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

古典風華,現代視野

送蔡培火蔣渭水陳逢源三君之京 / 講義

臺灣古典詩選(二):送蔡培火蔣渭水陳逢源三君之京 / 林幼春

壹、題解

一、寫作背景

(一)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失敗

1920年初,林獻堂、蔡惠如糾集臺灣留日學生組成的新民會,決議推動「六三法(對臺灣造成差別待遇)。不久,要求在臺灣設立擁有立法權、預算審查權的臺灣議會,賦予自治的權利,因此,運動遂轉向成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920到30年代初期臺灣社會運動的主流)

(二) 1923年二月蔣渭水、蔡培火等人組織「臺灣議會期成同盟」(違反治安警察法,埋下了日後(1923年12月)的「治警事件」。

(三) 1923年2月7日,由蔡培火、蔣渭水、陳逢源三人為請願代表,赴日本進行第三次請願,臺灣各界熱烈歡送,林幼春本詩即為此而作。

 

二、蔡培火、蔣渭水、陳逢源小傳

(一)蔡培火—變局下的柔性政治家

1.號峰山,雲林北港人。光緒15年(西元1889)–民國72年(西元1983年),享年95歲。

2.1921年為臺灣文化協會專務理事,參加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是臺灣民族運動的右派領袖。日戰爭爆發,因為擔心被總督府逮捕或利用,移居東京經營「味仙」臺灣料理店,並出版東亞之子如斯想。

3.日本戰敗以後,與林獻堂、林呈祿等為六人代表前往南京參加受降典禮。

4.1965年設立淡水工商管理學校(今真理大學)。並企圖以臺灣白話字羅馬拼音方式教導失學民眾,但因政府禁用,只好以國語注音符號代替羅馬拼音。一九六五年編著國語閩南語對照詞典,一九七二年編國語閩南語對照初步會話、國語閩南語對照普通會話二冊。有蔡培火全集傳世。

 

(二)蔣渭水—為臺灣探病投藥的社運領袖

1.號雪谷,宜蘭人。光緒17年(西元1891年)—-日治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年41歲。

2.因父親嫌惡日本教育,童年期從宜蘭宿儒張鏡光攻讀漢學,十六歲才入公學校,三年後考入臺北醫學校。在學期間與同學杜聰明、翁俊明策劃以霍亂菌毒殺袁世凱,惜未能成功。

3.1915年畢業後到宜蘭醫院服務,11月到臺北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今台北市延平北路2段),並經營春風得意樓,結交各階層人士,作為政治運動的場所。

4.1921年10月創立文化協會(在今靜修女中舉行創立大會,本部設在大安醫院旁的文化公司),並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922年組織新臺灣聯盟,1923年7月,與連溫卿、謝文達、石煥長、蔡式榖等組織社會問題研究會,討論社會制度變革、勞工權益、租佃爭議等問題。

5.1923年與蔡培火等6人在東京籌建臺灣議會期成同盟,觸犯臺灣總督被捕,判刑四個月。

6.1927年1月文協分裂,退出文協,積極籌組臺灣自治會、臺灣同盟會,主張自治主義,並擁護無產階級的利益,此舉遭到日本警方禁止。

7.1930年右派分子林獻堂、蔡培火等人退出,另組地方自治聯盟。民眾黨走向左傾,後被日本禁止結社。蔣渭水試圖重新再起,無奈於七月初罹病,八月五日病逝臺北。去世前留下遺言:「凡我青年同志務須努力奮鬥,舊同志亦應加倍團結,積極的援助青年同志,切記為同胞的解放而努力。」要臺灣人團結努力,爭取最後的勝利。

 

(三)陳逢源—福慧雙修、亦儒亦商的詩人

1.臺南人。光緒十九年(西元1893年)—-民國71年(西元1982年),享壽90歲。

2.1921參加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曾經兩度擔任請願委員。一九二三年因為治警事件被求刑四個月。

3.1924年至1927年赴全臺各地演講,宣傳民主、自由思想。一九二七年參加臺灣民眾黨,臺灣民眾黨左傾以後,一九三○年參加臺灣地方自治聯盟。在此時期他專注於財經問題,屢次撰文批評當局的金融政策。

4.戰後擔任兩任省議員,主持過華南銀行、臺北區合會儲蓄(臺北中小企銀的前身)等業務,成為金融家、企業家。著有《溪山煙雨樓詩存》、《新臺灣經濟論》和《臺灣經濟和農業問題》等。

 

