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1032-1098)法號了元,字覺老。俗姓林,饒州(江西省)浮梁人。是位神童,三歲就能背誦唐詩,五歲就能背出二百多首來。入學不久便通曉《五經》,接著便研究諸子百家的學說。有天,在竹林寺讀到《楞嚴經》,發覺這才是真理。十六歲時便出家研究佛學,很快名聞全國。佛印曾中進士一度為官,後不堪紛擾請求出家,正好神宗皇帝要一替身代其出家還原,便將其剃度,並頒賜一個「高麗磨納金缽」給他,因此名聲更大;當時很多佛寺都請他去住持。曾住持過江州承天寺、淮山鬥方寺、廬山開先寺、歸宗寺,鎮江金山寺、寺焦山、江西大仰山等剎。與永修雲居寺法緣更深,嘗四度住雲居。
佛印精通禪宗多門教義,身為雲門宗僧,後拜寶積寺日用為師,學習禪法。有人曾問佛印∶「佛法在什麼處」?師雲∶「在行住坐臥處,著衣吃飯處,屙屎撒尿處,沒理沒會處,死活不得處。」可見是個徹底的「心外無法,身外無佛」的禪門空宗實踐者。他又參訪廬山開先善暹,復參圓通居訥,對於淨土思想甚為關心,曾擔任青松社社主,整編白蓮社流派。
更為可貴的是,他從禪宗多門出發推而廣之,具有含容儒佛道三教的氣質,與純粹的佛教僧人風格不同。關於這一點,日本學者阿部肇一的《中國禪宗史》第三篇第五章有如下之描述:「與其說佛印是佛教僧侶,不如視之為道家者流。而其儒學思想亦能與釋、道二者相合。元豐五年九月,佛印自廬山歸宗寺回到金山寺時,即有癴道冠儒履佛袈裟,和會三家作一家匁之語,頗有三教兼容,形成一宗的氣概」。他雖然繼承開先善暹的法統,可是其行動與思考卻具有強烈的世俗意識。他經常參加酒宴而高談闊論。所結交的朋友多士大夫官僚之輩,僧人方面反而較少,宋代之筆記小說中,常有佛印軼事之記載。可見師是當時士林中眾所周知之名僧。其中與蘇東坡之交誼和機鋒對駁,尤膾炙人口。《宋稗類抄》有則「東坡輸玉帶」的故事:當時佛印禪師為廬山的歸宗寺住持,蘇東坡正因「湖州詩案」被貶為黃州通判。兩地一江之隔,經常往來。一天,蘇東坡到寺,恰巧碰到佛印禪師正要講經,殿內擠滿聽眾。佛印禪師對蘇東坡說:「蘇居士!你來得真不巧,這裡沒有你的座位了。」蘇東坡聽了!知道這句話中是含著禪機,也就針鋒相對答道:「既然這樣,為什麼不暫時借你的四大(指身體)來做座位呢?」佛印便答道:「也好,但是我有個問題問你,你如果回答得出,我就把身體給你當座位;假如你回答不出,就要解下所配玉帶作贖」。於是佛印便問道:「剛和居士說要借我四大來做坐位,居士是懂得佛法的,佛經上不是說:‘四大皆空,無蘊無我’請問居士到底要向那兒去坐呢?」。佛印所說的便是六祖慧能戰勝北宗神秀的著名佛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此間本無物,何處有塵埃」,蘇軾自然啞口,只好認輸。佛印此番機鋒,自然不是為了玉帶,而是要開導蘇軾,對於此番政治打擊不要存於胸中,因為「四大皆空,無蘊無我」。蘇軾後來被貶到更遠的惠州,佛印則在真如寺住持,曾派道人卓契致書蘇軾雲:「嘗讀退之《送李願歸盤谷序》,願不遇主知,猶能坐茂林以終日。子瞻中大科,登金門,上玉堂,遠放寂寞之濱,權臣忌子瞻為宰相耳!人生一世間,如白駒之過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貴,轉盼成空。何不一筆勾斷,尋取自家本來面目。萬劫常住,永無墮落。縱未得到如來地,亦可以驂鸞駕鶴,翔三島為不死人,何乃膠柱守株,待入惡趣。子瞻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到這地位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聰明要做甚麼?三世諸佛則是一個有血性漢子。子瞻若能腳下承當,把一、二十年富貴功名賤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宋人軼事匯編》卷二十),亦是開導之語。
民間關於佛印和蘇軾對談機鋒的趣事更多:有次蘇軾拜訪佛印,佛印正在食魚,怕蘇軾見到不雅,便將魚盤藏入身旁的磬中。蘇軾裝作未見,做思索狀,請教佛印曰:「今日得以上聯,不知下聯如何作對」。佛印說:「何聯能難倒蘇學士,請說出聽聽?」蘇軾說:「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大笑:「這有何難?隨口答道:‘積善之家慶有餘’」。蘇軾亦大笑:「真是「罄(慶)有魚(餘)嗎?」隨即從罄中掏出魚盤,大啖之。另一次則是佛印報復蘇軾,同樣是吃魚:佛印回訪蘇軾,蘇軾正在吃魚。佛印於是請教蘇軾:「蘇學士的‘蘇’,有人將魚放在左邊,有人又放在右邊,究竟應該放在那邊?」蘇軾隨口答道:「各人習慣不同,兩邊皆可」。佛印大笑道:「還是放到左邊吧」,說著便將魚盤挪了過來。蘇軾見上當,亦大笑。
佛印在真如寺住持時,蘇軾和黃庭堅皆去拜訪過。今佛印橋畔有塊巨石,瑩潔平整,石下流水淙淙,古樹濃陰,相傳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曾談經論法,故名「談心石」,上有「石床」二字,乃蘇軾手書。蘇軾有首《和黃庭堅遊雲居山之作》:「一行行到趙州關,怪底山頭更有山。一片樓台聳天上,數聲鐘鼓落人間。瀑花飛雪侵僧眼,巖穴流光映佛顏。欲與白雲論心事,碧溪橋下水潺潺」最後兩句說的就是碧溪橋和談心石。
https://wechat.kanfb.com/travel/5203
虛雲: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歷歷;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修慧必須明理,修福莫如惜福
手把青苗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