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

古典風華,現代視野

蘇軾 33625第四組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
  • 作者
    文章
  • #4464
    tpc336122
    參與者

    組別:第四組
    組員:130游皓仁 122徐毅昌 123黃錦國
    145江佩穎

    一、主旨:
    待、忍是高才之貴。

    二、論點:
    (一)第二段,所謂【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這句話是說【遇到像漢文帝這樣的君主,還要因為不用他(賈誼)而死】。

    (二)第三段,【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大臣…….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可以得志】,這句話代表賈誼上有君主的支持,下又不遭人猜忌。

    (三)同樣第三段,【觀其過湘…………….而自殘至此】,幾句話裡代表著賈誼的道理或諫言一次沒讓君主所採用,所以在過湘江的時候想起屈原當時的情景更鬱鬱寡歡,作賦追悼後即興輕生之念,最後早早結束生命。

    (四)不過一、兩次的諫言未讓君主採用,就耿耿於懷無法接受,所以蘇軾說【是亦不善處窮者也】,也就是說賈誼不會善處窮困的環境罷了。

    三、論據:
    (1)其中引用孔子欲得君重用之典故「將之荊州,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想要得到國軍君的重用,得先有一番積極作為。
    (2)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

    四、論述方法:
    開門見山_____文中的描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成就者大,則必有所忍』與『未必皆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的假設,都反映蘇軾對賈誼的看法。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