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突圍〉閱讀心得 / 二讓1121

Posted By on 12 月 21, 2023 | 0 comments


〈蘇東坡突圍〉閱讀心得 / 二讓1121

 

21.許以安

文中描寫在官職的褫奪、名聲的跌落下,蘇東坡的追求從抒發內心真實想法,造成社會轟動,到懂得內斂,不再過度展露才華。

妒忌、嫉恨,不只是現代職場的專有名詞。從李定、王圭的行為中可以見到一個人的無知和妒忌會造成如何卑劣可恥的行為。我想,或許學著收斂也是社會化的過程,財不露白亦指才不露白,延禧攻略中主角魏瓔珞曾說過:「別一開始就把會的所有事情都展現出來,這樣敵人就知道你不會什麼了。」打蛇也知道打七寸,在敵人知道你所有底細時不但至自己於險境更是容易引人嫉妒。

然而,貶謫之事雖為蘇東坡的悲遇卻是古代文壇之喜。作者寫道,「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如同鑽石需經過高壓磨練而成才能引人喜愛,一件好作品也要有足夠引人共鳴的境遇才能讓人共感,「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貶謫的境遇雖孤獨卻也雅緻,洗去世俗的喧囂後留下的會是圓潤清純的靈魂。

文字精簡而有亮點,因為遲交被扣分,很可惜。最後一個引文之後,建議多一點說明,以免顯得匆促。

∮ 老師說:內容能掌握文本重點,提出個人看法,並且引用影片事例、東坡詩文,文字精簡而有亮點。最後一個引文之後,建議多一點說明,以免顯得匆促。

 

25.陳映融

這篇文章深刻地描繪了蘇東坡在孤獨與自省中的轉變以及成長,他在無聲的孤獨中找到了對話,這種自省並不是為了外界的讚譽或是取悅他人,而是為了找回真正的自己,重新檢視自身,去除外在社會所塑造的偽裝。蘇東坡反省過去,意識到過去追求名聲的虛榮與自知之明的缺失,這種真誠的自我剖析帶來了他生命中的轉變。在孤寂中,他脫去了外在社會所賦予的角色,回歸了真實的自我,也感悟到了佛教所教導的淡泊、靜定的境界。

在孤獨的黃州時光中,他逐漸覺醒、成熟,迎來了一次內心的脫胎換骨,成熟不是年老帶來的,而是在內心經歷脫胎換骨後的凝練昇華,蘇東坡的成熟不再需要外界的肯定,而是一種內在的平靜。這樣的轉變和成長不僅讓他更真實地對待生活和藝術,也鋪就了他創作千古名作的前奏,引領他創作出《念奴嬌·赤壁怀古》、《赤壁賦》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這段文字深深觸動了我對內在成長以及自我認識的理解,傳授我們要敢於面對自己,不斷反省與成長,尋找內心的寧靜與真實。蘇東坡在孤獨中找到了內心的平和,我想成熟不僅在於年歲的增長,更在於內心的修煉、靜默的思考。

∮ 老師說:文章精彩、深刻,書寫時可以進一步結合生活經驗,這樣作品將更有特色。

 

11.林佳瑩

一個人最快速成長的時候,往往是他最低谷、最煎熬的時候,蘇東坡在烏台詩案後彷彿變了一個人似的,他不再恣意談論曾經驕傲的一切資本一關於政論、策論,他變得成熟而內斂,圓潤而從容,明亮卻不刺眼,但這之中最讓我在意的,是使他成為創作出名流千古、永傳不朽之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以及前後《赤壁賦》的磨練過程。

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最讓我不捨卻也最令我難以於腦海中抹滅的是蘇東坡的獄中生活,根據所述,蘇東坡是屈打成招的,而這艱辛被描述為「遙憐北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究竟是怎樣的虐待,才會使人有如此心緒啊!還記得不久前的公民課亦提及了台灣早些年的案子,當時對於嫌犯同樣施以虐待,以毫無人道、抹滅人性的手段逼迫嫌犯認罪伏法,卻在法庭上遭到翻供,老師播放的影片中所謂的「犯人」向法官哭訴申冤,因為這是他們唯一能和警察、檢察官以外的人溝通、求助之時,最終在數十年後因為證據不足而被釋放,但在那陰暗濕冷的監獄中,葬送了不知多少大好青春,令人唏噓。

跨越時空的悲歌鳴笛,我想這篇文章帶給我的除了對於蘇東坡更深層的了解之外,同時還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心情,這種心情究竟是可憐?還是悲哀?抑或是低靡?我無從得知,只感覺自己恍若緩緩自高空墜落⋯⋯墜落在柔軟的雲層上,深陷其中,對於蘇東坡成長所經歷的苦難感到不捨,也對於穿越千年的悲劇重現深感無力。

∮ 老師說:結合公民課的案例,加以印證,非常好。

 

