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

古典風華,現代視野

老子說 第五組:2,9,18,23,35

首頁 討論群 107二書 老子選:天下皆知美之為美108.07 老子說 第五組:2,9,18,23,35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
  • 作者
    文章
  • #8387
    許 予鳳
    參與者

    在現今庸庸碌碌、你爭我奪的競爭社會,適者生存的法則時常迫使人們汲汲營營,故在整體社會走向,似乎與老子所提倡的“無為、不爭”的概念背道而馳,且道家的概念有時過於空泛,難以遵循,可能會導致整個社會走向的紛亂。相較而言,孔孟思想有較易依循的準則,只要符合「禮」,就如多數法律的規範與道德良心的約束,就能大致步上儒家的軌道,又能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
    我們認為正因為「處無為之勢,行不言之教」,所以若要參透道家的精神,必須從生活中的細節開始,此時身教便能超越制式的規範,進而影響人心,達到真正聖人的境界,較能避免儒家因為制式化的標準,而流於空泛形式。
    雖然儒家提供一套易於依循的準則,但上,位者一旦劃清明確界線,區別仁與不仁,智與不智,於是也就有人巧俗干名,游走在經界定的道德邊界。老子說:「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若是模糊道德界線,臣民和施政者都有更大的彈性空間,而不以智巧「上下交相賊」。
    此外,若有一套明確的標準可遵循,個人的獨特性便會輕易的被抹殺了,於是道家的無為無不為即能補強這個闕漏,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把尺,衡量自己的行為,所以道家是更具包容性的。就像聞名國際的數學家陳省身先生,成立加州大學數學所後說「把厲害的數學家找來後,就不管他們了」,如此才能讓每個人多元發展,而不侷限於普羅大眾的價值觀。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