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

古典風華,現代視野

336112典論論文論述策略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
  • 作者
    文章
  • #4489
    tpc336112
    參與者

    敘作<論文>的源起:提出(審己度人)的原則,以樹立客觀公正的文學批評態度。

    一.首段:
    1. 感嘆(論據):指出文人第一種要不得的錯誤態度: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指出文人互相貶損的弊習,這是其創見。
    2. 論點:(文人相輕)的原因
    1. 由於人之<善於自見>
    2. 由於人之<不自見>
    二.第一段為批評論
    1.論據:以傅毅與班固,明明才能為伯仲之間,傅毅卻輕視之並引用俚語所說家
    有弊帚,享之千金為例,來說明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現今各
    作家以所長,相輕所短,最後舉出建安七子的君子典範。
    2.論點:以作「論文」緣由:
    文人錯誤的態度:文人相輕,敝帚自珍;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列出「建安七子」之名:當代文學的典範作家。
    正確文學批評態度:審己度人
    三.第二段,以(審己度人)的態度,評論<建安七子>文章之得失。
    1.論據: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
    陳琳、阮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
    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
    2.論點:「文非一體,鮮能備善」,評述建安七子創作表現及其才性,認為各
    有所長與不足。並為下段「氣之清濁有體」作鋪墊。
    四.第三段為文體論:文體四顆相互區別的特點,找到創作和批評的初步客觀標 準, 不同的體是有不同的偏重要求,作者又依其體性發展。
    1.論據: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
    2.論點:指出各種文體本有不同的特色與寫作要求,難得有「通才」兼擅各體。
    五.文氣論
    1.論據:
    (1).文章風格:決定於作家的(氣),一一個性氣質、才情慧性。
    (2).作家之才性各有所偏:氣氛清濁,聞風遂意。
    2.論點:文以氣為主
    六.文用論
    1.論據: 提出文章經國之大業,所以古代作者皆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
    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並以文王被囚時推演易卦,不因困厄不得
    志而不努力著述;周公顯達後制作周禮,也不因生活安樂而轉移創作的念
    頭,來對比是現代人大多不努力,貧賤就畏懼飢寒,富貴就縱情享樂,於
    是只圖眼前的事務,卻遺忘了流傳千秋的功業。歲月消逝,體貌衰老,很
    快地隨著萬物一同死去,這是有志之士最大的悲痛啊
    2.論點: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七.總結
    曹丕拋棄前人輕視文學的觀點,指出文學可與經國大業並論,甚至可以「不 朽」,此觀點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主張使文學走向自覺時代, 典論論文被視為這一時代的理論標誌。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