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

古典風華,現代視野

不讓他長大:〈出師表〉中不被看見的問題 ⊙ 人渣文本(周偉航)

不讓他長大:〈出師表〉中不被看見的問題 ⊙ 人渣文本(周偉航)

 

倫理學者總是企圖在和諧的表象中找出某些不安的因子。這不是為了要找某些人的麻煩,而是不挑出這些潛在危機,可能造成更大的麻煩。在分析各式各樣的「家事、國事、天下事」時,有個很好用的概念,是中文使用者相對不熟悉的,就是「人格完整性」。

 

人格完整性,指人擁有健全的道德判斷能力,並依特定的價值系統整合外在行動。這其實和孔子所說的「吾道一以貫之」差不多,你有明確的中心思想,然後所做所為都繞著這中心展開。

 

雖然看來是很基本的事,但要培養出人格的完整性,需要充分尊重人的自主權,並讓他自行承擔錯誤行為的後果。如果你總是基於「為了他好」而干預他人的判斷與行動,代其做主,那他就永遠都長不大,也就不會有完整的人格。

 

在這個概念的影響之下,西方人多半認為小孩只要成年,就該滾出家門,不論是工作或求學都應該自己下決定,並且為此負責;相對來說,在東方社會裡,就算你活到五十歲,父母還是會覺得你「不懂事」,仍會干涉你的婚姻或工作,甚至食衣住行等一切小事都管。美其名是關愛,但你也很清楚這種關愛還是多少造成了傷害。

我們接著就要看到發生在約一千八百年前的著名案例。主角是二十歲的「小大人」,以及四十六歲,負責照顧前者的「奶爸」。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劉禪與諸葛亮。

 

每句話背後的深層暗示

 

時間是西元二二七年,三國時代。蜀漢後主劉禪已登基四年,在這四年裡,諸葛亮掌握了蜀漢的軍事與政治權力,他先穩定兵敗東吳之後的亂局,而後有效控制南方的叛亂者。他判斷戰略形勢已經轉變,所以著手推動前任皇帝劉備未竟的事業,就是向北進軍,試圖從曹魏手中奪取關中地區。

 

但這場仗不好打。北方的曹魏是大過蜀漢數倍的強敵,而日漸長大成人的劉禪,也可能趁諸葛亮揮軍北進之際,在後方「搞東搞西」。無法放心的諸葛亮,於是寫了一封公開信給劉禪。這就是聞名後世的《出師表》(《前出師表》)。

 

《出師表》的主旨,是宰相諸葛亮出征前,交給後主劉禪的「執政備忘錄」,但意思並不是「謹供參考」,而是「命令」。諸葛亮名義上是「臣」,劉禪是「君」,臣對君下命令,只怕「社會觀感不佳」,有損諸葛亮的英明形象,因此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用了許多語言技巧,把「命令」講成了「懇求」,不但無損於既有地位,反而還新增了不少分數,更讓他在千餘年之後,仍享有忠良能臣的正面形象。至少許多現代的華人在求學期間,都還是被要求背誦這篇文章。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先說明了當前局勢的不利之處,強調蜀漢沒有「擺爛」的空間,而劉禪的大臣們看在他老爸劉備的面子上,都還是很挺他,所以諸葛亮勸劉禪應公平對待宮庭與宰相府,以免起爭議。

 

其次,諸葛亮提到有哪些人可以用。雖然沒講哪些人不能用,但他也用劉備的嘴警告劉禪要遠離小人。再者,他也提及自己和劉備的深厚關係,並且表明南方已經搞定,現在要去處理北方問題,而這不是亂打,是要完成劉備的遺願。

 

整體來看,諸葛亮要告知劉禪的,不外乎就是在他遠征北方之時,蜀漢的大後方不能亂。當然,這不是光講講而已,諸葛亮有放一些「自己人」留守,劉禪只要配合就好了,別搞一些有的沒的。

 

諸葛亮的用詞謙恭,看來是懇求或規勸,完全是個力挺後主的暖男,不過他的每句話背後幾乎都有深層的暗示。像他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暗指「你自己要注意點,沒有亂的本錢」,說「宮中府中,俱為一體」,暗指「我知道你們在搞自己的」,說「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暗指「這些人你非用不可」,而講「三顧茅蘆」舊事,是暗喻自身等級不同,「是你爸求我,不是我求你爸」,講北伐是劉備遺願,其實是想說「這戰非打不可,沒有你反對的空間」。

 

動不動就搬人家老爸出來,不免會讓聽的人有點壓力,因此諸葛亮最後也補充說明,如果他失敗了,或他的留守人馬沒有用,大可處罰他們,「但是」,之後劉禪你,就好自為之了。

 

缺乏選擇空間的為你好

 

就文字表現來說,這篇文章的確有一定程度的文學價值,也留下了「臨表涕泣,不知所云」這句現代人也很愛用的名句(雖然多半是用以諷刺看不懂的文章),但文章本身也傳達出很深沉的無奈感。不只是諸葛亮的無奈,也包括劉禪的無奈。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從劉禪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諸葛亮說得雖然客氣,劉禪卻沒有選擇的空間;若要臨表涕泣,我想劉禪應該哭得更大聲。為什麼呢?

 

如果劉禪聽諸葛亮的建議去做,那成功算諸葛亮的,一代名臣啊!那失敗呢?劉禪就得自己想辦法,但已經沒人救得了你,因為你沒有可用之人。

 

若劉禪不聽諸葛亮的建議去做呢?若做出一番成就,那就會產生一山兩虎的問題,如何面對諸葛亮的大軍與一干能臣呢?如果自己做,卻失敗了,只怕會是最差的後果:劉備說過,如果劉禪不濟事,諸葛亮可取而代之。

 

說是選擇題,卻只有一個答案。奶爸幫他安排的好好的標準答案。

 

這樣好嗎?依照事後的歷史發展,諸葛亮在七年後過世,劉禪接手的仍是一個諸葛亮「安排妥當」的國家。他雖然展現出一些委屈求全的政治智慧(這很可能是在和諸葛亮的互動中培養出來的),但他的個人能力卻無法改變這個小國的命運。他最後選擇降魏,以安樂公的身分過著「樂不思蜀」的快意生活,但這樣真的好嗎?劉禪小的時候是看別人臉色,就算到五、六十歲,還是習慣性的看強者臉色,就算諸葛亮的一切設計是出自於對劉禪的關愛,那這樣的結果,又會是諸葛亮想要的嗎?

 

若要評價《出師表》,倫理學家很可能不會給太高的評價。就算諸葛亮的目標是中興漢室而非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但就手段面來說,他都沒給劉禪「做一個完整的人」的機會。說是為他好,但其實害了他。

 

整體來講,《出師表》在美學層面上仍是一篇精采的文章,但也證明了善意與美好的規劃,不見得能和道德正當性建立連結。

 

※ 本文摘自《國文開外掛:自從看了這本課本以後……》,原標「不讓他長大:〈出師表〉」。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64/3111448

 

不讓他長大:〈出師表〉中不被看見的問題 ⊙ 人渣文本(周偉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