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宋元時代


《宋史.蘇轍傳》


Posted By on 6 月 2, 2015

《宋史.蘇轍傳》 卷三百三十九  列傳第九十八  蘇轍字子由,年十九,與兄軾同登進士科,又同策制舉。仁宗春秋高,轍慮或倦於勤,因極言得失,而於禁廷之事,尤為切至。曰: 陛下即位三十餘年矣,平居靜慮,亦嘗有憂於此乎,無憂於此乎?臣伏讀制策,陛下既有憂懼之言矣。然臣愚不敏,竊意陛下有其言耳,未有其實也。往者寶元、慶曆之間,西夏作難,陛下晝不安坐,夜不安席,天下皆謂陛下憂懼小心,如周文王。然自西方解兵,陛下棄置憂懼之心,二十年矣。古之聖人,無事則深憂,有事則不懼。夫無事而深憂者,所以為有事之不懼也。今陛下無事則不憂,有事則大懼,臣以為憂樂之節易矣。臣疏遠小臣,聞之道路,不知信否?...

Read More

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太尉執事①: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②,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③,而不自知也。 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黨之人,所見不過數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其志氣。恐遂汩沒④,故決然捨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⑤想見古之豪傑。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後知天下之巨麗。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而後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Read More

題解:黃州快哉亭記


Posted By on 6 月 2, 2015

【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宋神宗 元豐六年(西元一○八三年)十一月一日。元豐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蘇轍上書朝廷,「欲乞納在身官(乞求繳出目前的官職),以贖兄軾」(〈為兄軾下獄上書〉)。蘇軾出獄後貶為黃州(今湖北省 黃岡市)團練副使,蘇轍也坐貶監筠州(今江西省 高安市)鹽酒稅,這篇文章即是寫於謫居筠州期間。   那時亦謫居黃州的張夢得,在他居所的西南建造一座亭臺,以覽長江水流勝況,蘇軾為亭命名為「快哉」,蘇轍應邀作記,文中談到謫居後的心理調適問題。全文氣勢汪洋,筆力雄健,凜然有生氣。   蘇轍貶謫筠州,一做就是五年,「五年賣鹽酒,勝事不復知」。筠州與黃州雖相隔千里,但隔不斷這對兄弟的情誼。於是,元豐五年,蘇轍沿贛水,入鄱陽,溯大江,護送嫂、姪到黃州探望乃兄,暢敘患難中闊別之情,所謂「千里到齊安,三夜語不足」(〈黃州子瞻遊武昌西山〉)。逗留十天中,他們遊覽了黃岡及武昌...

Read More

    落日繡簾捲,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①上,欹枕②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③。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④,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注釋】 ①平山堂:歐陽脩在揚州修建的觀景建築。 ②欹枕:斜靠。欹枕,音ㄑㄧ ㄓㄣˋ〕 ③歐陽脩〈朝中措. 送劉貢父守維揚作長短句〉:「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