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明作品討論

Posted By on | 0 comments


首頁 討論群 105三儉討論室 16黃春明作品討論 黃春明作品討論

標籤: 

該主題包含 1 則回覆,有 2 個參與人,並且由  SI 平台管理者7 年, 7 月 前 最後更新。

正在檢視 2 篇文章 - 1 至 2 (共計 2 篇)
  • 作者
    文章
  • #3101

    三儉 蔡亭妍
    參與者

    1.對於這句話我只能萬般無奈地表示同意:它太寫實也太殘酷的表達出人活在世上的宿命性,幸運如我們並不能無視世界各地戰亂下逃亡的難民孩子,也不能否認種族與膚色的歧視依然在某些社會根深蒂固著。然而,無法決定生命的初始生根何處,反而給了人們一項挑戰,得以挑戰自己被預示的生命軌跡,試圖用力擺脫與生俱來的枷鎖,儘管不是先天的「人生勝利組」,充滿傷痕和挫折的人生卻可能更精彩。
    2.閱讀這兩篇文章最讓我動容的,便是當老師問黃春明母親在哪天過世時的那句回話:「龍眼很多的那一天。」在還不知道為甚麼黃春明和龍眼有什麼樣的故事時,我的內心就感受到一陣酸苦難受的感覺:這無非就表示他對母親的回憶是如此的淺薄、如此的粗略,對於一個十歲的小孩回憶逝去的母親,竟只能用龍眼來表示概括。更令我悲傷的是同學與老師的訕笑,想必重重地打擊了黃春明的心靈,他說出了他僅知的訊息卻招來不孝的譴責,我甚至能假設老師認定這男孩編出這故事來換取偷懶不交作業的機會。我再接下去看到他和弟弟匆匆拿著龍眼核見到彌留狀態的母親。「媽媽你看,我撿到這麼多龍眼核哪。」男孩天真地說著,並不感到有甚麼難過或異常,身旁的大人們卻哭了起來,這對還不知道甚麼是生離死別、甚麼是喪親之痛的兄弟,竟然就要失去他們的母親了。這個段落藉由孩童與大人對於親人命危的反應對比,深刻的描繪出整個事件的悲哀與沉痛。
    3.從這兩篇文章中,我觀察到黃春明的寫作風格有三個特點:一是簡單樸實的敘事風格,雖說用字簡單明瞭但是卻能從許多小地方看出氣氛的營造,以及情緒的轉變,例如在〈屋頂上的番茄樹中〉那個返家後對著樹痛哭的自己,他哭的是在學校受到老師質疑的委屈,更代表著小人物被看低被看扁的社會氛圍。二是善用對話推展情節和表達人物個性,從三言兩語中配合人物的動作,彷彿就能看到他們就在讀者眼前上演著小劇場,果然具有拍電影的潛力。三是極力描繪鄉村的小人物,而這兩篇較具代表性的就是劇班子和自己大家庭中的親戚們,不是刻意要創造鄉土的風格,而是這就是他所熟悉的主題,他閉上眼睛所想到的就是這些題材,因此寫來格外真實親切,我們讀來也十分流暢快意。

    #3123

    1.「萬般無奈」四字挑動讀者閱讀的慾望。多數人會同意這樣的一段文字,但「萬般無奈」四字鮮明地呈現亭妍對於這段話的真切感受。在表示認同與否之餘,又進一步舉例說明其義,對於同學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的範例。最後,亭妍從正面思考,視之為一種精彩人生的「挑戰」,彷彿又呼應了文中祖父的話:「「想活下去的話,管他土有多少!」。
    2.從令人悲傷的情節,續寫個人的感動,平實的文字中充分表現婷妍柔軟而真切的心,所謂「文如其人」,故事雖然遙遠,亭妍不覺其隔閡,且能從童稚的純真與大人的反應,感受到文中所留露的「酸苦」,現實世界中,想必婷妍確乎是一個能夠體貼的女孩。
    3.對於風格的歸納,清晰調理而言之有物,是相當不錯的作品。

正在檢視 2 篇文章 - 1 至 2 (共計 2 篇)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