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論.論文》補充講義

Posted By on 4 月 22, 2016 | 0 comments


《典論.論文》補充講義

壹、課文相關概念

一、文氣說

1.孟子提倡「氣」(浩然之氣):乃道德品格修養達至崇高境界的精神狀態,由長期配合道與義而成,〈公孫丑〉上: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衰敗、委靡)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並不是偶然有一件事符合於義而取來的。襲,出其不意地攻擊,此處指奪取);行有不慊於心(行為上問心有愧,氣便委靡下來。慊,音ㄑㄧㄝˋ,滿意、滿足。),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謂必須有所從事,即養也。事,從事,即培養),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疲倦的樣子)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2.曹丕之「氣」:此乃先天賦予,沒有倫理道德色彩的自然稟性,「文以氣為主」,指作家的才情氣質是形成文章風格的主因。

3.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與曹丕之說前提相同,認為文章風格受作家之氣影響,但結論不同。蘇轍「氣可以養」之說,近於孟子。

二、「文學」觀念之演變

(一)先秦:「文」與「學」合而為一,密不可分,何晏等以為「文學」包括「一切典章制度」,故「文學」一詞有「文獻」之意。例:論語「博我以文」、「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二)兩漢:「文章」(純文學)、「文學」(含文獻之意)雖有較明顯的分野,但「散文」、「韻文」沒有嚴格的定義。

(三)魏晉:「文章」(純文學)與「文學」(含文獻之意)有較明顯的分野。

(四)六朝:

(1)「文學」獨立於「文獻」之外,故歷代史家,以通經名家者,入史書的儒林傳;以雋才能文者入文苑傳。

(2)將文章分為「文」與「筆」,以有韻的稱「文」,無韻的稱「筆」。∮曹操、曹植作品補充

貳、延伸閱讀:曹操、曹植作品補充

一、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注釋:

1.青青子衿:這裏用《詩經.鄭風.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成句。青衿是周代學子的服裝,衿:衣領。

2.呦呦:鹿的叫聲,這裏用《詩經.小雅.鹿鳴》首章;「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成句。意思是說鹿得到艾蒿而歡快地發出呼叫同伴的呦呦聲,我高興地奏樂設宴來娛樂我的嘉賓。

3.掇:採拾。同輟,一作「輟」,停止。

4.古諺有「越陌度阡,更爲客主」的話,這裏用成語,意思是客人遠道來訪。枉:枉駕,屈就。用:以。存:省視、問候。枉用相存:有勞你遠道前來問候我。契闊:聚散、離合談讌:暢談歡宴。讌:同「宴」。

5.匝:一圈。

6.厭:滿足。周公吐哺:傳說周公唯恐失去天下人才,凡有士人來訪,他都立即接待,以至於「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二、曹植七哀詩〉

本詩明寫怨婦思念遠方良人的情懷,暗寫詩人對兄長的情意和自己鬱郁不歡的心情。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君行踰十年,君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劫會合有時諧。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曹植評價:

1、鍾嶸:「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是「建安之傑」,列其詩為上品。

2、《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3、杜甫:「曹植文波瀾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