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遊記〉歷屆試題精選

Posted By on 11 月 8, 2018 | 0 comments


〈始得西山宴遊記〉歷屆試題精選

1.「氣」的原始字形作「气」,畫的是雲氣升騰的樣子。古人相信宇宙萬物皆由「氣」所構成,「氣」也因此成為涵意豐富的詞。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氣」可指人的身體或精神狀態,如《論語》:「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B)「氣」可指冷熱溫度的變化,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 (C)「氣」可指人展現於外的性格或態度,如蘇軾〈留侯論〉:「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 (D)「氣」在哲學上可指人應具有的正直道義,如《孟子》:「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E)「氣」在文學上可指因作者才性所顯現的語文氣勢,如曹丕《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93指考〕

答案:(A)(C)(D)(E)

解析:(A)血氣既衰,指身心皆漸衰弱。(B)灝氣,指瀰漫在天地間的大氣。(C)剛銳之氣,指剛強鋒銳的性格。(D)其為氣也,即浩然正氣。(E)「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指的是「辭氣」,外在的語文氣勢。

2.下列關於文學常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傳奇」本指情節曲折離奇的唐代文言短篇小說,〈虬髯客傳〉即其代表作 (B)「行」、「歌行」均為樂府詩體式,佚名〈飲馬長城窟行〉、白居易〈琵琶行〉皆屬之 (C)「書」可用於下對上,如李斯〈諫逐客書〉;亦可用於平輩之間,如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D)「賦」盛行於兩漢,歷魏晉、隋唐,至宋而不衰;其中宋賦受古文影響,傾向散文化,蘇軾〈赤壁賦〉即其代表作 (E)唐宋以來,「記」體文學迭有名篇,或抒寫山水名勝,或描寫特定名物,不一而足。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脩〈醉翁亭記〉即屬前者;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則屬後者。    〔94指考〕

答案:(A)(B)(C)(D)

解析:(E)四篇皆屬前列「抒寫山水名勝」之作。

3.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機會,批判時人一味崇尚佛老的風氣 (D)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藉「始得」二字,表現作者初次尋得心靈寄託的喜悅感受 (E)顧炎武〈廉恥〉藉論「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寄寓作者對易代之際,士人變節的感慨。       〔95學測〕

答案:(A)(B)(D)(E)

解析:(C)〈師說〉一文,藉贈文李蟠的機會,批判時人恥於從師求學的風氣。

4.教完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脩〈醉翁亭記〉、蘇洵〈六國論〉、蘇軾〈赤壁賦〉等課之後,老師要求同學掌握課文中詞語的原意練習造句。下列符合要求的選項是 (A)芒果冰滋味甜美、清涼解渴,在炎熱的夏天吃一碗,真是令人「心凝形釋」,暑氣全消 (B)她的音質好,又肯努力練習,因此加入合唱團沒多久就「水落石出」,受到大家的讚賞 (C)中秋夜晚皎潔的月光映照在屏東大鵬灣的海面上,一片「浮光躍金」的景象,真是美不勝收 (D)老師把自己的薪水捐出來,幫助那些沒有錢繳午餐費的學童,真是具有「抱薪救火」的情操 (E)參加推薦甄試面談或口試的時候,與其「正襟危坐」,緊張嚴肅,不如放鬆心情,從容自然。〔97學測〕

答案:(C)(E)

解析:(A)指精神專注,形體因而了無拘束,達到忘我的境界。(B)冬季水位下降,使石頭顯露出來。後以「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C)月光照在浮動的水面,如同閃爍的金光。(D)喻欲除其害,反而使之擴大。(E)整理衣襟,直身端坐,形容嚴肅的樣子。

5.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97指考〕

其後,京兆尹將飾官署,余往過焉。委群材,會眾工。或執斧斤,或執刀鋸,皆環立嚮之。梓人左持引(長尺),右執杖(木杖),而中處焉。量棟宇之任,視木之能舉,揮其杖曰:「斧!」彼執斧者奔而右。顧而指曰:「鋸!」彼執鋸者趨而左。俄而,斤者斲,刀者削,皆視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斷者。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慍焉。畫宮於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釐而構大廈,無進退焉。既成,書於上棟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則其姓字也,凡執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視大駭,然後知其術之工大矣。          (柳宗元〈梓人傳〉)

(1)依據上文,「梓人」的主要職責為何?(甲)運斤執斧(乙)指揮工匠(丙)設計藍圖(丁)貯藏建材(戊)匾額題辭 (A)(甲)(丁) (B)(乙)(丙) (C)(甲)(丙)(丁) (D)(乙)(丙)(戊)。

(2)下列關於「 」內文句的詮釋,正確的選項是 (A)「委群材,會眾工」意謂梓人精於計算物料和工資,以求降低成本 (B)「皆視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斷者」意謂梓人善於察言觀色,不敢獨斷 (C)「畫宮於堵,盈尺而曲盡其制」意謂梓人所繪設計圖雖小,但精密詳備 (D)「計其毫釐而構大廈,無進退焉」意謂梓人監督嚴格,不容工匠絲毫偷懶。

