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

古典風華,現代視野

陶淵明〈桃花源記〉 學習單/課文第三段 & 延伸閱讀

陶淵明〈桃花源記〉  學習單 / 課文第三段 & 延伸閱讀

叁、第三段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一、請指出本段出現的人物及其作為、動機並推測其目的。

人物

漁人

太守

南陽劉子驥

作為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動機

有意重返桃花源邀功忠心漁人「心機已萌」,對桃花源已有了不言可喻的企圖 好奇太守尋找桃花源的真正目的是統治權力,而不是嚮往田園生活 正合其意正合所求

目的推測

得賞  納入管轄    得其所好

言外之意

1.違背桃源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囑。表明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2.顯示凡人對於權貴的依附與名利的追求。更顯示人性對名利的永恆桎梏。 1.说明有很多人嚮往着桃花源,以追尋不得的悵惘之感,反襯世人對理想世界的嚮往與眷戀之情。2.明寫仙境難尋,暗寫桃源人不願「外人」重來。陶淵明自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在《桃花源詩》的結尾處就剖露了「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的心願。3. 文末以「後遂無問津者」作結,暗示理想世界的幻滅。4.史書中的劉子驥謙沖自牧、謹慎有禮、仁愛隱惻,純然是儒者形象。是以劉子驥不能進桃花源,除了因為他的「規往」(有心計劃)外,還因他的儒者形態與對道義的沾滯。5.桃源民風淳厚,人間世風澆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為爭奪之場」(蘇軾《和桃花源詩序》),玷污了這塊化外的淨土,即使像劉子驥那樣的人間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機緣。

 

二、桃花源為陶淵明虛構的理想世界,為什麼文中又點出「晉 太元」、「武陵」、「南陽劉子驥」這些實際的時間、地點與人物?    

作者渲染作品中真真假假的氣氛,以神奇多變的描寫,凸顯桃花源的虛實莫測,似有若無,來加強故事的真實性與說服力,使故事有如史傳記載般吸引人。

三、延伸思考:

    (1)如果洞內人隨漁人出來,會是為了甚麼?如果太守、劉子驥找到桃花源會發生甚麼事?

    (2)你是否認同漁人的行為(離開桃花源、詣太守,說如此) ?

    (3)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離開還是留下?

    (4)你認為「世外桃源」成為歴代文人嚮往的理想國度原因是?

    (5)你是否認同這個故事的結局?為甚麼?

肆、延伸閱讀

一、陶淵明〈桃花源詩〉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注釋】

1.嬴氏:指秦始皇。秦始皇姓嬴名政。

2.黃綺:指商山四皓,即秦時隱士夏黃公、綺里季、東園公、甪里。商山,在今陝西省 商州區。

3.伊人:彼人,指桃源人的祖先。

4.往跡:逃往桃源的人的蹤跡。

5.藝:種植。

6.「春蠶收長絲」二句:春天養蠶便收得蠶絲,秋天莊稼成熟就能收到糧食,不必向官府交稅,不存在剝削。靡,無。

7.俎豆:古代祭祀時盛祭品的器皿,此指祭祀。俎,音ㄗㄨˇ。

8.猶古法:還是先秦時的禮法。

9.無新製:沒有新奇的樣式。

10.行歌:邊走邊唱歌。

11.遊詣:來往遊樂。

12.節和:節氣和暖,指春天。

13.風厲:北風淒厲,指天寒。

14.隱五百:指桃源人從秦到東晉 孝武帝 太元年間,約五百多年。

15.「借問游方士」二句:意謂世俗人對桃源社會根本無從理解。游方士,遊於方內之士,即世俗人。測,推知。塵囂外,塵世之外,即桃源世界。

16.躡輕風:乘著輕風。躡,音ㄋㄧㄝˋ,踩、踏,引申為乘。

17.吾契:與我志趣相投者,指桃源中人。契,投合。

(一)比較〈桃花源記〉及〈桃花源詩〉寫作內容及描寫筆法的相異之處。

 

〈桃花源記〉

〈桃花源詩〉

寫作

內容

■自然景觀    ■民情風俗

□社會制度    □作者情懷

■自然景觀      ■民情風俗

■社會制度      ■作者情懷

寫作

筆法

■以漁人誤入開展,以無法再訪作結

□以時代紛亂開展,以自訴懷抱作結

□先說明避世原因,再呈現桃花源民情

■先描寫桃花源民情,再呈現避世原因

■以客觀及虛構情節寄託其理想的幻滅

□以主觀與制度抒發對純樸社會的嚮往

□以漁人誤入開展,以無法再訪作結

■以時代紛亂開展,以自訴懷抱作結

■先說明避世原因,再呈現桃花源民情

□先描寫桃花源民情,再呈現避世原因

□以客觀及虛構情節寄託其理想的幻滅

■以主觀與制度抒發對純樸社會的嚮往

(二)找出〈桃花源記〉及〈桃花源詩〉互相呼應之處。

〈桃花源記〉原文

〈桃花源詩〉原文

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其中往來種作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歲
1.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2.南陽劉子驥,欣然規往。未果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後遂無問津者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

二、南朝梁·任昉《述異記》

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而不覺饑。俄頃,童子謂曰: 「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時人。

三、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漁人出洞便找到船,且船未毀壞,若從小說觀點來解讀,與同類型的小說南朝梁·任昉《述異記》相比較,情節有何不同?作者用意各自為何?