參、作者貳、作者

一、生平

1.苦悶的青年時期:乙未割臺時期

2.從「櫟社」到「臺灣文社」:以保存及弘揚漢文為己任,以免臺人數典忘祖,被日本所同化

3.中年全力投入政治文化運動:文化協會第三次總會被推選為協理,成為總理林獻堂主要的助手,積極參與策劃並鼓吹請願活動,因而在「治警事件」中,經三審被判禁錮三個月。後來擔任臺灣民報社長。

4晚年憂心時局,支持新文學

 

二、文學成就:

(一)舊詩 

  • 林幼春詩才甚高
  • 林熊祥譽之為「日治時期臺灣三大詩人」之一(另兩位是連橫、胡殿鵬)
  • 張深切推崇他是「漢學界的臺灣第一才子」
  • 陳虛谷推崇其詩文成就是「臺灣的最高峰」
  • 葉榮鐘也稱許林幼春為「臺灣民族詩人」。
  • 梁啟超對林幼春詩才極為讚賞,譽之為「海南才子」
  • 林幼春的詩風格以激昂慷慨為鮮明之特徵,至於其文采之美與遣詞諫句之精鍊,均可謂日治時期臺灣傳統詩壇之佼佼者,《南強詩集》可說是代表臺灣古典文學抗日精神的典範之作。
  • 櫟社成員呂敦禮〈贈幼春〉,描述林幼春其人其詩:
  • 壯懷苦思不羈才,樂府篇篇庾信哀。心血一腔都嘔出,看君搥碎鳳凰臺。

 

  • 1902年,由林痴仙提議,和賴紹堯、林幼春三人共結詩社,取「棄材朽木」之意,定名「櫟社」。
  • 日治時期三大詩社(瀛社、櫟社、南社)中,素質最整齊、最富反抗精神的古典文學社團。

(二)散文

  • 林幼春除了寫傳統漢文以傳達漢族文化意識(如〈櫟社二十年題名碑〉、〈無間草堂詩存序〉),他還在《臺灣民報》發表過白話體的社論(如〈同床異夢的內臺人〉、〈這是誰的善變呢〉)或以混雜少數文言的白話體寫了幾封入獄與出獄家書。凡此種種,充分反映處於新舊交替時代下的林幼春散文作品,不但語言形式留下從舊文言體到新白話體,過渡階段的鮮明烙印,思想內涵更充滿與時代積極對話的豐富訊息。因此其散文數量雖少,卻頗能反映林幼春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摸索、探求個人思想與時代出路的用心,其思想意義值得重視。

(三)文學主張——批判「擊鉢吟」

1.當時詩社的主要活動「擊鉢吟」(限時成詩),原是櫟社成立之初,林痴仙有意提倡的,目的除提高大家作詩興趣之外,也有傳遞漢文化之種子的深意。

2.擊鉢吟在全臺詩社大盛之後,造成莫大的流弊,或用以逢迎諂媚、歌功頌德,或藉以炫才學、爭聲名、博獎勵等,醜態百出,而詩格日益不堪聞問。林幼春除了有意識地抵制不作「擊鉢吟」詩外,更在言談間加以抨擊,可見林幼春對當時舊詩壇的墮落與敗壞風氣,極為痛心疾首,甚至不惜在詩人大會「擊鉢吟」交白卷。雖然「詩風日下,牢不可破」,但他仍堅持一貫的高貴精神品質,以其人格和作品成為舊詩壇的中流砥柱,終生屹立不搖。

3.張深切〈偉大詩人林幼春先生〉:

先生(林幼春)初意,以為欲振興漢學,獎勵詩賦,必須組織結社,裨作研究機關。誰料此種機關,今日遂變為腐敗騷壇,所謂詩人者流,惟沉溺游心於其間(按:指「擊鉢吟」),不思進取,視詩社如遊戲場,以虛偽心情吟風弄月,以假意造作歌功頌德,彼此應酬而已。先生睹此情形,疾首痛心,每以激烈議論主張改革,然詩風日下,牢不可破,及至最近,先生身體愈加衰弱,於是蟄居養生,似不問詩事矣。(張深切〈偉大詩人林幼春先生〉)


陳逢源:林幼春先生亦曾對我說過,「擊鉢吟不是詩,粗夫俗子所唱的歌謠多者是詩。」

 

參、課文補充

1. 一往情深:世說新語 任誕:「桓子野(桓伊)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2. 中流擊楫:〈晉書.祖逖傳〉:「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3. 風吹易水衝冠髮:《戰國策.燕策》:「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餞別之後),取道(即將上路)。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忼(同「慷」)慨羽聲,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

