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勸學〉補充講義

Posted By on 8 月 31, 2016 | 0 comments


 

荀子〈勸學〉補充講義

ㄧ、〈勸學〉一文寫作的歷史背景:

荀子的〈勸學〉寫於戰國時期。在此之前由於政治、社會、經濟制度產生根本性的變動,原本周朝的禮樂典章制度,也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失效。原本為貴族所掌握的學術文化,流落到民間,形成私人講學之風的興起;士階層的出現,使得養士之風蔚為風行;鐵器的發明到廣泛運用,促進各項產業的蓬勃發展,改變原本單一的社會形態;紡織業的發展,促使書寫工具的進步,讓文字除了能寫在竹簡上以外,也能寫在絹帛上,便
於抄寫、保存與攜帶,這種種歷史的因素,都促成諸子百家思想爭鳴的條件。

二、請說明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與荀子面對禮崩樂壞的時代所提出的思考關懷為何?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自孔子後,有孟子,稍晚還有荀子繼承並發展孔子的思想,他們所關懷的層面與當時其他多數的思想家一樣,都是緊扣著「人」的問題而發。面對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的社會現象,儒家本著「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淑世胸懷,對群體的生命付出真切的生命關懷與相應對治之道。

三、請問孟子與荀子對於人性的看法有何不同?

荀子主張性惡論,與孟子性善論相異。孟子認為人生來便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個善端,這些乃仁、義、禮、智的根苗;荀子則認為,人性是指人生來自然具有的屬性,這種屬性特徵為「好利」。

荀子的〈勸學〉寫於戰國時期。在此之前由於政治、社會、經濟制度產生根本性的變動,原本周朝的禮樂典章制度,也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失效。原本為貴族所掌握的學術文化,流落到民間,形成私人講學之風的興起;士階層的出現,使得養士之風蔚為風行;鐵器的發明到廣泛運用,促進各項產業的蓬勃發展,改變原本單一的社會形態;紡織業的發展,促使書寫工具的進步,讓文字除了能寫在竹簡上以外,也能寫在絹帛上,便於抄寫、保存與攜帶,這種種歷史的因素,都促成諸子百家思想爭鳴的條件。

四、〈勸學〉為何是《荀子》的第一篇?

《論語》一書自〈學而〉始,《荀子》一書亦始自〈勸學〉 ,本文旨在暢論為學的重要。《荀子‧性惡》篇一開始就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這是荀子的基本論點,所謂「偽」是指人為的意思。認為賢愚不肖,都可以經由後天的環境,加以教育而改造的。而一切的改造,必須透過學習的階段,而且必須虛心專一地學,真積力久地學。

五、〈勸學〉中的博喻技巧

本文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種              類 事                 例
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說明問題,強調作者的觀點 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
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 騏驥與駑馬對照朽木與金石對照。
先正後反 積土成山…/不積跬步…
先反後正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反)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正)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反)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正)
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讓讀者思考 青出於藍冰寒於水
先設比喻,再引出道理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先設比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 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

六、〈勸學〉的說理特色

1.〈勸學〉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

2.總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既是全文的一個中心論題,也是第一段所要開始闡述的內容。而在段的結尾部分則歸結道:「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就明確而有力地照應首句,收束了上文,並且清楚地點明瞭該段的中心思想。

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來說明個人獨自冥思苦想遠不如學習有益。而又列舉了「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等幾個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又極有說服力的比喻後,有力地小結道:

「君子生(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在這裏,荀子從他的「性惡論」觀點出發,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惡的,其所以不同於眾人,就在於他善於向良師益友學習嘉言懿行,以改變自己的不良天性。這個「物」字就從「舟楫」、「輿馬」之類,變成了學習的內容,文字也就逐漸深化了。這裏舉的兩個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應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該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適當概括。總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卻並不死板。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較難讀,荀子這種謹嚴、樸實的寫作方法,對幫助讀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內容,是十分有效的。

柒、李斯〈諫逐客書〉第一段與本課第二段的論證方法有何不同?

〈諫逐客書〉:「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井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井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與,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諫逐客書〉用的方法是「舉了a事實,然後得到A論點;舉了b事實,然後得到B論點;舉了c事實,然後得到C論點……」。

〈勸學〉第二段使用典型的議論文思維,先提出論點,接著以譬喻的方式詮釋論點,最後再提出結論。

捌、〈勸學〉的立論與結構:

段落 主要論點/主旨 論據/事例 結論 事例共同特色、材料來源
第一 學不可以已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意義:提升自己改變自己 事例1、2、3: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生活經驗技巧:搏喻
事例4、5: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事例6: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

教使之然也。  
強調學重於思: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所學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 事例1: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事例2、3: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事例4、5: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善學者必須利用外物:如前人的知識經驗 生活經驗中的事例
論學習的環境:君子當慎所居遊

PS.未先立論而先舉例

事例1: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繫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

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相關事例:
1.孔子:「里仁為美」
2.孟母三遷
1.包含動、植、礦物之例,顯見荀子對自然現象的精細觀察

2.正反對照,優劣立盼立即呈現,是非分明。 

事例2: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事例3、4: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事例5: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第四段 學習的態度:物各從其類,榮辱自招: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PS先立論而後舉例

事例1、2: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怠慢忘身,禍災乃作。邪穢在身,怨之所構。 1.博喻手法2.以平日觀察自然現象所得為論據

3.事例具備因果關係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
平地若一,水就溼也。
草木疇生,禽獸群焉
物各從其類  
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 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所學)  
段  為學方法:
1.貴累積、
事例1、2、3、4: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 本段設喻方法多變:先正後反
2.貴有恆 事例5、6、7、8: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正反相對設喻論述
3.貴專一 事例9、10: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動物設喻
  事例11、12: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事例13:

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君子結於一也
1.積善行,則聲聞自遠。
2.必有成果
事例1、2:巴鼓瑟,而流魚出聽;
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學至精深,自有美名: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第七段 1.為學的方法2.另外一種寫作方法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CF.孟子 呼應文首之中心論題──學不可以已,並具體指出學習與「禮」的關係,強調學習使人成德成聖,否則為禽獸,隱然與性惡說相應。
為學的目標 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離婁下》: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君子之學在自我實踐直接展開議論,全不舉例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嚮矣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用了兩組對比(四個方面)來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