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

古典風華,現代視野

為什麼要「避秦」:〈桃花源記〉與自我覺察 / 徐國能

為什麼要「避秦」:〈桃花源記〉與自我覺察 / 徐國能

很可惜,我們不太知道陶淵明小時候發生過什麼事。

英國的心理學家羅伯.狄保德專攻諮商,《諮商技巧》一書是教科書等級的著作,他畢業於劍橋大學文學院,著作常帶有人文思考。2022 年臺灣出版了他的小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討論情緒諮商的作品,是幫兒童文學經典《柳林中的風聲》寫了一個續篇,那個常常鬧事的蛤蟆,竟陷入了憂鬱,在河鼠朋友的協助下展開了一場與心理師的對話。書中認為:「我們出生時只有幾種非常基本的情緒,幼年時,這些基本情緒逐漸發展成更細膩、複雜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成為自我的核心,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為。」

陶淵明成為現今最受我們喜歡的古人,我認為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一是他非常現實,「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活著就是要好好工作,非常有現代感。另一則是他非常不現實,當大家都「為五斗米折腰」時,他卻選擇了抵抗這種向現實低頭的常態,要用自己一身蠻力來拒絕物質誘惑,這個層面一般人難以做到,他好像是個英雄為我們出了一口氣。

陶淵明這種複雜的性格究竟是如何形成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對自己卻有很深的自覺,他也懊悔過年輕時的追求「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時代太亂,年少的理想全部落空,他終於知道自己真正的嚮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我們年輕的時候,常常逼自己「適俗」,明明不喜歡一些東西,但是為了融入團體,為了結交朋友,我們要嘗試接受這些;又或者覺得學校課程、體制特別煩,但沒辦法,既然當一個學生只好默默忍受,不然爸媽會怎麼說,自己又該何去何從?

可能要等到某一天,經過歲月的洗鍊,我們才發現過去的「誤」,我們錯估了自己真正的心意,總是為他人而活,一條無形的繩子勒死了心中的自由。而陶淵明這些詩句,似乎是一把剪斷繩子的剪刀,讓讀者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甜。

社會情緒學習的第一步是「自我覺察」,知道自己的優點,知道如何待人處世,為何犯錯,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陷入情緒當中。其實說穿了,就是「認識真正的自己」。

「認識真正的自己」不太容易,因為從小太多權威灌輸我們特定價值觀,不馴服於這種價值觀,好像就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但陶淵明很巧妙地指出世上有一群人,他們要「避秦」,躲開他們不喜歡的嚴苛法令,以及不合人性的制度,還有讓人畏懼的戰爭,彼此成就一方祥和世界。

讀〈桃花源紀〉正是自省契機:首先,我們內心的嚮往是什麼,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一個「秦」,是你無法接受,想要逃避的?其次,我們可以深度追問,心中想要逃避的東西,是否基於年幼時什麼經驗,來自於傷害,還是愛的負擔。最後,我們還可以重新評估這些經驗與感受,決定要遁入世外桃源安享一方寧靜,還是要留在現實世界繼續奮鬥。

〈桃花源紀〉精緻優美,卻牽涉於一個根本的情感議題:不喜歡,就逃避,很可恥嗎?
也許我們會發現,「逃避」未必消極,依循自己的情緒找到安適之道也是一種選擇。而你會發現,所謂的「世外桃源」,正是一群依循自己心性的人所建立的無爭世界,令人神往。而陶淵明的偉大,也許正是他將人類逃避的情緒作了正面的解釋,還將之優美為怡然的牧歌。

人類具有發明創造的天性與本能,文明直線前進,無論是人事制度或日常器用都日趨複雜,我們稱這些發展為「進步」。但「進步」所帶來的一切究竟是好是壞?權力野心、物質欲望、生活享受,這些深植人心的追求,究竟是創造文明的動力,還是人類自我毀滅的開端?而恬淡無爭的生活、永遠沒有改變的環境、隨順自然而任憑命運的安排,人與鳥獸幾希的狀態,是不是就一定是完美的理想國?

在桃花源裡,有沒有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有沒有天災所造成的饑饉?有沒有價值觀不同而形成的衝突?有沒有外在勢力侵入的戰爭?一個樸素的文明樣態,是否能完美應付隨時變異的世界?

這些問題並沒有答案,但我們不妨深思,從蠻荒走向文明的過程中,人類究竟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唯有好好想過這些問題,我們才不至於盲目相信「進步」,一味主張發展自我而掠奪了地球上的所有資源。

蟲洞(wormhole)在物理學上是一個假設中的時光隧道,可以通向另一個無法二度尋訪的時空。蟲洞式的作品中西皆有,如美國小說家華盛頓•歐文的〈李伯大夢〉(Rip van Winkle)即是名篇,這類作品和〈桃花源記〉一樣,都對現實有著深深的反省。因此我們或可體會:每個人心中理想世界的藍圖,往往是現實匱缺的補償。因此也許我們在思考陶淵明為何會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界來當作完美之世時,我們也可以反身思考我們自己心中所嚮往的世界,是否也隱藏了我們對當下的不滿或失望,讓我們重新體認自己內心真正的追求。 / 徐國能

〈移居二首〉其二 / 陶淵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爲忽去茲。衣食當須記,力耕不吾欺。

「此理將不勝」:這樣的生活情趣是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勝過它的。「理」,即義理,這裡解作生活情趣,或生活樂趣。「無爲忽去茲」:不要輕易放棄這一生活樂趣。「衣食當須記」:穿的和吃的,應當安排好,料理好,主要指耕作「力耕不吾欺」:努力耕作,自然不會徒勞無功。「不吾欺」,即「不欺吾」,謂生活不會欺騙我。意即:必須成爲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就是詩人對於眼前村居生活狀况所持的態度。

〈擬古詩〉九首之九/ 陶淵明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三年」句:盼望三年之內可以採桑養蠶。/ 始:才。值:逢。 / 柯:枝幹。滄海:指東海。這兩句是說桑樹的枝幹被摧折了,根葉漂浮到大海中去了。欲誰待:即欲何待,還依靠什麼? / 本:桑樹枝幹。這兩句是說桑樹不種在高原上,而種在江邊,根基不鞏固,所以摧折,有什麼可後悔的?

為什麼要「避秦」:〈桃花源記〉與自我覺察 / 徐國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