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選歷屆試題
1.下列關於詞、曲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96.指考〕
(A)北曲的四聲是平、上、去、入
(B)詞、曲原可入樂,都屬音樂文學
(C)相對於詞而言,曲的語言比較通俗、淺顯、自然、接近口語
(D)一般來說,詞不能隨意增加襯字,曲可以有襯字,而曲的襯字大都用在句尾
(E)詞、曲的句式,在其格律內可以長長短短,不必通首都是四言、五言或七言。
答案:(B)(C)(E)
解析:(A)北曲盛行於元朝,當時北曲中的入聲已消失。(D)曲的襯字大都用於句首與句中。
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98.指考〕
(A)傳奇是小說的代稱,明、清兩代的傳奇都是傳述奇聞異事的小說
(B)詞是可以歌唱、配樂的韻文,藉由詞人所用的詞牌,即可了解詞作的內容
(C)先秦諸子散文各具特色,如孟子善於雄辯、氣勢壯闊,莊子善用寓言、想像豐富
(D)白居易大力提倡新樂府運動,其反映現實的主張,影響深遠,如《東坡樂府》即宋代新樂府的代表作
答案:(C)
解析:(A)唐代傳奇為小說的代稱,明 清傳奇則為戲(劇)曲。(B)大部分的詞牌與詞作內容無直接相關。(D)《東坡樂府》為蘇軾的詞集,並非宋代新樂府的代表。
3.閱讀下列宋詞,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99.指考〕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晏幾道〈鷓鴣天〉)
釭:燈。 |
(A)上片表達昔日舞榭歌臺俱已成空的哀嘆
(B)下片感慨離別後無緣再見,相逢只能在夢中
(C)上片藉舞跳到月落、歌唱到風歇,極寫縱情綺筵的歡愉
(D)下片以燈火在夜中燃燒為喻,描述相思之苦夜夜在內心煎熬
答案:(C)
解析:上片寫對當年縱情綺宴的追憶,下片寫到別後重逢,充滿了不敢置信的心情。
4.白先勇在他的小說《臺北人》一書中,寫出了當年隨政府自大陸來臺定居人物的生活和心情。這些人多半擁有光輝耀眼的過去,以及難忘難捨的記憶,與平淡平凡的現況對照,「昔盛今衰、繁華不再」的感受特別強烈。依此特點,如要選擇一段詩詞做為該書的注腳,最適合的選項是:
(A)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絃
(B)曾隨織女渡天河,記得雲間第一歌。休唱貞元供奉曲,當時朝士已無多
(C)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D)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100.學測〕
答案:(B)
解析:(A)詩中的背景是唐朝的安 史之亂,作者既憐憫百姓的痛苦,也期待大唐能夠興復,最後則是表達對叛軍攻占宮廷的憤慨。無今昔盛衰的對比。(B)作者寫於晚年,對當年的盛況不禁唏噓不已,對人事的凋零變化不忍回顧。有明顯的「昔盛今衰、繁華不再」之感。(C)作者只藉眼前景物,寫國亡後囚禁生活的淒清苦寒,無今昔盛衰的對比。(D)作者傷春念遠,悲嘆人生有限、世事無常,寄寓對人生哲理的探索,結論是要立足現實,把握眼前的一切。無今昔盛衰的對比。
5.下列「 」內的字,讀音相同的選項是:〔100.指考〕
甲、三審定「讞」/望之「儼」然 乙、率爾操「觚」/酒「酤」於市
丙、羽扇「綸」巾/為國「掄」才 丁、兄弟「鬩」牆/「翕」然從風
戊、「巽」與之言/鐘鼓「饌」玉
(A)甲乙 (B)乙丁 (C)甲乙丁 (D)甲丙戊
答案:(B)
解析:甲、ㄧㄢˋ/ㄧㄢˇ。乙、ㄍㄨ。丙、ㄍㄨㄢ/ㄌㄨㄣˊ。丁、ㄒㄧˋ。戊、ㄒㄩㄣˋ/ㄓㄨㄢˋ。
6.下列文句所描寫的景色,依一年時序的先後,排列正確的選項是:〔101.學測〕
甲、梅英疏淡,冰澌溶洩,東風暗換年華
