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概說

Posted By on 7 月 31, 2021 | 0 comments


《楚辭》概說

一、「楚辭」的命名

(一)北宋 黃伯思〈翼騷序〉:

「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

「若『些、只、羌、誶、蹇、紛、侘傺』者,楚語也;悲壯頓挫,或韻或否者,楚聲也;沅、湘、江、澧、修門、夏首者,楚地也;蘭、茝、荃、藥、蕙、若、芷、蘅者,楚物也。」(見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引)

(二)「楚辭」一詞,最早見於《史記.酷吏列傳.張湯傳》:

「長史朱買臣,會稽人也,……莊助使人言買臣,買臣以楚辭與(莊)助俱幸……」

大概在漢代初年就已經有「楚辭」了。流傳至今,具有三種含義:

1、指出現在戰國時代,楚國地區的一種新的詩體。

2、指戰國時代某些楚國人以及後來的漢朝人,用上述詩體所寫的一類詩歌。

3、指漢朝人對上述這一些詩作進行輯選而成的一部書。

二、「楚辭」的特色

(一)句式

詩經中的詩以四字句為典型句式,句中是「二二」節奏。例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楚辭的典型句式有六字句和七字句兩種(不算語氣詞「兮」),句中是「三三」和「三二」節奏。例如:「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離騷)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湘君)(蹇:ㄐㄧㄢˇ,發語詞,無義)

(二)語氣詞「兮」的運用

語氣詞「兮」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啊」。在詩經的一些詩中,也出現過,但數量不多

楚辭中「兮」字的用法約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兮」字用在各句之中。例如:「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東皇太一)。

第二種:上下二句各為四字,「兮」用在下句之末。例如:「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橘頌)。

第三種:上下兩句字數增多,「兮」字用在上句之末。例如:「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離騷)。

三、「楚辭」編定與流傳

(一)西漢成帝時,劉向領校中秘書,整理古文獻,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漢代人賈誼、淮南小山、東方朔、莊忌、王褒諸人所寫的楚辭,加上他自己的一篇九嘆,編成一集,名之曰《楚辭》。

(二)屈原、宋玉諸賦所用語辭,多係楚國方言;所記之地皆楚地;所用之韻皆楚聲;所載名物皆楚物。賈誼、東方朔諸人,雖非楚士,然其所作,皆模仿屈賦,是以劉向定名曰《楚辭》。

(三)《楚辭》因其用韻及長篇鋪敘之形式,開後世漢賦之先河,為我國辭賦之祖,亦為我國最早之辭賦總集。

(四)劉向編《楚辭》十六卷,東漢王逸又加上自己的作品〈九思〉及班固二敘,共計十七卷,並為之作注,是為《楚辭章句》,這是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楚辭注本。

四、源頭與遺跡

(一)《詩經.周南.河廣》、〈召南.摽有梅〉,《說苑.善說.越人歌》,《論語.微子.接輿歌》,《孟子.離婁.滄浪歌》,已有「三三」、「二二」加「兮」字形式,富地方色彩。現在從《楚辭》等書還可以看到眾多楚地樂曲的名目,如〈涉江〉、〈九辯〉、〈下里巴人〉、〈陽阿薤露〉等。

(二)現存的歌辭,較早的有《孟子》中記錄的〈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據說是孔子遊楚時聽當地小孩所唱。

(三)劉向《說苑》所載〈越人歌〉,據說是楚人翻譯的越國舟子的唱辭:「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四)這種歌謠到秦漢時還十分流行,如劉邦有〈大風歌〉,項羽有〈垓下歌〉、漢武帝〈秋風辭〉。

五、發展與影響

(一)創建新文體——騷體,為漢賦的前身,七言詩也醞釀於騷賦。《楚辭》上承《詩經》,下開漢賦,其形式源於《詩經》,如:屈原〈九章〉中的〈橘頌〉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視為《詩經》體式對《楚辭》體式的滲透。又《楚辭》開漢代辭賦體之先河,因此,《楚辭》為最早的辭賦總集,《四庫全書》將之列為集部。

(二)《楚辭》直接影響漢代騷體詩、古賦的產生。《楚辭》對《詩經》而言,可說是新體詩歌,《詩經》的句子大體上以四言為正格,《楚辭》的句子則變化多端,長短不一,並且運用了楚國的方言白話與南方歌謠中的韻律,自成格調,漢代古賦多問答體,體制顯受《楚辭》影響。

(三)以「九、七」為文體名,被後人模仿(九辯、九懷、九思、七諫、七發),也是辭賦採問答體的濫觴。

(四)以現實為基礎,最早運用神話,開創浪漫詩風。屈原首先以奔放的熱情和神怪的幻想注入詩歌之中,開創了浪漫詩風,迥異於《詩經》的現實詩風。宋玉、景差之徒繼起仿效屈辭,一時蔚成風氣。

(五)《楚辭》中的〈九歌〉,配合祭祀時的樂舞而唱,是後世戲曲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