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琵琶行 補充講義 107.12.27
壹、 題解
一、寫作背景:歌行體敘事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一年秋,白居易45歲,貶官江州的第二年。
1. 元和10年6月,宰相武元衡遭政敵派人行刺致死,朝廷百官噤若寒蟬,白居易上疏急請捕刺客以雪國恥。然而有人抨擊白居易非居諫職,不當越權,又有平日憎惡白居易者,造謠其母因看花墜井而死,而他竟作賞花及新井詩,怡暢閒適,甚傷名教,於是被貶為江州司馬。
2. 司馬是刺史助手,中唐時期專門用以安置犯罪官員,等於是變相發配到某地去接受監督看管。
3. 琵琶行藉著敘述琵琶女的曲藝和淒涼身世,感今傷昔。詩人與琵琶女同病相憐,寫人寫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融而為一。
二、體裁說明:行,又叫「歌行」,源於漢 魏樂府,後來成為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
1. 明徐師曾《詩體明辨》:「樂府命題,名稱不一:蓋自琴曲之外,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騁,疏而不滯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宋 姜夔 白石詩說亦云:「體如行書曰行。」
2. 漢、魏、南北朝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如隴西行、婦病行、子夜歌歌等。
3. 「歌」、「行」有時在詩題中連用,如漢樂府民歌有怨歌行,曹植有擬作的〈怨歌行〉。歌行體的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可用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平仄不拘,用韻富於變化,可多次換韻。歌行體的詩,題目並不一定都標上「歌行」的字樣。
貳、始得名於文章,終得罪於文章——作者白居易
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和醉吟先生。代宗 大曆七年(西元七七二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生於新鄭東郭宅。武宗 會昌六年(西元八四六年)八月卒於洛陽,享年75歲。
一、夙慧早現,讀書不懈
(1)祖父、父親均為官。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二,三弟白行簡,是唐傳奇李娃傳的作者。
(2)六、七月大時,乳母抱至屏風前,就能默識「之」、「无」二字(成語中的「略識之無」即源於此)。五、六歲開始學習寫詩,九歲已識聲韻。
(3)青年時期家境貧困,德宗貞元三年,16歲,攜所作詩文到長安謁見顧況,顧況見「居易」二字,開玩笑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後來讀到〈賦得古原草送別〉一首:「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才感嘆道:「道得箇語,居即易矣。」顧況於是到處替白居易宣揚,白居易一時聲名大振。
(4)20歲到徐州,住族兄家中,發憤讀書,「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與元九書〉)。
二、勤奮有成,仕宦直切
1. 27歲進士及第,在十七位同榜進士中最年輕,曾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後世即以「雁塔題名」作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後與同榜元稹,成為終身好友。
2.擔任盩厔(今陝西省 周至縣)縣尉,進一步了解到人民的貧困。
觀刈麥:「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詩人聯想到自己「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3.白居易在盩厔還結識了陳鴻、王質夫等朋友。一次同遊道觀,大家談起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十二月,作〈長恨歌〉。
4.元和2年11月,白居易召回長安,授翰林學士,迎取楊虞卿從妹為妻。次年五月,拜左拾遺,「有闕必規,有違必諫」,屢次上疏請除弊政。諫官二年任滿,白居易以母病家貧,自請調職,改授「京兆府戶曹參軍」。
三、貶謫江州,琵琶詩成:武元衡遇刺身亡,上疏急請捕刺客,被貶為江州司馬。
1. 此時期白居易寫了不少切中時弊的詩歌。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用五言古體詩所寫的十首,總名為秦中吟;另一部分是用樂府詩形式所寫的五十首,總名為新樂府。
2. 貶謫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轉捩點,在此之前他以「兼濟」為志,希望能做對國家人民有益的貢獻,至此之後他的行事漸漸轉向「獨善其身」,反映到詩歌創作上,是諷諭詩創作的告退,和閒適、感傷詩創作的增加。元和12年,於廬山香鑪峰下建築草堂,並與當地的僧人交遊,準備終老於此。〈琵琶行〉以及〈與元九書〉均為此一期的作品。
四、離朝外放,遠任杭州
(1) 元和13年冬,47歲,任忠州刺史,寬刑均稅,獎勵生產,設法使百姓生活改善。
(2) 因論河北事,不見容於牛僧孺,於是請求外放,擔任杭州刺史。任內在西湖上增築湖堤(今稱白堤),蓄水灌田,使湖邊的農家,得以安定耕種,增加收穫。
(3) 穆宗 長慶四年(西元八二四年),召回京師,任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元稹編的白氏長慶集即成於此時。
五、詩酒晚年,退隱香山
58歲,稱病免官。老年得一子,但三歲即告夭折,白居易十分傷心。同年,摯友元稹去世。75歲病逝於洛陽。
六、作者軼聞掌故
1.老嫗能解
宋僧惠洪《冷齋夜話》: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故唐末之詩近於鄙俚也。
2.居易蓄妓
(1) 北宋錢易《南部新書》載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嘗蓄妓:「白樂天任杭州刺史,攜妓還洛,後又遣回錢塘。故劉禹錫有詩答曰:『其那錢塘 蘇小小,憶君淚染石榴裙。』」晚年得疾,放歸名聞洛下的樊素與小蠻兩位歌妓,傳為美談。