乙、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丙、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丁、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丙丁乙甲
答案:(B)
解析:甲、從冰溶、東風,故知是離冬天並不遠的早春。出自秦觀〈望海潮〉。乙、由「西風」知是秋天,而荷花雖銷謝,荷葉卻仍殘存,則可進一步知是初秋。出自李璟〈浣溪沙〉。丙、從「柳絲裊娜」、「春草萋萋(茂盛)」,知是春意已濃的仲春。出自溫庭筠〈菩薩蠻〉。丁、從飲酒賞菊,知是秋季,而菊花枝頭有寒意,故知是深秋。)出自黃庭堅〈鷓鴣天〉。
7.文學作品中,常採用「由大而小」及「由遠而近」的手法,逐漸聚焦到所要描寫的重點對象。下列同時使用此兩種手法的選項是:〔101.學測〕
(A)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B)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C)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D)畫閣魂銷,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E)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答案:(A)(E)
解析:(A)由遠而近:「平林」、「寒山」(遠處)→「高樓」→「有人」。出自李白〈菩薩蠻〉。(B)由近而遠:「枯藤」、「老樹」、「昏鴉」(近處焦點)→「古道」(綿長)→「天涯」(廣漠)。出自馬致遠〈天淨沙‧秋思〉。(C)由近而遠:「柔腸」、「粉淚」(個人)→「樓高」→「平蕪」、「春山」(遠處)。出自歐陽脩〈踏莎行〉。(D)由近而遠:「魂銷目斷」(個人)→「平波」→「天涯地角」。出自晏殊〈踏莎行〉。(E)由遠而近:「河畔」→「園中」→「樓上女」。出自《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8.閱讀下列兩首宋詞,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101.指考〕
甲、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乙、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看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A)均以避世離俗作為主題 (B)均表現濃厚的離愁別緒
(C)均採用先情後景的寫作手法 (D)均描寫臨別時刻的場景與心情
答案:(B)
解析:(A)兩者皆未有避世離俗之意。(B)甲詞可由「黯鄉魂」及「相思淚」得知;乙詞可由「千里念行客」及「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得知。(C)均採先景後情的寫作手法。(D)均寫別後的場景與心情。
9.下列詞作,藉歷史人物寄託作者情懷的選項是:〔102.指考〕
(A)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B)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C)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D)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E)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答案:(A)(D)(E)