24.陳育婕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隨著《念奴橋.赤壁懷古》澎湃的於耳邊迴響,文字是一個個規矩的音符,排列、跳動、驟停,譜出難以抵擋的豪放之情。自國中時期便時常可以在各種的不論是題目、課文,抑或是詩句裡看到蘇東坡的身影躍然其中,往往為了應付所謂「以下詩句為何人」這樣的題型,只將「豪放、貶謫、黃州、古文八大家⋯⋯」等槁木死灰般的詞彙與蘇東坡畫上等號,只是塑造了一個「自以為了解」蘇東坡的表面。

閱讀《蘇東坡突圍》之前,實在難以想像這樣的文豪會遭遇多麼令人嘆息、彷彿一輩子與順遂背道而馳的人生,文章的前幾個段落是「黃州」之於作者、之於蘇東坡的詮釋,那樣壯觀,那樣盛世的景象跟著文字在腦海中建構,蘇東坡與黃州自他被貶謫起,就已經密不可分,我想,黃州之於蘇東坡是一種解脫吧!接著,「烏臺詩獄」的故事拉開序幕,作者將很多舉發蘇東坡詩句的人物進行了類似心理分析的剖析,源自於嫉妒,源自於不願被比下去的心理,當時的輿論朝著蘇東坡不斷的攻擊,明明在現代是人人皆知的大文豪,在當時卻被視為攻擊的標靶,被時代所唾棄。而蘇東坡來到黃州後便嚐盡了寂寞,同時也想透過自省找回真正的自己,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逐漸成熟,許多代表作品也隨之誕世。號角響起,名為《蘇東坡突圍》的樂章鳴響,我看見了那位豪放之人所處時代的無情,我聽見了那位豪放之人孤寂的呢喃,我探索了蘇東坡悲催卻不失燦爛的人生。

∮ 老師說:為何說「黃州之於蘇東坡是一種解脫」?既然提出看法,再稍加說明會更精采。另外,上網或從講義找尋東坡的作品以印證自己的看法,文章也會更出色。

 

30.廖子儀

被小人汙衊,誰都能張口就來的踩上一兩腳,謬論說多了卻也會被認定為既定的事實。當蘇東坡遭遇政治迫害,他引以為傲的文筆和才華成了傷害他的利刃,因為說什麼都沒用,沒有人願意看、願意聽,辯解換不回乾淨的名聲,赴死也不會還給他清白的名節。對蘇東坡而言,那可能是他人生中最為黑暗的時刻,可正因為沒有人會再對他的詩文有所回應,他的文字不再是寫給誰的,轉而為了自身而創作,拋棄寫給朝廷的社論,蘇東坡回歸自己的世界,和自己、山水天地對話,孤寂會創造出偉大的藝術,因為此時你不受旁人的眼光影響,也不再是為了博取什麼而書寫,你的文章只剩字書胸襟的所思所感,等千百年後的,能不帶利益糾葛,純粹欣賞擬作品的人出現。

∮ 老師說:一氣呵成,甚好!再搭配東坡詩文,更佳!

 

34.蔡思宇

文中提到:「在藝術中只有美醜而無所謂對錯。」閱讀完整篇〈蘇東坡突圍〉,我歎惋,這句話放在蘇東坡坎坷的一生再合適不過了。多少人妒忌蘇子的才華,便說他的藝術是「錯」的,竟連帶他的人生也算進錯誤裡了,眾人不能容他,皆因為他的出色,他的不俗。然而再怎麼打壓蘇子以掩蓋自己的不安,最終留名的人仍然是蘇子,可以看出真正美的藝術才能跨越時代,而那些侷限於名利的人只會被歷史的塵埃掩蓋。

也許是必須經過各種磨難才能成為真正有成就的人,蘇子人生幾度挫折,因此黃州成了心靈能夠喘息與成長的第一塊淨土,讓他蛻變、讓他更為後人所知。他是如此率真又浪漫的一個人啊,他敢死,但求死的有意義;他亦是如此可愛的一個人,儘管身處慌亂,仍要詢問友人出來該穿什麼服裝。而他最終成為了兼具這些,又摒除雜質的一個人,如此清透,內斂而又穩定。

都說他成就了黃州,卻不知黃州恰恰也成就了他,造就了能說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他,洗盡鉛華的,曠達的蘇東坡。即使身處在幾百年後的現代,此等人物卻依然使人傾慕,使我嚮往。

∮ 老師說:文字流暢,光點清晰,可以引用若干東坡詩文以證觀點,並在引用後加以詮釋。

 

35.鄭以苹

文中一個一個舉例出想害蘇東坡的官員,每個人都不是為了國家好,只是因短利,而埋沒了重要人才,還好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有法律保障,讓這些歷史事件無法重演。

但我更佩服他的心態,不是我自己的性命擔憂,而是怕連累到自己的親友,和弟弟之間的感情更是難得。「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詩中不但埋藏了只有兄弟兩人懂的趣事(為何是「趣事」?),情感濃厚到,甚至像情人一樣結成盟約,希望來世還能再當兄弟。我也有一個姐姐,我們感情很好,小時候也一起做了很多事情,伴隨著年齡增長,彼此都有各自的交友圈,我們見面時間少之又少,讀完文章後,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和姐姐一起遊樂的時光,但就像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一樣,我們都知道以前的快樂時光是不復存在的。

