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桃花源記〉學習單/課文第一、二段

Posted By on 8 月 2, 2017 | 0 comments


陶淵明〈桃花源記〉  學習單/課文第一、二段

壹、第一段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一、大意:漁人發現桃花源的過程

漁人

捕魚

晉太元年間

武陵

船、溪、桃花

愚人、忘機

 

有其時

有其地

 見表下說明

*「捨船」象徵割捨物欲、名利的羈絆

*溪水:引渡過渡,水是乾淨的象徵又是生命的維持者也含隔離效果

*桃花:參考下文題目六-(3)。

       舟、水與桃花林都具有引渡、過渡的性質。古典詩歌中水的透明清澈既是乾淨的象徵,又是生命的維持者,也含蘊隔離的效果。黛玉葬花便因為大觀園裡的水是乾淨的,所以不讓落花流出去而遭受沾汙,可見有水與世隔絕,才得以產生一個乾淨、新生的桃花源。

  漁人透過水源與桃花林的引渡而得以超越時空,桃有春意,「桃花依舊笑春風」、「桃花流水杳人間」,在中國神話中有再生的意象,是夸父渴死後的另一種生命形式的轉化,道教中桃枝更具有避邪之用,與西王母的蟠桃長生,交融為超越凡俗與仙境空間的媒介。

  舟在現實界與抽象世界中都是擺渡的工具,無論是生者行旅異遊,或死者由陽間至陰,或龍舟招魂, 因此做為由現實到想像,由生命的追尋到發現過程中自然以舟為離世與創世的橋梁。

二、寫作特色:

用頂真、短語方式遞進,書寫尋訪過程之順利似有呼之欲出之感,蓄積了讓讀者期待發現之力道,接著卻用「小口」來收束──仍未出現,呈現一鬆一緊之懸宕效果。

三、漁人如何發現桃花源,請依序寫出路徑,並圈出經過的地點。

         緣行 → 逢桃花林 → 林盡水源,便得一(點明已至幽迥之地) → 山有小口,舍船,從口入

四、作者如何描寫桃花源?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整體視覺)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特定視覺)

          視角移動:桃花林→芳草→落英

 Ps.「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兩句,乃寫景妙筆,色彩絢麗,景色優美,仿佛有陣陣清香從筆端溢出,造語工麗而又如信手拈來。

五、請寫出足以呈現漁人一連串的心理活動的句子(發現桃花源的關鍵句),並圈出關鍵字

         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

          漁人甚異

          欲窮其林

 Ps.「忘」字寫其一心捕魚,無意於計算路程遠近,又暗示所行已遠。其專注於一而忘其餘的精神狀態,與「徐行不記山深淺」的妙境相似。「忽逢」與」甚異」相照應,寫其意外見到桃花林的驚異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

六、「忘」路之遠近的忘和發現桃花林有何關聯?

 (一)「漁人甚異之」的「異」和漁人發現桃花源有何關聯?(101學測) 為什麼漁人想窮盡桃花林?

         「異」是漁人對眼前所見美景的感受,這感受引發他的好奇心,於是決定「復前行」,才得以發現桃花源。

          暗示在東晉紛亂之際,竟有一處安詳無禍的世界,令人感到奇特的和平感。

   Ps.漁人發現桃花源與離開桃花源的差異改變是:忘機與否

 (二)為何角色的職業設定為何是漁人?為何「忘」才會發現桃花林?

         (1)農業社會,漁夫較有機會東飄西盪,遇桃花源。

         (2)中國古代向以漁人為「忘機」的象徵。

         (3)諧音「愚人」,表示無心機者方能進入。

 (三)漁人為什麼發現的是一片桃花林,有何寓意?

         (1) 純粹寫景,點明季節,春天。桃花本來就有美好的象徵。

         (2) 桃花不論顏色花形都予人以強烈的、熱情的、浪漫情懷,亦見淵明處濁世之不堪,與對理想世界之渴慕

         (3) 桃,諧音「逃」,有逃避混亂世局的意味。「陶」淵明姓氏的諧音,屬於陶淵明個人的理想世界

 (4) 象徵理想世界。《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八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其杖,化為鄧林。」  鄧林即是 桃花林,陶淵明有〈讀山海經〉詩:「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熟知此神話故事,亦有築夢成真之期盼。

         (5)「桃」在神話中有重生的意思,夸父死後化為「鄧林」就是桃林

               「桃」在西王母神話中有長生與避邪之意

 (四)為何強調「中無雜樹」?

        「中無雜樹」──暗示美好世界之純粹、美善。

 (五)「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隱含何意?

        暗示定非尋常去處。漁人的搜尋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帶出來。及至通過小口狹道,寫到「豁然開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韻致

貳、第二段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做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沿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一、大意:

        描述桃源人物往來種作、衣著裝束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

        寫桃源人見到漁人的情景。

二、寫作特色:由遠而近,由景及人。

三、作者如何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路徑,如此著墨何特色與意涵?