解析:本題應先找出有歷史人物的選項,再辨析其寄託的情懷。(A)藉懷想周瑜的意興風發,寄託作者期待一展抱負的情懷。(B)描寫元宵節慶提燈的熱鬧景象,沒有寄託情懷。(C)這是一首想像蜀主與花蕊夫人月下納涼的情景,所選部分感嘆時光飛逝,沒有寄託。(D)藉李陵、荊軻兩則歷史人物故事,寄託作者送別弟弟時的沉痛心情。(E)藉劉宋 文帝北伐失敗的故事,又以廉頗自比,慨嘆宋室不能用人,寄託個人亟欲報國的情懷。
10.同一詞語在古今不同的語境中,有時意義會改變。下列各組「 」內的詞語,意義沒有改變的選項是:〔103.指考〕
(A)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他們母子二人,天天寡言少笑,相對「煢煢」
(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群小人的「卑鄙」行徑,令人不齒
(C)古今「風流」,宋有子瞻,唐有太白,晉有東山,本無幾也╱他只管「風流」快活,處處留情
(D)(劉)松為人作碑銘,以示思道。思道讀之,多所不解,於是「感激」,閉戶讀書╱慈善團體運送救援物資到災區,讓災民「感激」萬分。
答案:(A)
解析:(A)皆為孤獨無依的樣子。前者出自曹丕〈燕歌行〉。(B)地位卑微低賤。出自諸葛亮〈出師表〉/人格惡劣低下。(C)傑出不凡的人物。出自明代 李贄《藏書.儒臣傳八.蘇軾》。/形容男子處處留情,貪好女色。(D)觸動激發,引起嚮慕。出自《隋書.列傳》第二十二。/真心感謝。
11.下列關於歷代文學發展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103.指考〕
(A)《詩經》六義中的賦、比、興,為先秦詩歌形式的區別標準
(B)樂府詩盛行於漢代,南北朝時已不流行,至唐朝則無人創作
(C)詞源於唐代近體詩,至宋代才出現成熟的作品,故稱為「詩餘」
(D)元代雜劇結合唱詞、賓白、動作,彰顯人物性格,推進劇情發展
答案:(D)
解析:(A)賦、比、興,是《詩經》的作法、技巧。(B)唐 李白〈長干行〉、白居易〈琵琶行〉都是耳熟能詳的樂府詩。(C)詞之起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盛唐時普遍流傳的是俚俗的民間曲詞,稱為「曲子詞」;中唐時已有著名詩人(如:白居易)填詞;晚唐詩人溫庭筠率先大量填詞,五代時,南唐 後主 李煜的作品已很成熟。而一般認為詞是產生在「詩」之後新的韻文型式,故稱「詩餘」。(D)「唱詞(曲)、賓白(白)、動作(科)」是戲曲的特徵,在戲劇中表現人物思想與情緒,推進劇情發展。
12.、13.為題組
閱讀下列二詞後,回答12.、13.題。〔103.指考〕
甲、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簌簌淚珠多少恨,倚闌干。(李璟〈攤破浣溪沙〉)
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菡萏:荷花 |
12.下列「 」內文句意涵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西風愁起綠波間」意指秋天荷花凋殘,並寄寓愁緒
(B)「不堪看」意謂不勝看,指眼前所見,令人目不暇給
(C)「去年天氣舊亭臺」意謂受到去年天氣影響,亭臺老舊斑駁
(D)「小園香徑獨徘徊」描寫歸燕在庭園小路上,孤獨穿梭往來
答案:(A)
解析:(A)「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之景都含有無窮悲秋之感。(B)「不堪看」是指「不忍看」。(C)此時天氣和去年相同,眼前仍是去年的亭臺,但人事已非。(D)此句的主語是「人」而非「歸燕」,作者在庭園小路上,孤獨地徘徊。
13.下列關於主題、題材的分析,正確的選項是:
(A)甲乙皆描寫迷離的夢中世界,以呈顯惆悵思緒 (B)甲乙皆以悲秋為主題,表現出強烈的哀傷情感 (C)甲藉荷花形味的消散,感嘆眼前歡樂即將結束 (D)乙藉花落燕歸的景象,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感思。
