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週課程進度

Posted By on 10 月 23, 2014 | 0 comments


第八週課程進度

1.進行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教學——作者、題解、桐城派古文

2.預告本學月新詩、小說教學活動

3.介紹台北近期文學活動:

(1) 詩的照耀下——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Ⅱ

《無岸之河》導演:王婉柔/演員:洛夫/發行:目宿媒體/本片片長:90分鐘

《如歌的行板》導演:陳懷恩/演員:瘂弦/發行:目宿媒體/本片片長:139分鐘

官方網站http://www.poemmovie.com.tw/

(2) 創世紀60周年封面及詩人手稿特展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一、二樓 / 時間:2014/10/09 Thu ~ 2014/10/26 Sun

(3) 詩人的繆思:余光中詩歌音樂會

地點:生活松菸店B2誠品表演廳 / 時間:10月24、25日7:30pm

(4) 上海崑劇團演出訊息  11/14 (五) 19:00《牆頭馬上》

裴少俊/黎安(前)、岳美緹(後)  李倩君/羅晨雪(前)、張靜嫻(後)

11/15 (六) 19:00

《花判》胡判官/吳    雙    大花神/袁國良

《痴訴‧點香》蕭惜芬/梁谷音    諸葛暗/張銘榮

《撞鐘‧分宮》崇    禎/蔡正仁

11/16 (日) 14:00《琵琶記》

趙五娘/梁谷音   蔡公/繆斌  蔡婆/張銘榮  蔡伯喈/黎安

牛氏/余彬   張廣才/袁國良

(4) 國光劇團秋季公演大康熙與鰲拜

演前講座:10/26(日)下午兩點 / 敦南誠品地下二樓視聽室

演出地點: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時間:11月28-30日

★關於詩的照耀下——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Ⅱ

《無岸之河》

1.導演:王婉柔 2.演員:洛夫 3.發行公司:目宿媒體 4.電影本片片長:90分鐘

詩人步入一黝黑甬道,石室中微光閃爍,令人如何想像,六十年前此處砲火隆隆?1959年,洛夫在金門戰火硝煙中,開始寫作《石室之死亡》,在後來的六十年,這首超現實主義代表詩作掀起台灣文壇風起雲湧。2000年,創作三千行長詩《漂木》,打開華人詩壇長詩的歷史新頁。將屆70年的創作生涯,洛夫一再突破既有格局,試煉意象的魔境。 本片試以「詩與戰爭」為切入主軸,佐以《石室之死亡》「一首詩十行」的詩體例,以《石室》前十首詩句選段,構成全片詩意綱領;同時引用洛夫與友人書信,交叉呈現其青年、中年時代畫像。團隊追隨洛夫重訪金門坑道石室、回到湖南衡陽的鄉愁現場,更記錄移民加拿大後的洛夫生活家常。「詩魔」的飛揚與沉潛,俱在其中。

洛夫(1928-

本名莫洛夫,湖南衡陽人,1949年來台,畢業於淡江大學英文系。在海軍服役多年,歷任參謀、聯絡官、特等編譯官、英文秘書等。洛夫詩思啟發甚早,在湖南時已經在報刊發表新詩。來台後,1954年與張默組成「創世紀」詩社,發行同名詩刊(瘂弦之後加入),與《藍星》、《現代詩》三足鼎立,打造跨越60年的現代詩發表基地,也成為華人現代詩壇的傳奇。洛夫從18歲起公開發表詩作迄今,從未停止詩創作,不斷嘗試、創新現代詩體例,代表作不勝枚舉。近年來,詩風由「魔」入「禪」,以凝練駕馭繁蕪,通過詩,將西方超現實主義與東方禪宗思想貫通,開闢嶄新境界。

 

導演 / 王婉柔

清大中文系畢業,英國Exeter University劇本寫作碩士。自2009年即參與島嶼寫作第一系列製作,曾擔任《如霧起時》(鄭愁予紀錄電影)製片,《化城再來人》(周夢蝶紀錄電影)副導、剪接、訪談人。

其他導演作品包括公共電視《文學Face&Book 》作家短片(駱以軍、王文興、白先勇、陳克華)、《擬音》(音效師胡定一紀錄片)。電影劇本《殺人之夏》曾獲新聞局優良劇本佳作獎。

《如歌的行板》

1.導演:陳懷恩 2.演員:瘂弦 3.發行公司:目宿媒體 4.電影本片片長:139分鐘

「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1964年瘂弦寫成這首人人朗朗上口的詩行,再過兩年,赴美參加於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計劃,從此投身編輯工作,1966年後不再公開發表詩作。 一位詩人,一本詩集,從上一世紀中迄今,影響力仍在擴散,詩人擁有什麼神奇的特質?詩,寫下什麼故事?本片循?傳奇的傳主,從溫哥華到河南南陽,從童年的流動圖書館到現在的地下室,打開保存將近60年的藏書與情書,打開詩人記憶的寶庫,為觀眾探索舞蹈家林懷民、畫家作家蔣勳、詩人席慕蓉、吳晟、陳義芝、攝影家阮義忠等人與瘂公之間恆逾40年的交會與深情。 歷經大時代變遷、壯闊波湧的文學生活,在本片藉著抒情詩般的動人影像,生動而優美地鋪展瘂弦的生命之詩,成就了超越「記錄」的傳記電影新風貌。

 

瘂弦(1932-

本名王慶麟。河南南陽人,1949年隨國軍來台,並參與洛夫、張默創辦的《創世紀詩刊》,被稱為「鐵三角」。1966年退伍,至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計畫」訪問兩年,回國後任《幼獅文藝》、《聯合報副刊》主編,45年編輯生涯中,以特有的溫情、智識、人緣風度,打造文壇盛世。 他公開發表詩作只有12年,然而〈印度〉、〈鹽〉、〈深淵〉、〈坤伶〉、〈如歌的行板〉等膾炙人口詩作,集於《瘂弦詩集》至今傳誦。其他著作《中國新詩研究》、《記哈客詩想》、《聚繖花序》亦為詩史、詩學做出貢獻。

導演 / 陳懷恩

1983年正式開始電影製作工作,剛好趕上台灣新電影的第一波,從《兒子的大玩偶》開始和電影結緣,二十多年來與楊德昌、侯孝賢等導演合作。擁有多方面的電影才華。電影、短片及廣告拍攝作品,超過百部。

2007年的《練習曲》由他一人編劇、導演、攝影,深獲觀眾共鳴,不但票房亮眼,更引發全台單車環島熱潮。其他作品:《練習曲》導演、《逍遙遊》(余光中記錄電影)導演、《戲夢人生》副導、《悲情城市》攝影、《美麗時光》美術指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