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manager


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東坡的飲食療癒 / 閱讀檢測 一、黃庭堅在《跋東坡樂府》中評述〈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這首詞說:「東坡道人在黃州時作。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你認為在現實生活中,蘇東坡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人嗎?為甚麼?請舉例說明。   二、讀蘇軾〈飲酒說〉,回答問題: 予雖飲酒不多,而日欲把盞為樂,殆不可一日無此君!州釀既少,官酤又惡而貴,自醞則苦硬不可向口,慨然而歎,知窮人之所為無一成者!然甜酸甘苦,忽然過口,何足追記?取能醉人,則吾酒何以佳為!但客不喜爾!然客之喜怒,亦何與吾事哉!──《蘇軾文集》卷七十三 (一) 蘇軾為何說:「知窮人之所為,無一成者」? (二)〈飲酒說〉表現了蘇東坡如何的性情?為甚麼?   三、閱讀以下短文,根據文本回答問題:...

Read More

〈蘇東坡突圍〉閱讀心得 / 二和1121 陳雅婕 第一大段,從作者再到欲遊黃州再到蘇東坡被貶黃州,相同地點、不同時空的遇見。作者帶著些疑問和期待前往,而蘇東坡則滿心僥倖又絕望的走向黃州。特別喜歡這裡倒數第二段的描述,連用了五個走來,說了背景、身分、心態,好像帶著點義無反顧,又或許是不得不但仍舊堅定。也喜歡下一段對蘇東坡的路途描述,「出汴梁、過河南、渡淮河、進湖北、抵黃州」,同樣的三字短句,他急匆匆的、不得歇息的來到了個無預期他到來的地方。 如此的艱難,他或許也不知道這會是一個永載史冊的文化突圍。 第二大段,讀著讀著發現,好像無論何時何地都受著與論的影響,也都有些顛倒是非的人。在現在如此備受推崇的蘇東坡在他所屬的年代卻得不到他該有的,這樣想想,現在一些沒沒無聞的人或許也會是未來的超級文化名人。這段也寫了許許多多將蘇東坡圍起來的人,但被潑了如此多髒水的蘇東坡卻沒有真正的淹死,心理素質實在強大的值得學習,或許也正因如此,他才真真正正的成熟。...

Read More

〈蘇東坡突圍〉閱讀心得 / 二讓1121   21.許以安 文中描寫在官職的褫奪、名聲的跌落下,蘇東坡的追求從抒發內心真實想法,造成社會轟動,到懂得內斂,不再過度展露才華。 妒忌、嫉恨,不只是現代職場的專有名詞。從李定、王圭的行為中可以見到一個人的無知和妒忌會造成如何卑劣可恥的行為。我想,或許學著收斂也是社會化的過程,財不露白亦指才不露白,延禧攻略中主角魏瓔珞曾說過:「別一開始就把會的所有事情都展現出來,這樣敵人就知道你不會什麼了。」打蛇也知道打七寸,在敵人知道你所有底細時不但至自己於險境更是容易引人嫉妒。 然而,貶謫之事雖為蘇東坡的悲遇卻是古代文壇之喜。作者寫道,「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如同鑽石需經過高壓磨練而成才能引人喜愛,一件好作品也要有足夠引人共鳴的境遇才能讓人共感,「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貶謫的境遇雖孤獨卻也雅緻,洗去世俗的喧囂後留下的會是圓潤清純的靈魂。...

Read More

1.、2.為題組。閱讀下列二段引文,回答1.、2.題。〔100.學測〕 甲、孫必振渡江,值大風雷,舟船蕩搖,同舟大恐。忽見金甲神立雲中,手持金字牌下示;諸人共仰視之,上書「孫必振」三字,甚真。眾謂孫必振:「汝有犯天譴,請自為一舟,勿相累。」孫尚無言,眾不待其肯可,視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孫既登舟,回視,則前舟覆矣。                     (蒲松齡《聊齋志異.孫必振》) 乙、邑人某,佻達無賴,偶游村外,見少婦乘馬來,謂同游者曰:「我能令其一笑。」眾未深信,約賭作筵。某遽奔去,出馬前,連聲譁曰:「我要死!……」因於牆頭抽粱  (粱  :高粱莖)一本,橫尺許,解帶挂其上,引頸作縊狀。婦果過而哂之,眾亦粲然。婦去既遠,某猶不動,眾益笑之。近視,則舌出目瞑,而氣真絕矣。粱本自經,豈不奇哉!是可以為儇薄之戒。(蒲松齡《聊齋志異.戲縊》) 1.最能凸顯以上二段引文描寫上共同特色的選項是: (A)人物    (B)對話    (C)情節    (D)場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