答案:(D)
解析:(A)僅甲詞「夢回雞塞遠」寫夢。(B)僅甲詞悲秋。關鍵:「西風愁起綠波間」。乙詞寫暮春時節惜春傷逝的孤獨惆悵。(C)感嘆秋色凋零、年華已逝。良人遠在雞塞,眼前並無歡樂可言。(D)「花落燕歸」是暮春時節,表示春天已逝,自然興發時光流逝的感思。
14.寫作時提到某一事物,常運用與該事物密切相關的物件來代替,以求行文的生動變化。如蘇軾〈前赤壁賦〉:「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以船尾「舳」和船首「艫」代替「船」。下列詩文也運用此種表現方式的選項是:〔103.指考〕
(A)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B)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
(C)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D)黃巾為害,萍浮南北,復歸邦鄉。入此歲來,已七十矣
(E)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答案:(B)(C)(D)
解析:(A)歲寒,然後知(君子如)松柏之後凋也:借喻。出自《論語.子罕》。(B)「明眸皓齒」借代「美人」(此指楊貴妃)。出自杜甫〈哀江頭〉。(C)「鱗」借代「魚」。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D)「黃巾」借代「黃巾賊」,第二句「萍浮南北」為借喻。出自鄭玄〈戒子益恩書〉。(E)「羽扇綸巾」是描寫周瑜的穿著,用以凸顯其態度之從容瀟灑,並非借代其人。「強虜」是直指強大的敵人,亦非借代。
15.閱讀下列兩則資料,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104.指考〕
甲、(李)延年善歌,為新變聲。是時上方興天地諸祠,欲造樂,令司馬相如等作詩頌,延年輒承意弦歌所造詩,為之新聲曲。(《漢書.佞幸傳》)
乙、宋翔鳳云:「宋元之間,詞與曲一也;以文寫之則為詞,以聲度之則曲。」詞、曲皆有曲度,故謂之填詞,又稱倚聲,並先有聲而後有詞,非若古樂府之始或徒歌,終由知音者為之作曲,被諸管弦也。(龍榆生《中國韻文史》)
(A)「古樂府」即李延年「新聲曲」,乃「徒歌」之作
(B)唐代白居易提倡的「新樂府」,體裁亦為「先有聲而後有詞」
(C)詞在宋代的寫作方式,大致為「倚聲」,多按既有譜格填上新詞
(D)李延年「弦歌所造詩」,即「知音者為之作曲,被諸管弦也」的表現
(E)「宋元之間,詞與曲一也」意謂宋詞、元曲的押韻和協律方式完全相同
答案:(C)(D)
解析:(A)古樂府為「徒歌之作」,後「由知音者為之作曲」。而李延年的「新聲曲」並非「始或徒歌」,而是將「司馬相如等(所)作詩頌」配以歌曲。(B)引文沒有提到「新樂府」體裁,且「新樂府」是自創新題,不能歌唱的諷諭詩。(C)由「詞、曲皆有曲度,故謂之填詞,又稱倚聲,並先有聲而後有詞」,可知。(D)此處「弦歌」應作動詞用,「弦歌所造詩」,就是為別人所作的詩譜上音樂。「知音者為之作曲」指李延年通曉音樂,為這些詩配上音樂。(E)僅指宋 元時候的詞曲創作都是先有聲後有詞。宋詞、元曲的押韻和協律方式不同。
16.透過電腦演算搜集數據,已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對文獻研究也頗有助益。下列關於古代文獻和數據分析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105.學測〕
(A)透過北宋文人書信中出現的人名,可大致勾勒出他們的交友網絡
(B)統計南宋詞家所用的詞牌,可推論出南宋詞在敘寫內容上的特色和演變
(C)統計分析白居易詩的韻腳,有助於推斷白居易情感表達和韻腳運用的關係
(D)若以「人主」、「人臣」二詞搜尋先秦思想典籍,應該會有不少資料集中於《韓非子》