答案:(1)(B);(2)(C)

解析:(1)(甲)運斤執斧:揮動斧頭工作。文中梓人只「指揮工匠」並未親自執斧。(丙)由「畫宮於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釐而構大廈,無進退焉」知其設計藍圖。(丁)文中只見其設計及工作之實際現象,未見貯材。(戊)梓人姓名列於橫梁之上,未有匾額題辭。

(2)(A)指官署預定地堆積許多木材,聚集許多工人。(B)工人視梓人之臉色行事,唯其命之為聽。(D)梓人毫釐計算,最後完成大廈,沒有任何差錯。

語譯:後來,京兆尹要修建官署,我路過那兒,看見堆積著許多木材,聚集了許多工人。有的拿著斧頭,有的拿著刀鋸,大家圍成一個圓圈,面向木匠站著。這個木匠,左手拿著長尺,右手拿著木杖,站在眾人的中央。他量量房子所需要的木材,看看木料的用處,就用手杖指揮著說:「砍!」那個拿斧頭的就跑到右邊去;他回過頭來指著說:「鋸!」那個拿鋸子的就跑到左邊去。過了一會兒,拿著斧頭的就砍斫,拿著刀的就劈削。大家都看他的臉色,等他的吩咐,沒有一個人敢自己出主意。對工作不能勝任的人,他就很生氣的辭退他,也沒有人敢抱怨。他把房子的圖樣,畫在牆壁上,只有一尺大小,可是各部分的規格,都很詳盡地表示出來。依照他精密的計算,蓋成一幢高大的房屋,也沒有一點差錯。房子蓋好了,在橫梁上寫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建。」寫的就是他的姓名,所有那些執行工作的工人,都不列名。我各方面都看了一下,不覺大吃一驚,這時我才知道他的技術的巧妙和偉大哩!

6.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詞,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C)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D)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 (E)亮無晨風翼,「焉」能凌風飛╱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98學測〕

答案:(A)(B)(C)

解析:(A)沿、循。出自韋應物〈送楊氏女〉╱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B)坐著。出自王維〈輞川別業〉╱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C)難道。出自杜甫〈旅夜書懷〉╱出自連橫〈臺灣通史序〉。(D)往。出自王維〈送別〉╱助詞,無義。出自韓愈〈師說〉。(E)何、怎麼。出自《古詩十九首》之十六╱代詞,指老師(一說:助詞,無義)。出自韓愈〈師說〉。

7.下列各組文句中,「 」內的字義相同的選項是 (A)〈諫逐客書〉:不問可否,不論「曲」直/《典論‧論文》:「曲」度雖均,節奏同檢 (B)〈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C)《孟子‧滕文公》上: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赤壁賦〉: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D)《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後漢書‧黨錮列傳序》: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濟功 (E)《莊子‧天運》: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始得西山宴遊記〉: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98指考〕

答案:(B)(D)(E)

解析:(A)音ㄑㄩ,事理不直/音ㄑㄩˇ,曲調。(B)返回。(C)往/享用。(D)借。(E)遨遊。

8.下列各組「 」內的字,讀音相同的選項是:

(甲)因「噎」廢食/抒發胸「臆」  (乙)「踔」厲風發/精雕細「琢」

(丙)「惴」惴不安/意興「遄」飛  (丁)太陽「熾」熱/旗「幟」鮮明

(戊)桎「梏」心靈/「痼」疾難癒  (己)不「屑」一顧/剝「削」勞工

(A)(甲)(己) (B)(乙)(戊) (C)(甲)(丁)(戊) (D)(乙)(丙)(己)。   〔99指考〕

答案:(B)

解析:(甲)ㄧㄝ╱ㄧˋ。(乙)ㄓㄨㄛˊ。(丙)ㄓㄨㄟˋ╱ㄔㄨㄢˊ。(丁)ㄔˋ╱ㄓˋ。(戊)ㄍㄨˋ。(己)ㄒㄧㄝˋ╱ㄒㄩㄝˋ。

9.下列各組「 」內的字,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百工之人,君子不「齒」/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 (B)「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綱舉「目」張,百事俱作 (D)近拇之「指」,皆為之痛/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牆而坐。                  〔99指考〕

答案:(B)

解析:(A)並列。出自韓愈〈師說〉/牙齒。出自劉鶚〈明湖居聽書〉。(B)皆指心靈。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出自歐陽脩〈醉翁亭記〉。(C)眼睛。出自《荀子‧勸學》/網的孔眼。出自連橫〈臺灣通史序〉。(D)手指。出自方孝孺〈指喻〉/指出。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下列「 」內語詞,使用正確的選項是 (A)怡君讀書總是「心凝形釋」,專注認真,終於如願考上理想的大學 (B)阿嘉經歷失敗,以致失去鬥志,從此「一蹶不振」,頹靡度日 (C)建宏愛好自然科學,做實驗向來「管窺蠡測」,謹慎細心絕不馬虎 (D)張老闆為人「錙銖必較」,常與客戶發生爭執,生意因此一落千丈 (E)兄弟象對統一獅那場球賽精彩至極,使人「繞梁三日」,難以忘懷。                        〔100學測〕