 

四、凌性傑 / 多麼美好的世界——讀〈大同與小康〉

記得在不斷奔馳的列車車廂中,我們談到這個世界,也談到很久很遠的未來。這小小的移動空間,最容易令人傷感,因為在其中有忽忽的奔逝、微微的希望。親愛的D,我突然察覺你年輕的聲音裡有過多的憂患。記得我們是那樣說的嗎?如果世界願意讓我們快樂一點,我們應該就會快樂一點的。社會要有秩序,文明需得進展,我們只能亦步亦趨的向前不是嗎?

往古來今,在島上,或是其他地方,各樣的牢籠始終會困住一些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處難關,年紀相隔十餘歲,我們看著彼此奮力面對這個年紀必須面對的一切,同情而能共感,這便令人珍惜。因而我們渴望一個美好的世界,心中鬱壘有以銷卸的理想國度。所有的渴望祈求,不都來自於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灰心?從前讀批判理論,思想家認為人之所以(自我)異化實乃大眾文化工業的殘害所致。馬克斯的信徒不也以創造美麗新世界為務,意欲摧毀讓人變成鬼的資本主義體系。活在體制之中,我則以為,陋劣的體制才是讓我們活得人不像人的可怕怪物。透過體制,權力得以細緻地展佈、施為,控制於是無所不在。政令與律法輕易的改變我們的生活,權力者往往任性的決定了我們的快樂不快樂。

然而不快樂啊,我們就是不快樂。親愛的D,我多麼想讓你看見我所經歷的美好時代。跟侯孝賢一樣,我心中亦有屬於自己的,「最好的時光」。那時的我,正是你這樣的年紀。島上經濟起飛了,股市破萬點。我的母親憑著一攤小吃,可以養活全家六口人。那時的教育部不會屢出奇招,要我們把台灣地圖躺著看,也不會任意的把制度改了又改。每年寒暑假,我們歡喜的參加教育部文藝營,免費的文學養成教育。我們盡情享用國家資源,一天三餐外加早午茶與消夜,快樂是無須擔憂未來,快樂是知道自己怎樣都可以安身立命。

流水十年,恍若一瞬。如今我無法想像自己的晚景,也無法想像我們究竟要面對怎樣的世界?戰爭與疾疫最容易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最容易扭曲好不容易累積的文明與教養。那天我聽著你說未來,心中小小的心願。誠然,我們有自由決斷的權力,可是我們的生活模式往往又是被這個體制決定的。親愛的D你說你好累,升學的路上由不得自己,我說想太多的人要受苦了。問題是,我們不得不想那麼多。想著想著,幾乎就是途窮而哭的那個人了。那就撐著點,你說。我暗自慶幸,我們尚有這撐著點的勇氣與理想。我們不是快樂的讀過《論語》嗎?孔子要學生說說自己的志向,曾點希望:「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在暮春三月春服已成的時候,走向天地,簡單的洗浴、乘涼,體觸生活的安穩定靜。那樣活著,便十分美好。

天地同和,萬物各安其所,孰能不樂?王安憶〈烏托邦詩篇〉裡頭說:「一個人在一個島上,也是可以胸懷世界的。」「我只知道,在一個人的心裡,應當懷有一個對世界的願望,是對世界的願望。」我們當下能做的,就是走向生活,真誠的面對一切而已。面對,並且選擇。選擇我們可以選擇的。

在生活的角落,我喜歡清晨醒來,享用早餐、啜飲咖啡之際,對著落地窗外的藍色大洋發呆。客廳裡反覆播放路易斯阿姆斯壯,What a wonderful world ! 這個世界的美好,越發可以想像。他是這樣唱的,「看見樹的翠綠和玫瑰的紅艷,它們為你我綻放。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我看到了藍天白雲,明亮、幸福的一天。夜晚向人們道晚安,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我聽著嬰兒哭泣,看著他們長大。他們學習著許多我從不知道的事物。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

那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禮記•禮運》中記載,子游問道老師為什麼嘆氣,孔子不禁感嘆自己未能趕得上那大道通行、天下為公的時代。他提了這樣的願望,一個對世界的願望:「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我隱約看見,人性的輝光,多麼的溫暖。個人與集體,懷有對一美好世界的理想。我也願意相信:我欲仁,斯仁至矣。只是我不相信,權力在無情的政客手中,生活在制度的刀俎之上,我們可以保有多少人性的美好。 我們又嘆了氣,輕易想起陳黎的詩句,「這世界教我們希望,也教我們失望;/我們的生命是僅有的一張薄紙,/寫滿白霜與塵土,嘆息與陰影。」朱天文《荒人手記》裡一再提及幸福的時刻,對美好秩序的追念肇因於它已然消逝。在不可逆的時間裡,我們理應大踏步向前,繼續保有熱情與希望。親愛的D,我們始終相信能夠愛是件好事。不只愛自己,也能愛他人,更愛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運行不休歇。每個人知道自己應當去哪裡,年老的能夠安養餘生,青壯年的才能得以發展,兒童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如果有一天,我們的世界溫厚和諧,有詩歌有音樂,沒有偷盜與搶劫…… 我們任意看著草色青青,萬物欣有託。這樣,世界就多麼美好。

五、關於理想國、烏托邦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以理想國闡述倫理、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理念;英國作家湯瑪斯.摩爾以烏托邦寄託他對社會改革的理想;古人嚮往仙宮、仙島的神仙樂土;陶淵明則以「桃花源」寄託心目中的理想世界。相信每一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心靈花園,隨個人的追求與期待而有不同的樣貌,它也許是周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也許是親自履踏而念念不忘的地方,也許是現實生活中小小的私密空間,也許是只有心靈才能抵達的抽象境地。

 

陶淵明〈桃花源記〉 學習單/課文第三段 & 延伸閱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