(E)舊說《紅樓夢》作者或非一人,若比較各回的遣詞風格,應可獲得討論作者問題的相關證據
答案:(A)(C)(D)(E)
解析:(A)書信中所出現的人名,當然可以看出主人的朋友關係。(B)唐、五代、宋初詞家,猶多遵循詞牌本意填詞,自蘇軾於詞牌下另定詞題後,詞牌本意漸不受詞家重視。南宋之後詞家,多視詞牌為格律之定稱,另以詞題說明題旨,詞牌和作品漸漸無關。(C)統計分析古典詩所用之韻,再輔以作者的詩篇類型,當可以推斷作者情感表達和韻腳運用的關係。(D)法家立論多從君王著眼,謀求政權穩固之道,故《韓非子》中「人主」、「人臣」二詞出現機率必高。(E)不同作者有不同風格,故比較《紅樓夢》各回的遣詞風格,當可成為討論作者問題之證據。《紅樓夢》有高鶚續作的問題。
17.、18.為題組[107.學測]
閱讀下文,回答17.、18.題。
煙絡橫林,山沉遠照,邐迤黃昏鐘鼓。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驚動天涯倦宦,駸駸歲華行暮。
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幽恨無人晤語,賴明月曾知舊遊處。好伴雲來,還將夢去。
(賀鑄〈天香〉)
蛩:ㄑㄩㄥˊ,蟋蟀。
駸駸:ㄑㄧㄣ ㄑㄧㄣ,急速。 驂:ㄘㄢ,駕車時在兩側的馬,此處指車馬。 |
17.關於本闋詞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通篇傳達孤老無依、大限將至的悲涼
(B)上片描寫秋夜清冷蕭索和羈旅獨居的悲愁
(C)下片慨歎己身生涯坎坷,自責愧對妻兒子女
(D)以蛩聲、鐘鼓聲、砧杵聲寄寓對家事、國事、天下事的關懷
答案:(B)
解析:本闋詞寫秋夜清冷蕭索和羈旅獨居的悲愁,下片依典故則有思念情人之意。與「孤老無依、大限將至的悲涼」、「慨歎己身生涯坎坷,自責愧對妻兒子女」、「對家事、國事、天下事的關懷」,皆了無交涉。
18.關於本闋詞的理解,不恰當的是:
(A)「煙絡橫林,山沉遠照,邐迤黃昏鐘鼓」為詞人遠眺所見所聞
(B)「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描繪詞人與思婦共感淒風寒露之苦
(C)「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對比「當年酒狂自負」,營造失落之感
(D)「明月」象徵國君,「幽恨無人晤語」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感傷
答案:(D)
解析:(A)「煙絡」、「山沉遠照」、「邐迤」,皆為詞人所見聞之遠景。(B)詞人見「燭映簾櫳」,聽「蛩催機杼」,和「不眠思婦」一起「共苦清秋風露」。所以本選項所述正確。(C)作者當年縱酒使氣,有志業易成的輕狂;後來流浪四方,輾轉南北,有著滿懷的鬱悶失意。兩者形成對比。(D)既言「明月曾知舊遊處。好伴雲來」,則明月並不疏遠,所以不是象徵難以一遇的國君。
譯注:橫展如帶的山林籠罩著煙霧,天邊的夕陽漸漸向遠山沉落,在這黃昏時分斷斷續續傳來鐘鼓聲。室內燭光搖曳,映照著門窗簾子,蟋蟀「促織促織」的哀鳴著,好似聲聲催人夜織,在這明淨的秋夜中,萬物都因感受淒風寒露而生發愁苦之感。思念遠方親人而夜不成眠的婦女起來搗衣,砧杵聲與蟋蟀鳴聲、風聲相互應和著。震動了我這天涯倦客,驀然驚覺年光飛馳又時近歲暮。
當年曾以縱酒使氣自負,一心以為司春之神只會把春日好景交付給我。誰料到長年水舟陸馬,我流浪四方,輾轉於南北旅途。滿懷幽怨無人可以面訴,幸賴明月知道我舊日遊歷的去處,希望好生伴著化作行雲的心愛伊人同來這裡,再把我思念伊人的夢境帶向她的繡戶。(①絡︰籠罩。②邐迤︰音ㄌ一ˇ 一ˇ(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注音)。曲折連綿貌。③簾櫳︰窗簾和窗牖,泛指門窗的簾子。④砧杵︰搗衣石和棒槌,亦指搗衣。⑤酒狂︰縱酒使氣。⑥東君︰司春之神。辛棄疾〈滿江紅.暮春〉︰「可恨東君,把春去,春來無跡。」⑦南浦︰南面的水邊,後常用稱送別之地。典出《楚辭》。⑧晤語︰見面交談。⑨好伴雲來︰以行雲比喻所悅愛的女子,用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句意。詩詞多用之,如李白〈久別離〉詩:「東風兮東風,為我吹行雲,使西來!」秦觀〈調笑令.鶯鶯〉詞:「紅娘深夜行雲送。」)
