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

Posted By on 3 月 7, 2023 | 0 comments


明代文學

一、明代散文概覽:

明初三大家:宋濂、劉基、方孝孺

臺閣體 歌功頌德、富貴酬酢 楊士奇、楊榮、楊溥
明初,文風趨於保守,作品強調文學的教化作用。以歌功頌德、雍容典麗的應酬詩文為主,內容多脫離社會生活
秦漢派 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大曆以後書勿讀 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

後七子:李攀龍、王世貞

反對臺閣體空洞無物的文風,雖然影響當時極大,卻有擬古而不能創新的流弊。
唐宋派 反對模擬 王慎中、茅坤、唐順之、歸有光
與前後七子在文學理論上同樣強調復古,但主張復唐宋之古,變秦漢為歐、曾,變「詰屈聱牙」為「文從字順」。
公安派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萬曆年間李贄提出「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以及「童心說」,開啟了公安派反對復古,重視性靈的先聲。
竟陵派 怪字險韻,幽深孤峭 鍾惺、譚元春
明初,文風趨於保守,作品強調文學的教化作用。以歌功頌德、雍容典麗的應酬詩文為主,內容多脫離社會生活。

二、公安派

(一) 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二) 文學主張:

反對勦襲,主張通變 抨擊前後七子,批評文壇「剽竊成風,眾口一響」現象,指出復古派的病源「不在模擬,而在無識」,文學應隨時代而發展變化,「寧今,寧俗,不肯拾人一字」

袁宗道:「今人所詫為奇字奧句,安知非古之街談巷語」,「秦漢而學六經,豈復有秦漢之文?盛唐而學漢魏,豈復有盛唐之詩」。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 獨抒性靈:內容表現自我之真性情,貴「真」。

不拘格套:形式上不被束縛,貴「新」,反對模仿、擬古。

「性靈」排除了「理(思想)」的感情活動,強調「非從自己胸臆中流出,則不下筆」。

♦ 李贄,字宏甫,號卓吾、溫陵居士。以「異端」自居,以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歌頌秦始皇,主張男女平等。由於思想不合當代,遭斥為「惑世誣民」下獄。

♦ 李贄在《焚書.童心說》:「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於童心者也」。以「童心」為斷,則無所謂「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此外,他以為明道、載道、用於政教的文章,是「代古人、古道立言」,「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既然都是假他人之言,則無可觀采。

♦ 「童心說」對戲曲、小說給予相當程度的重視,認為只要出自於童心,哪怕是小說、戲曲,也可以是「天下之至文」,與中國傳統的觀念大不相同。

推崇民歌小說,提倡俗文學 公安派重視從民間文學中汲取營養,以為「傳奇則水滸傳、金瓶梅為逸典」,讚揚《水滸傳》比《史記》更為奇變。重視文學的真實情感,肯定通俗文學的價值,重視小說、戲曲和民歌,對明代文壇影響很大。

 

(三) 評價:公安派的遊記、尺牘、小品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潑詼諧,自成一家。但他們多描寫身邊瑣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 內容,因而創作題材愈來愈狹窄。後人評論公安派文學主張的理論意義,超過他們的創作,是為公允之論。

(四) 肯定通俗文學的價值,重視小說、戲曲和民歌

    • 俗之於雅長期被斥為「不入流」,在李贄、馮夢龍等人的倡導下,認為小說等等俗文學只要出於本心,亦可為「天下之至文」。加上王陽明心學盛行,主張「親民傳道」,為通俗小說創作和評論提供堂堂正正的理由。
    • 經貿興盛,印刷術發達:利於小說、戲曲等俗文學的刊印、流傳,文人也樂於創作。
    • 袁宏道〈敘小修詩〉:「今之詩文不傳矣,其萬一傳者,或今閭閻婦人孺子所唱劈破玉、打草竿之類,猶是無聞無識真人所作,故多真聲。不效顰於漢魏,不學步於盛唐;任性而發,尚能通於人之喜怒哀樂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 袁宏道〈聽朱生說水滸傳〉一詩中寫道:「後來讀水滸,文字益奇變。六經非至文,馬遷失組練(形容裝備精良的軍隊,後引申指精銳的部隊。)。

四、晚明小品簡介

(一)定義:

1.「小品」一詞首見於東晉十六國時西域高僧鳩摩羅什翻譯的小品般若波羅蜜經,意指相對於長篇佛教經卷而言的短小佛教篇章。本佛教用語,與「大品」相對,佛經節略本為「小品」,詳本為「大品」。

2.小品移用於文學,意指篇幅短小、率真活潑的散文小品,始盛行於晚明。晚明作家有直接以「小品」作為個人專著之名者,諸如蘇長公小品、屠田叔小品、晚香堂小品等。

(二)發展:

1.六朝小品多以寫景抒情的山水散文為主。晚明小品多抒寫性靈、形式活潑、文字清麗可愛之作。內容題材趨於生活化、個人化,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狀貌及趣味,滲透著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調。

2.明末出現由陸雲龍選評的小品文總集翠娛閣評選十六名家小品,評選徐渭、屠隆、袁宏道、湯顯祖、虞淳熙、袁中道、鍾惺等十六家小品文,標誌著晚明散文小品的蓬勃發展,以及作家小品意識的自覺。

(三)特色:文字精簡,流暢清俊,言簡意賅,情趣盎然。注重個人心靈抒發,跳脫窠臼,別具風格。

(四)形式:有遊記、尺牘、序跋、日記四種。

(五)代表作家:李贄、袁宏道、鍾惺、譚元春、張岱等人。

♦ 張岱取公安、竟陵兩派之長,將晚明小品藝術發展到了精美純熟的境地,是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

(六)影響:後世小品文,如林語堂著名的幽默小品,實從袁宏道等人作品中品味出「幽默閒適」的風格,而加以提倡。

五、晚明「小品」與現代「小品文」之間的差別:

1.詞義方面:現代「小品文」是一種形式短小而題材內容皆自由之文體。
晚明的「小品」,其包涵範圍甚廣,舉凡詩、詞、賦、駢文、散文等體裁皆屬之,並不嚴格限於篇幅短小的文字,較現代「小品文」更為自由。

2.功用方面:
現代「小品文」強調要寫出作者的個性、書寫社會人生,著重的是致用的功能。晚明「小品」,多是作者抒寫一己情懷,或是描寫生活中的細節,如品茗、閱讀、旅遊、交誼、書畫藝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