∮ 老師說:有想法、有事證、有個人經驗,是一段可愛的文字。

 

37.鄭芯媛

閱讀本篇文章時,蘇轍那句「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如警鐘般敲醒了我,這恰如其分地解釋了蘇東坡那坎坷的人生經歷,亦凸顯了時代背景下,一代文豪所受境遇的荒謬與可笑,更展現了蘇軾於烏臺詩案之後,凝練出成熟心境的難能可貴。

如同作者所說,蘇軾是獨特而高潔於那個時代之中的,也因其特立不合於眾的特質,讓他平白受誣陷嫉妒,他的才成就了他,卻也礙於小人的狹隘而害了他,這種對比讓人心痛而惋惜。然而,蘇軾也是中國從古自今百千人的縮影,自古以來受不白之冤的名人才子難道還少嗎?錯的究竟是樹大招風的文化氛圍,還是那些鋒芒畢露的文人?蘇東坡的罪,其實只是他太過顯眼而惹人妒忌而已。令人哀憐的是,蘇子那滿腔是非曲直忠奸善惡的辯白,在這黑白不分的時代染缸裡,早已被小人按入污水之中溺斃。

蘇軾自己也知道這番道理,在歷經了切身痛楚之後,聰明的他怎麼可能不明悟呢?只是這一輪際遇之後,獄中無人聽他分辨這個道理,流放於黃州,原本故交友人竟也不願搭理他了,於是他向內傾訴,將各種曲折冤屈,都化為一種灑脫而圓融的呼告-孤獨的呼告,認同不假外求,蛻變成突圍之後的蘇東坡。

老師說:在現代社會中,是否也有類似於蘇東坡遭遇的事件?「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是蘇東坡在黃州的心情,請找出這首詞,嘗試用於文字之中,以增文字深度。

 

07李若榆

幾千萬年的華夏文化、長期的專制封建制度,彷彿像是非曲直、善惡忠奸染成一色混濁的醬缸,一代世界級文豪蘇東坡,便身處在這醬缸之中。他慷慨激昂,他堅貞不屈,卻到頭來即便以死也無法洗清,一攤潑在身上的髒水。

前一夜仍是受世人仰望的偉大詩人,一夕之間跌落神壇,「烏台詩獄」是蘇東坡人生的一個重大的轉捩點,越是超時代的天才,就越容易成為眾人妒忌的對象。「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蘇東坡太耀眼了,照的同代的文人自卑,久了化成酸溜溜的妒忌,污辱、毀謗、顛倒是非的謠言緊隨而至。不是別的,就是蘇東坡外顯的才華將他推下了懸崖。

蘇東坡在黃州徹底的了解到這一點,他不再選擇慷慨陳詞,一點一點的將滿腹的不合時宜吞下,他並不是害怕了,而是完成了一次蛻變,經歷災難後覺悟,超脫世俗,進行了一場真實意義上的自我剖析。蘇東坡蜕去了光鮮亮麗的外殼,披上了名為成熟的外衣,在人生的低谷,完成了中國史上最偉大的突圍。

∮ 老師說:能綜合作品,加以說明,對於東坡的那些遭遇印象特別深刻?這些遭遇之於你又是如何的感受會讓你聯想到生活中的那些事件?如果能再說明,作品將更立體。

 

22.郭恩伶

突圍,突破的是甚麼?是當時社會對蘇東坡才華的妒嫉,如一面矗立於天地間的高牆,硬生生擋住他集齊一身光芒,使他無處施展。青年時的他慷慨陳詞,滔滔不絕講出朝廷弊病,中年時的他歷經滄桑收斂起自己滿身的才能,歸隱田野,在後人眼中瀟灑豁達的他大概就是這個時期,還沒讀這篇文章之前,我對蘇東坡的印象是後者,但突圍這篇文章描繪了在晚年瀟灑個性的背後曾經歷過多少小人的誣陷,哪怕是一篇描繪錢塘潮的文章,也可以被曲解成完全不同的意思。黃州時期的詩便是在此背景下產生的,不如表面顯示的優美聖潔,而是對痛苦的超越和掙脫,此時的他找到真正的自我,是災難之後大地上新生的枝葉,他不需要再從大眾眼裡得到認同和喝采,比起官職、名譽,他寧放浪山水間,漸不被人識,依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德,但不再鋒芒畢露,去體會生命和自然的原始意味。出汴梁、過河南、渡淮河、歷經崇山越嶺抵黃州,在蕭條的廟裡一道曙光打進,誰都沒能料想到正是在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一位新生的文豪即將產出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後赤壁賦等流傳千古的文章!

∮ 老師說:遣詞立意均佳,文章較長,建議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