19.詩歌常運用意象傳達情思。關於下列詩句「意象」運用的說明,最適當的是:[107.指考]
(A)「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透過「蓮花」的開落呈現年華與心境變化,隱含詩人對女子的愛憐
(B)「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遶船月明江水寒」,以「月」的恆在比喻無盡的等待
(C)「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以「花」、「水」各自飄流,傳達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哀怨
(D)「(曠野裡獨來獨往的一匹狼)恆以數聲悽厲已極之長嗥/搖撼彼空無一物之天地/使天地戰慄如同發了瘧疾」,藉「長嗥」暗示外在批評聲浪令人恐懼
答案:(A)
解析:(A)「蓮花的開落」比喻女子等待的神態與心情:蓮花綻放嬌美的花蕊,如等待時滿懷熱切的希望;花瓣紛紛墜落,如等待落空後的心碎傷痛。「開落」同時也反映年華的變化,漫長的等待中,女子的青春年華亦逐漸凋零。出自鄭愁予〈錯誤〉。(B)「守空船」表示無人陪伴,「月明江水寒」表示月華極美,而佳人孤單,遂覺江水特別寒冷,所以,此處的「月」是用以烘托琵琶女的孤單寂寞。出自白居易〈琵琶行〉。(C)「花」、「水」各自飄流,表現出作者對於時間和生命流逝的無可奈何。本詞寫兩地相思之情,並非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單戀。出自李清照〈一剪梅〉。(D)「長嗥」乃指作者所展現的自我意志與力量。詩中的狼乃是比喻自己,並非他人。出自紀弦〈狼之獨步〉。
20.國文課堂上,學生想嘗試從「詞」的文學知識解說:「五代之詞,止於嘲風弄月,懷土傷離,節促情殷,辭纖韻美。入宋則由令化慢,由簡化繁,情不囿於燕私,辭不限於綺語,上之可尋聖賢之名理,大之可發忠愛之熱忱。」下列解說,適當的是:〔108.學測〕
(A)五代詞以私情綺語擅場,宋代詞家不復纖辭美韻,崇尚思理,風格弘闊
(B)五代詞因篇幅短而合音節,宋代詞則因篇幅長而音節漸失,難於演唱
(C)李煜詞在亡國前多「嘲風弄月」,亡國後則多「懷土傷離」
(D)蘇軾的詞,可視為「情不囿於燕私,辭不限於綺語」的代表
(E)在辛棄疾的詞作中,可找到「大之可發忠愛之熱忱」的例子。
答案:(C)(D)(E)
解析:(A)宋代詞家「情不囿於燕私,辭不限於綺語」,表示不再受五代詞風的局限,題材、聲韻、風格都開闊了,但並非不再有擅長「私情綺語」、「纖辭美韻」的詞。(B)詞,必然可演唱。宋代詞並非音節漸失,難於演唱,而是節奏由簡單轉為複雜。(C)李煜亡國前所作,多寫宮廷生活之逸樂,屬「嘲風弄月」;被俘後,多抒亡國離鄉之痛,屬「懷土傷離」。本選項正確。(D)蘇軾的詞,題材多元(情不囿於燕私)、意境開闊,開豪放一派詞風(辭不限於綺語)。本選項正確。(E)辛棄疾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慷慨有大略,一腔忠憤寄於詞中,為著名之愛國詞人。所以在辛棄疾的詞作中,可以找到「大之可發忠愛之熱忱」的例子。本選項正確。題幹譯注:題幹引文出自現代學者王易《詞曲史》。五代的詞作,只局限於吟詠清風、玩賞月色,或懷念故土、傷情離散,節拍短促、情感殷深,文辭纖弱、韻致優美。到了宋代,詞的形式則由小令擴大到慢詞,由簡約變化為繁複。作品中所呈現的情感,不再局限於宴享私誼、男女情愛,文辭也不限於華美綺麗之語。上可以用來承繼發揚古聖先賢著名的思想理論,大可以用來抒發忠君愛國的熱情赤忱。
