉折與矛盾,是一件相當可喜的事。唐捐則認為題目中的「無語良師」也許可以去掉,因為主述者是大體老師不是解剖者。鴻鴻也提出他的建議:如果作者能夠設定這個大體的身分,貨車司機也好,僧侶或年輕人也好,每個大體都應該有自己的生命故事,一種個別化的身體感在詩中也才會出現。

 

〈破洞〉

 

許悔之認為這首詩最大的特色就在於他建立了一個奇怪的世界觀,作者像是一個異想者,他也沒有看起來要舉重若輕,但是確實談了一些大道理,用像是聶魯達式的重複句型,去堆疊出一個獨特的小宇宙。唐捐進一步形容這首詩建構的也許就是一種殘缺美學,本來會以為排比句是缺點,不過在排比中作者還是有適度的變化,雖然都是在講破洞,但是他的意象是有跳躍性的,不至於顯得呆板。陳育虹則對這首詩提出具體的疑問:「大水是什麼?」「是一首倡議環保概念的詩嗎?」「或是一首末日預言式的詩?」而這些問題可能的答案,彷彿都在不夠準確的意象中被模糊掉了。

 

〈某旅館的清晨〉

 

陳育虹表示這首詩雖然動用的都是很簡單的文字,不過情感的濃度很高,而且這首詩透過幫死去的人說話,讓讀者再次記起那次事件,一方面語言含蓄,另一方面指涉的主題又夠清晰,是一次有效的結合。鴻鴻也表示同意,並且認為作者將引文放置在詩末的設計,更強化了事件的力道。白靈則覺得這首詩在情感上的表現有餘,不過那個所謂的「社會的本質」的現實層面的元素,如果能夠同樣在詩中呈現,這首詩會更具說服力。許悔之提出不同觀點,認為這個事件當然有時代意義,但是讓人遲疑的也是這個政治正確,會不會讓讀者在閱讀這首詩的時候,很輕易放過詩藝或詩質上的不足。唐捐亦認為這首詩的完成度不夠,作者捕抓到了一個感覺,但是語言上應該有更好的表現方法。

 

〈橋下避語〉

 

唐捐覺得這首詩跟剛才討論的〈星夜獨白〉很像,有一點雄辯體的意味,結構上也是使用「我」、「你」的形式去展開敘事,不過這首詩的主題相對明確且聚焦,談的也許就是一個人我之間追尋溝通與理解的過程。陳育虹進一步指出這首詩應是一首情詩,不只是主題相對聚焦,「橋」的意象也很切題,講的就是某種想要跨越卻難以跨域的情感交流。鴻鴻覺得此詩第四段最後四行寫得很好,但是其他部分有一些學術理論的語法或詞彙,用起來顯得有一些心虛。白靈則認為這些詞彙的使用,可能是受到楊牧或羅智成的影響,未必完全不好,而是作者還沒有辦法調度得宜,所以會有一種突兀或造作,不過基本上這還是一首在語言與思想上都相對成熟的作品。

 

〈雙線情節〉

 

許悔之認為這首詩寫年輕人百無聊賴的生活狀態,很有時代感,也是在這些詩裡少數能夠展現這個世代特徵的詩作,也許在語言或情感上不夠成熟,但是光是它所呈現出來的世代特徵,就值得細讀。鴻鴻也讚賞這首詩有一種不合時宜的自嘲精神,成功地營造出輕鬆與詼諧,雖然中間有很多難以理解的笑點,「但是他沒有努力要讓自己偉大和正確,這點我覺得很可愛。」唐捐卻覺得這首詩雖然特別,但是元素過於駁雜,找不到一個主要的哏,雙線情節究竟是哪兩條線,作者提供的線索不太足以支撐這個題目的提示。而呼應前面所提到的世代特徵,白靈則認為這首詩最為成功的地方即在於,呈現出年輕人一心多用的精神狀態。

 

 

◎三票作品討論

 

〈台灣三獵記〉

 

唐捐表示這首詩以三節的結構而言,前兩節太過類似,都是以「射殺」為主要的隱喻,也許要有一些意象上的變化,而第三節是經營得最好的段落,正是因為作者換到了另一種視角,有一種跳開感。白靈則提出,他認為前兩節的「射殺」其實有層次上的差異,例如第一節最後一句「而是人群圍攏起來/帶雪的那種沉默」帶出來的是一種極為靠近而壓迫的感受。此外,第三節雖沒有「射殺」的意象,但「歌聲/也要關在鳥籠」,那種失去自由的狀態,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更為慘烈,本詩可能是在所有作品中批判性最強的一首,將人類的冷漠感表露無遺。其他人也支持白靈的觀察,進一步認為這首詩同時也隱喻了台灣的歷史或政治處境,尤其是最後一段,意象的經營相當有力道。

 

 

◎第二輪投票

 

經過逐篇討論之後,委員分別就自己最喜歡的八篇作品給分,最高給8分,依序遞減。投票結果如下:

 

〈光合作用〉12(唐2、陳8、鴻2)

〈修飾愛情〉6(白4、許1、鴻1)

〈時光奏鳴曲〉33(白8、唐6、陳5、許8、鴻6)

〈苦〉9(白1、陳1、鴻7)

〈台灣三獵記〉29(白7、唐4、陳7、許3、鴻8)

〈星夜獨白〉22(白5、唐8、陳2、許7)

〈一百零八小時──無語良師〉24(白6、唐3、陳6、許5、鴻4)

〈破洞〉13(白2、唐5、許6)

〈某旅館的清晨〉9(唐1、陳3、鴻5)

〈橋下避語〉18(白3、唐7、陳4、許4)

〈雙線情節〉5(許2、鴻3)

 

 

最終票數結算,第一名為33分的〈時光奏鳴曲〉,有兩位評審都給它最高分。緊追在後為29分的〈台灣三獵記〉,獲得第二名。第名則是得分相當平均的〈一百零八小時──無語良師〉。優勝獎共有五位,以票數高低排列,依序為〈星夜獨白〉、〈橋下避語〉、〈破洞〉、〈光合作用〉、〈苦〉、〈某旅館的清晨〉等六首,由於〈苦〉與〈某旅館的清晨〉同為9分,最後委員以舉手表決方式,〈苦〉獲得最後一個得獎名額。

 

最終結果

第一名:時光奏鳴曲

第二名:台灣三獵記

第三名:一百零八小時──無語良師

 

優勝:星夜獨白

優勝:橋下避語

優勝:破洞

優勝:光合作用

優勝:苦

【2016/07/19聯合報聯副文學遊藝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