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

古典風華,現代視野

孟子的抱負 補充講義107.09

孟子的抱負 補充講義107.09

一、中國歷代有一治一亂的現象嗎?

 時代

堯、舜 天下太平

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書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

夏商 禹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殷商盛世

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汙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汙池沛澤多而禽獸至。及紂之身,天下又大亂。

西周東周春秋  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書曰:『丕顯哉,文王謨,丕承哉,武王烈。佑啟我後人,咸以正無缺。』西周盛世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
春秋戰國 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
戰國  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秦始皇統一天下 陳勝吳廣起義、楚漢相爭
西漢 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是西漢的全盛時期 王莽篡位、綠林赤眉起義
東漢 光武中興、明章之治 三國鼎立、東西晉、五胡亂華
開皇之治 瓦崗軍起義
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安史之亂、黃巢起義五代十國
北宋 咸平之治、仁宗之治、熙豐變法 方臘起義
  紅巾軍起義
永樂盛世、仁宣之治 李自成起義
康乾盛世 太平天國為亂

 

二、對於治世與亂世,孔子的因應之道為何?

Ω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泰伯》)

Ω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論語.憲問》)

Ω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論語.衛靈公》)

Ω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論語.公冶長》)

追求美名光環、金錢私利、喜好慾望的滿足,是人之常情,至於倫理道德的規範,現代人往往只是視為表面可有可無的規範。許多人越是無止境的追求個人滿足,就越想打破令人生厭的道德規範。對於他們而言,良心道德、真誠善良、克己復禮,已經太過虛無飄緲、太不切實際而令人難以理解,如果社會上這樣的人很多,他們會很看重物質生活,遠離精神文明,整個社會會認為無止境的追求個人滿足有什麼不對?虧損道德良知,不擇手段達到目地有什麼不對?這象不象邦無道?整個社會價值標準、體系是不是顛倒了?堅守正道、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的人是不是就成了社會大眾眼中最愚昧無知的人了?這樣的人是不是壓力很大?是不是社會未來瓦解後重建的希望?象不象亭亭玉立的濁世清蓮?這樣的人是不是很難得?你能舉出社會中哪些人是這樣的嗎?邦有道之時,貢獻才能,為社會人民謀福利;邦無道之時,收藏才能,堅守道義遠離名利的誘惑。你認為這樣做主要的考量是什麼?社會人心私心小時,注重道德,社會就穩定,在這樣的天時和人和,人民本來就應該享有地利、福份,有才能的人,利己利民也不會違逆天意、道德、人心;反之,社會人心私心大時,鄙視道德,社會就禍亂,天災和人禍即將到來,人民本來就不該享有多少地利和福份,有才能的人,如果再不謹言慎行,還想著謀私利和為大眾謀福利,就違逆天意、道德,人心要招天懲了,這豈不是自作自受?如果人真能越鄙視道德越有福利,天、地、人、心就真要錯亂了。http://big5.zhengjian.org/node/41061

三、《菜根譚》有云:「處治世宜方,處亂世當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待善人宜寬,待惡人當嚴,待庸眾之人宜寬嚴互存。」對於此,你的看法為何?

1.治世:指太平盛世,政治清明,國泰民安。

2.方:指品行端正。3.亂世:治世的對稱。

4.圓:沒有棱角,圓通,圓融,隨機應變。《易經·繫辭》說:「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

5.叔季之世:古時少長順序按伯、仲、叔、季排列,叔季在兄弟中排行最後,比喻末世將亂的時代。《左傳》云:「政衰為叔世」,「將亡為季世」。

四、從國內外的局勢來看,你認為當今是屬於亂世還是治世?為甚麼?處於這樣的世代,個人如何尋求安身立命之道?

五、從國內外的局勢來看,從台灣社會的觀察來說,你認為當今是屬於亂世還是治世?為甚麼?處於這樣的世代,個人如何尋求安身立命之道?

六、延伸閱讀

(一)張大春〈致中閔書〉全文

中閔足下:蘇子由上樞密韓太尉書有云: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此言洽於君而得於我矣。

君不學文,而能以文會我;素養豪氣,而能率氣抗暴。致萬姓于趙高、秦檜之墀前,一睹權姦懦主之迹,猶引刀而成一快,豈讓豫、專、聶、荊諸輩哉?

近月暴人阻任事極微、亦至大。其微者,在去就所擇,不過一殘其聲譽、毀其榮蹟之上庠;序教泯滅,學術漫漶,烏可從頭收拾?而君亦無從收拾也!

其大者,則在教育部袞袞群公,上秉執政之狡情,下迎奴民之竊喜,以君一人之出處,為彼一黨之利害。此佞人禍國之大端,而士君子與眾公民習焉不察、安之若素者矣!

昔韓文公有爭臣之論,以儆陽城大夫;蘇子由不赴商州以刺王安石之隱慝。蓋不識書,豈其得知今之行險僥倖之人,非絕天地而獨立者,亦趙高、秦檜之流亞而已。君之文、君之氣,視彀所及而發之,懸彼汙軀於青穹,君固已就此亂世之任矣!大春頓首。

 

(二)余光中〈飛過觀音山〉

每次要降落在松山

機翼斜時就驚喜

菩薩的臥姿真曼妙

像乘著蜻蜓點水

凌波將綽約飛繞

 

無比奇麗的雕品

多少朝山者的眼神

在水天之間,順著

豐盈而變化的體態

與山勢共轉過來

 

聞說你三十有二相

不是慈悲的心腸

十萬億佛土外

任誰仰呼你法名

立地都能得接引

 

我在西子灣的龕頭

長供你高貴的立姿

如關渡隔水的模樣

卻不敢妄瀆造次

 

而不論是立是臥

在不解惜福的亂世

也只有跪地祈求

你千臂能伸一指

或千眼能投一瞥

 

或許,這島還可救

孟子的抱負 補充講義107.09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