    (1)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初極狹:洞口狹窄,很難發現,也可能不容易進入,讓人知難而退。

        才通人:只能一個人通過,表示必須自己親自冒險。

        復行數十步:洞內通道不短,有一定的距離感。

        豁然開朗:桃暗花又一村,也表示村子與世隔絕。

四、陶潛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桃花源? (101學測)

         大考中心參考答案:

        作者藉漁人眼中所看到的景象來描繪桃花源,這些景象可分為兩大類:「土地平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等自然環境,及「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等人們生活情狀。

描寫

向度

原    文

特   色

自然環境 土地平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沃野平坦、自給自足、豐衣足食
社會狀態(衣著與生活)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大同世界」中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交通便利、熱絡頻繁、安詳和諧、安居樂業、穿著和漁人相似
人情表現 1.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2.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純樸敦厚、熱情好客、好奇熱絡親切隨和
歷史淵源 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與世隔絕無爭、知足常樂

五、桃源人聽完漁人的描述後,所「歎惋」的事為何?為什麼他們會有此反應?

        桃源人先祖是為避秦時亂,才舉家逃到桃花源。聽完漁人的描述後,驚嘆於外界改朝換代之速,惋惜於社會的動盪、人民的苦痛與秦代大同小異;同時也慶幸桃花源中安寧淳樸,無斬刈殺伐之事,無剝削人民的統治,由此更凸顯桃花源內外的淳薄差異。

    Ps.〈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在晉朝滅亡之後寫成的

       「先世避秦時亂」以秦暗示魏晉亂局,影射劉宋,暗示對理想世界的渴望。

    Ps. 就你對歷史的認知,文中的武陵人在桃花源外所處的社會是何種狀態?

        □ 百姓安居樂業                 □ 士族門閥恣意兼併土地  

        □ 儒家思想受到重視         □ 苛捐、雜稅、繇役層出不窮 

        □ 官場充滿虛偽和貪婪     □ 佛教、清談盛行

        □ 朝代更迭頻繁                 □ 大小戰亂不斷

六、漁人離開桃花源時,桃源中人為何要告訴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想讓桃花源的純樸美好受到汙濁社會的影響與破壞。

七、從文章中可看出陶潛嚮往什麼樣的理想世界?(101學測)

        大考中心參考答案:

        作者所期望的理想世界,即如桃花源一般,人們自食其力、衣食不虞,社會安定、和樂恬靜無爭,與老子所謂的「安其居、樂其業」的小國寡民相近。

八、漁人離開桃花源時,桃源中人為何要告訴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

   (1)不想讓桃花源的純樸美好受到汙濁社會的影響與破壞。

     (2)桃源人與漁人相處數日,大約可看出漁人的個性,擔心漁人有不好的念頭與居心,因此特別的叮嚀,也顯示了桃源人特別的擔心。

九、漁人為何要離開桃花源?作者如此安排有何意涵?

    (1)漁人可能乃思念家鄉與家人,無法放棄塵世,與世隔絕。

   (2)漁人在桃源中愉快的生活,可能使他別有心機,為自己發現理想世界而自喜,想藉此得到名利,更顯示人性受到名利的永恆桎梏。

十、陶淵明描繪的理想世界,為何如此「平凡」?

    (1)平凡生活不可得,可見局勢之亂。

    (2)雖平凡,卻近似儒家「大同世界」所描繪的圖景,以及道家「無為而治」的理想。

    (3)陶淵明所嚮往的世界並非遺世獨立的神仙幻境,而是實實在在的人境,是羲皇時代的純樸社會,此由其〈飲酒〉詩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可以得證。如此人境中的人們可以耕田種作、自食其力,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此外人際之間和樂相處,只存在五倫關係,沒有政治關係,亦無強凌弱、寡暴眾的現象。

十一、請分析本段中的因果句

因(因為)

果(所以)

見漁人 乃大驚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 咸來問訊
先世避秦時亂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 遂與外人間隔
乃不知有漢 無論魏、晉
漁人具言所聞 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十二、延伸閱讀:本段中哪些文句可與之呼應?

(一)《老子》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桃花源記

小國寡民

共通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往來種作 甘其食 恬淡自足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美其服 儉樸知足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雞犬相聞2.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1.安其居2.使民重死而不遠徙3.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優遊自在與世隔絕
阡陌交通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交通便利少用工具

人情

1.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2.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熱情好客) 1.樂其俗2.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寡欲)3.使民復結繩而用之(回歸淳樸) 怡然自樂

政治

自云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小國2.寡民3.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小國寡民無暴政無戰事

※ 請比較〈桃花源記〉和《老子˙小國寡民》有何相同及相異處?

《老子˙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文章名稱 桃花源記 小國寡民
相同 將政府的影響力降到最低

人民怡然自樂

相異 人情往來熱絡 反智、老死不相往來

(二)《禮記.禮運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桃花源記〉第二段中描寫桃花源中的人情,與孔子的抱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儒家「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世界如何呼應?

孔子抱負

大同世界

〈桃花源記〉原文

老者安之

老有所終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朋友信之

壯有所用

其中往來種作,便要還家,設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少者懷之

幼有所長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 請比較〈桃花源記〉和《老子˙小國寡民》有何相同及相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