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

Posted By on 12 月 24, 2018 | 0 comments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

杜甫一生,正值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變時代。他既經歷了安 史之亂前繁榮富強的「開元全盛日」,也經歷了安、史之亂「流血川原丹」八年離亂的全部過程,並且看到了亂後唐王朝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的敗落景象。

 

一、先祖

1.杜甫十三世祖杜預,為西晉名將,春秋左氏經傳集解的作者,尊儒、賦詩,皆為杜氏家風。「奉儒守官,未墜素業」(〈進雕賦表〉)、「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

2.杜甫祖父杜審言,以寫詩聞名,武則天時為膳部員外郎。

五言律詩格律完成者:沈佺期、宋之問。七言律詩格律完成者:杜審言

3.父親杜閑,為袞州司馬,終於奉天(今陝西省乾縣)縣令。

 

二、杜甫生平:杜甫的生活和創作,跟他所處的「萬方多難」的動盪時代息息相關。其生平,約可畫分四個時期:

(一)讀書漫遊時期(35歲以前):唐王朝的鼎盛時代,杜甫個人生活史上最愜意的階段。

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

呼鷹皂櫪林,逐獸雲雪岡。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鶖鶬。(〈壯遊〉)

第三次漫遊結識李白、高適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春日憶李白唐〉)

 

(二)困守長安十年(35到44歲):

天寶六載,再度參加考試,但這次考試在奸相李林甫的把持下,竟無一人及第,全部落選。李林甫還上表稱賀「野無遺賢」。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三)陷賊與為官時期(45到48歲)

這是安、史之亂最劇烈的幾年,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叛亂發生,唐王朝岌岌可危。杜甫得知此事,便將家小安置在鄜州羌村,隻身投奔靈武,不料途中為叛軍所俘,押至長安,杜甫在叛軍盤踞下的京城,親眼看到許多國破家亡的慘痛景象。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月夜〉)

杜甫飽經戰亂流亡生活的磨鍊,其詩歌創作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這一時期,時間雖短,詩歌成就最高,是杜甫「詩史」中現實主義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時期  (48歲至生命結束)

這是唐王朝繼續衰落的時期,杜甫於乾元二年歲末來到成都。翌年春,得友人資助,在成都西郊蓋草堂,生活相對安定。

在夔州不足兩年,寫了四百三十多首詩,幾占全集的十分之三,這是杜甫詩歌創作的豐收時期。大曆三年, 杜甫思念家鄉,乘舟出峽,抵達湖北江陵,又轉到公安,後到岳陽,一直在船上漂泊,「飢借家家米,愁征處處杯」,生活窮苦。大曆五年(西元七七○年),臧玠在潭州作亂,杜甫逃往衡州,原想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偉,但遇江水大漲,只好又折回潭州。暮秋,離潭州北歸岳陽。這年冬天,杜甫病死在旅途中。

 

三、 創作態度

1.〈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對詩歌創作的態度極其嚴肅。他的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杜甫自豪地說:「詩是吾家事」,把寫詩看作杜家的世業,精益求精。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老去漸於詩律細」、「新詩改罷自長吟」

2.杜甫的詩歌語言凝重堅實,如精金百鍊,字字有分量。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修,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栖老鳳凰枝(〈梧桐〉)→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

綠垂風折笋,紅綻雨肥梅(〈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其五)→風折綠笋垂,雨肥紅梅綻

 

四、 詩歌特色與成就

1.現實主義的精神

2.細節描寫,刻劃入微

3.風格沉鬱頓挫:所謂「沉鬱」是指杜甫詩歌中思想感情的深沉鬱積,「頓挫」則主要指語意的頓挫轉折、氣勢的跌宕搖曳。

4.語言凝鍊、深沉、遒勁,又善用口語和方言:杜甫善於運用民間口語和方言俚諺。他把一些「鄙俚」的字如「鵝兒」、「肥男」等都採入詩中,使詩歌顯得格外生動、親切。

5.詩歌韻律隨內容而變化

6.善學傳統,眾體兼備

元稹〈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誌銘〉:

「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沈佺期、宋之問),古傍蘇、李(蘇味道和李嶠,),氣吞曹、劉(曹操和劉備),掩顏、謝之孤高(謝靈運被鐘嶸稱為「元嘉之雄」,他與顏延之並稱「顏謝」),雜徐、庾之流麗(徐庾,南朝陳文學家徐陵,北周文學家庾信,集六朝之大成),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尊矣。」

孫僅〈讀杜工部詩集序〉:

「公之詩支而為六家,孟郊得其氣燄,張籍得其簡潔,姚合得其清雅,賈島得其奇僻,杜牧薛得其豪健,陸龜蒙得其贍博,皆出公之奇偏爾。」

以上這兩家的評論主要著眼於杜甫的哪一評價(A)詩史   (B)無一字無來歷   (C)集大成   (D)一飯未嘗忘君也

 

五、詩歌主題

1.表現儒家仁者情懷: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的家庭,崇奉儒家思想,以聖人為師

2.展現寫實主義精神:

〈三吏〉、〈三別〉,具體地表達了作者的內心衝突。杜甫在洛陽路上,看見橫暴的差吏把未成丁的男孩、孤苦的老人都強徵入伍。他替這些人提出控訴,也對差吏加以譴責,但是一想到壯丁缺乏,而又大敵當前,便轉變了口氣,儘可能對被徵調的人說幾句慰解或鼓勵的話。

3.書寫現實人生體驗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

4.抒發閒適怡然之情: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脣。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夜喜雨〉)

 

六、石豪吏寫作背景

一、唐肅宗 乾元二年(西元七五九年)春,郭子儀等九節度使率領六十萬大軍包圍安慶緒駐紮之鄴城,由於指揮不統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軍潰敗。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一帶,強行捉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此時,杜甫正由洛陽經過潼關,趕回華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見所聞,寫成了「三吏」、「三別」。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詩的主題是通過對「有吏夜捉人」的實情描繪,來反映人民在安 史之亂中的苦難。

二、「三吏」是寫杜甫親身經歷,耳聞目見的事,每篇都有作者自己的身影和心聲;「三別」則各有故事的主角,以其自白述說人生遭遇,杜甫本人則不出場,純然成了一個「導演」。

 

七、延伸閱讀

從流離到團圓─一個大陸來臺老兵的親身經歷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杜甫 兵車行

幼年時候,曾在家鄉的私塾讀過杜工部這首描寫戰爭、強徵繇役、民不聊生的古詩。當時年幼懵懂不能領會全意,教書先生也不作興逐字解說。但句中行間那生離死別、哀哀無告的情節、氣氛,在我稚嫩單純的腦海中,留下強烈的、深刻的印象!

一九五○年(民國三十九年)五月,我,浙江省 舟山群島 岱山島的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正是「不識愁滋味」的黃金年紀,卻親身經歷那驚天動地、國破家碎、骨肉分散、顛沛流離的巨變,深刻體驗了杜少陵詩中所描述的民伕戍卒他們胸中刻骨銘心的悽愴與悲憤。

國共內戰到一九四九年末大勢底定,除沿海一些島嶼,整個大陸全都「解放」,從上海退到舟山群島的湯恩伯殘部及一些地方雜牌軍,共十幾萬人,塞滿了每一小島,初到時因無法從臺灣獲得充分補給,還向當地百姓強行分攤柴、米,並要百姓為修碉堡、開戰車路、築機場等軍事工程,提供勞力。

一九五○年五月中旬,前一週還召開官兵代表大會,誓言「國軍與舟山民眾共存亡」,卻在一週後全數祕密撤退,還抓了上萬青年壯丁,名為「搶救舟山青年」,實為強迫當兵,我就是其中之一。那年我正在縣城讀初一,住在學校宿舍。當軍隊撤走開始抓兵時,慌亂中,學校老師及高年級男同學四處逃竄、藏匿,我們初一男生以為自己只是一個小蘿蔔頭,無論年齡與身高都還不夠當兵的條件,所以並未在意,背起行李,沿著新建的軍用馬路三三兩兩的步行回家,不料在離家僅一華里的途中,同學一行三人仍舊被抓。

第一次抓我們的部隊軍服上符號為「貴州部隊」,經我們苦苦哀求,一位年輕軍官下令將我們釋放,臨行前知我們走了半天路還未進食,面露飢色,還贈送些烙餅讓我們充飢。第二次抓住我們的是符號「1918」(後來知是十九軍之十八師)某連,對我們的哀求無動於衷,對我們的號啕大哭,則賞以重重的兩記槍托,打在腰部痛得直不起腰來。同時被抓的幾個壯丁中,一個患有疝氣的,訴說患此病者無法當兵,在押解的兵士不予理會、欲快步離去時,未出十步,被兵士舉槍射中,倒斃路旁。目睹此景,驚恐中我們一路抖嗦著,乖乖的跟著他們,連夜行軍,走到碼頭,第二天清晨押上駁船,爬上巨輪,當極度超載的輪船,緩緩啟動航向臺灣時,撤除封鎖的碼頭上,出現大批前來尋找父兄、丈夫、兒子的婦女,哭喊、哀求、詛咒之聲,聲聲可聞,人群中有我已懷身孕的母親。

(參考資料:姜思章等流離記憶—無法寄達的家書,臺北 INK印刻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