(2) 蘇軾晚年被貶謫時,曾經嘉許王朝雲能「不似楊枝別樂天」,願意隨著自己前往嶺南。由此亦可見至少在宋朝,文人大多不將養歌妓視為卑猥之事。
3.被冷落的白牡丹:白居易的一腔政治熱情竟遭到如此冷遇,心中十分苦悶,他曾把自己比作無人欣賞的白牡丹。
4.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白居易先後在杭州、蘇州當過剌史。離任時,送行者站滿了運河兩岸,追著白居易的船送了十幾里。劉禹錫描述那時情景說:「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七、文學主張:一生共有詩文七十五卷以上,詩文三千八百四十首。
〈與元九書〉:「今僕之詩,人所愛者,悉不過雜律詩與長恨歌已下耳。時之所重,僕之所輕。」(與元九書)
胡適《白話文學史》:「可說是為人生而作文學!文學是救濟社會,改善人生的利器,最上要能『補察時政』,至少也須能『洩導人情』;凡不能這樣的,都『不過嘲風雪,弄花草而已』。」
1.詩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白居易30歲左右就以詩名見稱,和元稹的詩並稱為「元和體」。白居易在策林中提出:「大凡人之感於事,則必動於情,然後興於嗟嘆,發於吟詠,而形於歌詩矣。」
2.強調詩歌的政治意義和社會意義—新樂府運動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領導的新樂府運動,繼承漢樂府歌辭「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優良傳統,使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發揚光大。
所謂「新樂府」,就是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詩。其特點有三:
1.用新題:即不再沿用樂府古題,根據內容需要,自創新題,故又名「新題樂府」。
2.寫時事:即「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新樂府」要求反映社會現實。
3.不以入樂與否為衡量標準:白居易倡導「新樂府運動」,恢復、發揚從詩經至杜甫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銳意革新「大曆十才子」以來脫離現實、追求形式主義的詩風。對此,元稹給予積極的支持。新唐書 元稹傳:「稹尤長於詩,與居易名相埒(均等),天下傳諷,號『元和體』,往往播樂府。」後來有些新進詩人模仿元、白風格所寫的作品,也稱「元和體」。又因元稹編有元氏長慶集,白居易編有白氏長慶集,後人也稱之為「長慶體」。
3.內容與形式並重
白居易用「根情,苗言,華聲,實義」概括了形式與內容的關係,其中情與義是內容、是根本;而聲和言是形式,從屬於「情」與「義」。
八、詩歌特色:平易近人
清薛雪《一瓢詩話》:「元、白詩言淺而思深,意微而詞顯,風人之能事也。至於屬對精警,使事嚴切,章法變化,條理井然。」
九、詩歌成就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把自己的詩分成「諷諭詩」、「閒適詩」、「感傷詩」和「雜律詩」四類。今按內容可分為諷諭詩、敘事詩、抒情詩、寫景詩四類。
1.諷諭詩:這類詩是白居易全部詩篇的精華。這類詩以新樂府五十首、秦中吟為代表,集中體現了詩人「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新樂府自序)的詩歌理論,他對這類詩十分重視,創作態度也非常認真:「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寄唐生)他寫這些詩有明確的社會政治目的—「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與元九書),對當時社會的諸多問題提出規諫之辭。如賣炭翁序為:「苦宮市也」,揭露朝廷以宮市方式強行劫奪百姓資財。其主題明確,一篇專詠一事,真實貼切。但新樂府詩也存在著為理念寫詩,有時失之直露,形象性和感染力不足的缺憾。
2.敘事詩(感傷詩):以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
3.抒情詩:這類詩為數眾多,分見於前後兩個時期,有些抒發對離散弟兄的思念之情,有些寫對朋友的深摯情誼,有些讚美剛直不阿的情操,有些表現作者對人生、時局的感慨。
4.寫景詩:這類詩純粹寫景的很少,大多在寫景的同時,抒發了作者的感情。如:寫西湖春景的錢塘湖春行、寫江樓晚景的江樓夕望招客、寫暮江秋色的暮江吟。
十、詩歌影響:白居易的詩流傳極為廣泛
1.元稹:「禁省、觀寺、郵候(館驛)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伕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刻板)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
2.李商隱、溫庭筠等,皆受白居易之影響。蘇東坡,私淑白居易詩風為人。公安派崛起,袁宗道即崇仰樂天與東坡為理想人物。至清則錢謙益、吳偉業,亦皆重香山。
3.對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日本 嵯峨天皇,曾大量抄寫吟誦;雞林(新羅國)宰相出重金搜求白居易的詩,一篇一百金。自有詩以來,其作品為外國人士所珍視者,白居易可算是第一人。如今的白居易墓園,日本人曾立碑一方,稱白居易是「日本舉國敬仰的文學家」、「日本文化的恩人」。
十一、元和體與長慶體
1.《舊唐書.元稹傳》:「稹聰警絕人,年少有才名,與太原 白居易友善,工為詩,善狀詠風態物色,當時言詩者稱『元白』焉。」
2.白居易、元稹的主要文學活動在唐憲宗 元和年間(西元八○六~八二○年),因而把他們創作的詩歌和仿效他們的作品統稱「元和體」。
3.白居易、元稹將自己的詩文編輯成集,分別名為白氏長慶集、元氏長慶集,故又稱「長慶體」。長慶元年,穆宗讀元稹詩,大悅,即日命為祠部(屬於禮部)郎中,知制誥。元稹草擬的制誥,文體古雅,與「時文」截然不同,時人爭相摹仿,從此改革發制誥的文體,並且被稱為「長慶體」,這是「長慶體」的本義,或許因為元稹對自己的成就非常自豪,就命自己的文集為長慶集,而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便給白居易也起了長慶集的名字。由此可見,長慶是年號,而又成為文體名,再成為文集名,長慶體是由年號而來,並非由文集而來,至於長慶體和元和體的並稱,則是宋、元以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