4.人唱陽關勸酒聲: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一作渭城曲)詩:「渭城朝雨浥輕塵(雨後塵土溼潤,飛揚不起來),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 意外鯤鵬多變化:脫胎自杜甫 泊岳陽城下詩:「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丘逢甲 將之南洋留別親友詩:「南溟(南海)從古是天池,笑看鯤鵬變化時。」

6.臨歧:歧,也作「岐」,歧路。杜甫 送李校書詩:「臨歧意頗切,對酒不能吃。」

7.一掬:
(1)以雙手捧物,也作「一匊」。詩經 小雅 采綠:「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丘逢甲 去歲秋初抵鮀江,今仍客遊至此,思之憮然其二:「西風一掬哀時淚,流向秋江作怒濤。」
(2)表示少而不定的數量。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 種胡荽:「一升子與一掬溼土和之。」

 

肆、課文深究

一、治警事件

「治警事件」為「治安警察法違反事件」的簡稱,是指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全島,對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者以違反治安警察法進行整肅。

一九二二年,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第二次請願後,林獻堂受「八駿事件」的壓力,形同蟄伏,島內運動陷入困境。蔡培火、蔣渭水等人認為有組織政治結社,強化陣容的必要,乃積極策劃「臺灣議會期成同盟」。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劃,有四十一人參與。一九二三年一月三十日以石煥長為主,依照治安警察法第一條規定,向臺北州北警察署申請結社組織,但是於二月二日被禁止結社。蔡培火、陳逢源、蔣渭水等人乃利用第三次到東京請願時,商議由林呈祿向早稻田警察署提出申請,竟獲得通過。二月二十一日,在臺灣青年雜誌社舉行成立大會,選出理事林呈祿等十六位。

「臺灣議會期成同盟」在東京重建以後,蔣渭水、蔡培火等於三月十日返臺繼續喚醒輿論,「臺灣議會期成同盟」也跟著積極起來,到處廣收會員。臺灣總督府對此相當憤怒,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在距離第四次請願只剩一個多月時間,於總督府警務局的指揮之下,對臺灣全島發動大整肅,臺灣議會期成同盟及相關人士四十一人被拘押,其他受警察搜索家宅及受到傳訊者五十八人,是為「治警事件」。

一九二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到八月七日的第一審判決無罪,檢察官三好一八不服,上訴。十月十五日到十月二十九日的第二審,十三名被判有罪的被告隨即提出上訴。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日上訴駁回,判刑罰款確定,蔣渭水、蔡培火判禁錮四個月,蔡惠如、林呈祿、林幼春、陳逢源、石如恆(煥長)判禁錮三個月。此七人陸續進入監獄服刑時,都受到不少民眾送行。當刑期快要屆滿,日本警方怕民眾到獄方迎接受刑人,所以提早假釋,但這些受刑人一被送到家,仍為民眾發現,受到英雄式的歡迎。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者雖然因「治警事件」受到牢獄之災,但審判過程中,日本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臺灣人雙方的辯論,都詳細登在臺灣民報上,臺灣社會因此事件喧騰一時,更在文化啟蒙與民眾覺醒上邁進了一大步。

 

二、林獻堂小傳

林獻堂(西元一八八一~一九五六年),原名朝琛,字獻堂,號灌園,霧峰 林家頂厝人,排行老三,遂被稱為「阿罩霧(霧峰舊名)三少爺」,幼年進林家私塾,奠定深厚漢學基礎。乙未割臺,其父林文欽因抗日不成而暫時隱遁,林獻堂年方十五歲,奉祖母之命,率全家四十餘人避居泉州。臺灣局勢穩定之後,方回臺繼承家業。一九○一年父親病逝,環境的歷練與天生稟賦,使林獻堂成為林家的中心人物。一九○二年任霧峰區長,一九○五年為臺灣製麻會社董事。在此時期開始閱讀有關民族、民權的書刊。

一九○七年首次遊日,遇見梁啟超。梁告以臺灣人應該厚結日本中央政要,牽制臺灣總督府的高壓統治。此促使林獻堂從事民族運動時採溫和路線。一九一三年,在日本會見板垣退助,推動同化運動。一九一四年板垣退助來臺成立同化會,林獻堂出力甚多。同化會雖然於一九一五年一月被解散,但是林獻堂已經由此學習到合法爭取權力與組織鼓動群眾的方法。一九一八年赴日本,在東京與臺灣留學生接觸頻繁。一九一九年東京留日學生組織聲應會、啟發會,林獻堂皆被推為會長,推動撤廢六三法。一九二○年組織新民會,林獻堂再次被推為會長,支援學生團體,在溝通整合島內外意見後,決定改「六三法撤廢運動」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一九二一年到一九三四年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十五次請願活動,林獻堂多次居重要領袖地位。一九二七年七月為臺灣民眾黨顧問。一九二九年十二月臺灣總督府公布准許密吸鴉片者重新登記,得發給正式牌照。林獻堂與蔣渭水通電國際聯盟,反對續發牌照。一九三○年三月國際聯盟鴉片調查團抵臺,林獻堂與蔣渭水、蔡式榖在臺北鐵道飯店訪晤國聯派遣的三位委員,陳述關於臺灣鴉片問題之意見。