21.關於下列辛棄疾詞作,敘述適當的是:[108.指考]
千峰雲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閑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辛棄疾〈醜奴兒近〉)
(A)詞作的上下片均是即景抒情,情景相生
(B)上片寫夏日陣雨後景致,藉沐雨洗淨心中哀愁
(C)下片藉由「野鳥」的動態反襯「白鷗」的靜態
(D)全詞語言不假雕飾,明白如話,結尾清新幽默
(E)上下片的時間藉「午醉」過渡,寫出浪跡江湖青旗賣酒者的心情
答案:(A)(D)
解析:(A)上片寫山、雲、雨、斜陽等景致,抒發閒適自得之情。(B)詞中主要表達自在曠達之意,未提到哀愁。(C)「白鷗」在空中飛翔,亦是動態的描寫。(D)結尾向白鷗問話,以 詼諧的口吻故意質疑他:難道你變心了?(E)主要書寫自己的閒適自得,並未書寫賣酒者 的心情。
譯注:群山之間雲層湧現,一場急雨來得短暫倉促。遠方斜陽掛在翠綠的樹上,如此美麗的
風景,怎能畫得出來?酒店外掛著賣酒的青旗,在山的另一邊還有人家居住,只要待在這山光水色之中,沒有什麼事情擾亂我,就可以安然度過一整個夏天。 午間醉後醒來,窗外掩映著蒼松翠竹,多麼灑脫自在。野鳥飛來,又是一樣閒暇無事。但我感到奇怪的是,天上的白鷗瞧著底下的人,似乎要飛下來卻又不下來。我們過去的盟約都還在,莫非現在你想改口,變更舊的約定?(一霎兒:一下子,短時間。價:語助詞,無義。)
22.關於詩中石蒼舒之「病」,敘述最適當的是:[109.學測]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何用草書誇神速,開卷惝怳令人愁。我嘗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遊。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飲美酒消百憂。乃知柳子語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節錄自蘇軾〈石蒼舒醉墨堂〉)
惝怳:惆悵 瘳:病癒 柳子:柳宗元
(A)石蒼舒醉心翰墨成疾仍不改其樂,蘇軾擔心他過度沉迷而招禍
(B)石蒼舒嗜書與柳子嗜土炭如珍饈之病,蘇軾認為皆蘊不遇之憾
(C)蘇軾好書藝而與石蒼舒同病,但自慚不及石神速,故開卷惝怳
(D)蘇軾消遣石蒼舒病重難癒,意在稱美其癡迷書藝而能逍遙自樂
答案:(D)
解析:(A)蘇軾說石蒼舒「君有此病」是戲謔其愛草書成痴,不是石蒼舒真的患病。文中也未提及蘇軾擔心石蒼舒過度沉迷而招禍。(B)文中未提及不遇之憾。(C)文中「何用草書誇神 速」是在形容草書筆畫飛舞,並非蘇軾自慚不及石神速。(D)「君有此病何能瘳」是蘇軾 消遣石蒼舒愛草書之病,病重難癒,「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遊」是在稱美其癡 迷書藝而能逍遙自樂。
譯注:人生一旦開始識字就有了憂患,其實只要能粗略識記自己姓名就可以停止識字了。何必用筆畫飛舞的草書,自詡速度奇快,那墨跡淋漓,不易辨識,使人打開一看就疑惑惆悵而發 愁。我曾喜好草書但後來每每笑自己有這樣的癖好,你也有這樣的癖病怎能痊癒呢?你自 己說草書當中有至高無上的快樂,適性合意的感受與任性自得的逍遙遊沒有差別。近來你 將自己書寫草書的屋室取名為「醉墨堂」,因為耽溺於草書就像飲美酒般能消解各種憂愁 。我這才知道柳宗元所說非虛妄,對草書的癖好就像心腹有病的人嗜吃土炭,總是將之視 為美味佳餚。(①至樂、逍遙遊:均《莊子》篇名,此處借用。至樂,至高無上之快樂。 逍遙遊,自由自在、任性自得之遊。②病嗜土炭如珍羞:化用柳宗元〈報崔黯秀才論為文 書〉︰「吾嘗見病心腹人,有思啗土炭、嗜酸鹹者,不得則大戚。」(我曾經見過患心腹 病的人,有的很想吃土炭、嗜好酸鹹一類的東西,得不到就非常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