一九三六年赴上海,在華僑聯合會致詞時提到「祖國」兩字,被日本人視為大逆不道,並指使流氓侮辱之,林獻堂憤而辭評議員,避居日本。回臺後,一九四一年被指定為皇民奉公運動委員會參議,十二月又復任總督府評議員。一九四五年三月,日本政府為改善殖民地政治待遇,任林獻堂為貴族院議員。

戰後,一九四六年當選第一屆省參議員,但卻無法當上議長。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中,他反對謝雪紅,並支持「臺中地區時局處理委員會」。一九四七年三月一日任彰化銀行首任董事長,五月被聘為省府委員。一九四八年六月臺灣通志館成立,為首任館長。一九四九年七月,臺灣通志館改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擔任主任委員。

二二八事件以後,臺籍菁英被屠殺,國民政府又厲行土地改革,使林獻堂感到失望。一九四九年九月,以養病為由,避居日本 神奈川拒回臺灣,一九五六年九月八日病逝日本。

參考資料:張炎憲等編著,臺灣近代名人誌,臺北 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林礽乾等總編輯,臺灣文化事典,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三、空中地面同時進擊的請願運動

一九二三年二月,「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第三次發動,核心人物蔣渭水等人親自到東京,準備進行請願。

據記載,蔣渭水等人抵達東京當日,東京新民會與臺灣青年會齊聚數百人,舉著大旗,上書「歡迎臺灣議會請願團」等字,歡迎其人到來。更有人搖著寫有「自由」、「平等」、「臺灣議會」的小旗,並齊聲合唱「臺灣議會請願歌」。

那時,他們尚不知道,臺灣議會請願運動將會進行十五次。像是一場長期抗戰。每一次失敗,他們總又立刻起來,繼續搖旗,繼續唱歌。

只是,旗海再飄揚,怎樣能傳達到執政者心中?歌曲再響亮,又怎樣能讓更多人聽見呢?

於是,那一天,二十二歲的謝文達(註)重新跳上飛機。

天空是東京的天空,天空也是臺北的天空。天空沒有國界。所澤飛機場上,謝文達呵出一口熱氣,座艙玻璃上霧白花花,他戴上護目鏡,啟動引擎,沿著跑道,機頭拉升,機翼在半空懸浮。

在離人間很高很遠的地方,他持續做著很貼近人間的夢。希望故鄉的人們,過著更好的日子,有更高的眼界去看,更美好的未來去飛翔。

地表上,請願運動仍在進行。飛揚的旗幟與高唱的歌聲中,人們抬頭,那一天,東京街頭,下起了雪。

那不是真正的雪。

是紙。

謝文達機翼畫過東京上空,所經之處,散落下無數關於臺灣議會請願活動的傳單。據統計,達十餘萬張。

傳單上寫著「臺灣人呻吟在暴戾政治之下久矣!」

「給臺灣人議會吧!」

「殖民地總督獨裁主義,是立憲國日本的恥辱!」

傳單如雪。傳單上控訴如血。雲端上則有沸騰著熱血的少年,不知是因為年輕,而能飛翔。還是飛翔的時候,因此年輕了。少年的肩膀上有翅膀,他將帶著那時也是個少年的臺灣,走一段路。走向革命與戰鬥的成年。

:謝文達(西元一九○一~一九八三年),臺中 豐原人。臺灣公立高等普通學校(臺中一中前身)畢業,赴日就讀千葉縣 伊藤飛行學校。曾多次於日本飛行競賽中奪魁,為臺灣第一位飛行員。參與第三次臺灣議會請願運動後,偷偷地前往中國,歷任河南國民軍航空隊長、南昌機場長、廣州航空學校教官。一九四五年後,返臺擔任臺灣省議會專門委員。

(節錄自陳栢青 在我背上有翅膀—飛行少年謝文達,見須文蔚編那一刻,我們改變了歷史,臺北 遠流出版公司)

 

送蔡培火蔣渭水陳逢源三君之京 / 講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