答案:(B)(D)

解析:(A)心凝形釋︰意為精神專注,形體因而了無拘束,達到忘我的境界。「專注讀書,考上大學」,看不出「形釋」而「與萬化冥合」的境界。(B)一蹶不振︰比喻一經挫折,就不能再行振作。(C)管窺蠡測︰比喻眼界狹小,見識短淺。(D)錙銖必較︰指對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計較。(E)繞梁三日:形容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

11. 風花雪月等景物,作者都可藉之寄情,以表達思念愛悅之意,曹植〈七哀〉「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即是其例。下列文句,運用相同寫作手法的選項是 (A)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B)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C)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 (D)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 (E)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100指考〕

答案:(B)(E)

解析:(A)出自蘇軾〈赤壁賦〉。僅寫江上風光、泛舟之樂。(B)出自佚名〈西洲曲〉。藉南風寄託思念愛悅之意。(C)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僅寫雨中情景。(D)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寫登西山所見所感,並未藉景表達思念愛悅之意。(E)出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藉月光表達思念愛悅之意。

12.下列各組「 」內的字,讀音相同的選項是 (A)「佚」名/瓜「瓞」綿綿 (B)「岈」然/驚「訝」不已 (C)「鵪」鶉/「閹」然媚世 (D)地「氈」/「饘」粥糊口。〔101學測〕

答案:(D)

解析:(A)ㄧˋ╱ㄉㄧㄝˊ,瓜瓞綿綿,喻子孫蕃衍,相繼不絕。(B)ㄒㄧㄚ╱ㄧㄚˋ。(C)ㄢ╱ㄧㄢ。(D)ㄓㄢ。

13.下列有關「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陶淵明〈桃花源記〉採倒敘手法,從漁人的角度追憶自我無意中發現美好世界的過程 (B)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以「始得」二字凸顯主旨,首段開門見山,細數宴遊見聞 (C)范仲淹〈岳陽樓記〉旨在刻畫滕子京浮沉宦海、修葺岳陽樓之原委始末,雖名為樓記,實為史傳 (D)歐陽脩〈醉翁亭記〉首段採用「由景而人」的手法,勾連山、水、亭、人物,終而拈出「樂」字。        〔101指考〕

答案:(D)

解析:(A)〈桃花源記〉以漁人角度順敘手法寫成。(B)〈始得西山宴遊記〉首段為「未始」,並非開門見山,文中也未「細數宴遊見聞」,只著重於「始」得西山之感受。(C)〈岳陽樓記〉未刻畫滕子京宦海浮沉,修葺岳陽樓也只簡筆代過,全篇亦與史傳毫無相關。(D)〈醉翁亭記〉首段由「環皆山」的景,勾連山、水、亭、人,最後到「醉翁」與「山水之樂」。

14.下列各組「 」內的文字,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況乎視之以至疎之勢,重之以疲敝之餘,吏之戕摩剝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 (B)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海外獨身遊,風雲「際」會秋。我傳靈德去,仗劍鬼神愁 (C)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 (D)「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介而馳,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奮迅,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 (E)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     〔102學測〕

答案:(B)(D)

解析:(A)招致/加速。(B)接合。(C)是/於是。(D)等到。(E)同「無」,沒有/身故。

15.下列各組「 」內的字音,前後不同的選項是 (A)若「垤」若穴/「喋」血山河 (B)交「戟」之衛士/王俱與「稽」首 (C)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謁」 (D)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侶魚蝦而友「麋」鹿。〔102指考〕

答案:(B)

解析:(A)ㄉㄧㄝˊ。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連橫〈臺灣通史序〉。(B)ㄐㄧˇ。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鴻門宴》/ㄑㄧˇ,出自蒲松齡〈勞山道士〉。(C)ㄧㄝˋ。出自《荀子‧勸學》/杜光庭〈虬髯客傳〉。(D)ㄇㄧˊ。縻:牽絆、牽制。出自《孫子兵法‧謀攻》。語譯:不知道不可以退兵卻下令退兵,這是牽制了用兵/出自蘇軾〈赤壁賦〉。

16.下列文句「 」內成語的運用,正確的選項是 (A)思螢為了準備朗讀比賽,常「念念有詞」地大聲誦讀課文,以提升臨場表現效果 (B)澤于登上101觀景臺後,發現遠處的景物盡收眼底,這才真正體會「尺寸千里」的意涵 (C)阿拓熱愛登山,不斷接受各種訓練,希望能早日完成他挑戰臺灣百岳的「名山事業」 (D)原本打算丟棄的舊掃帚,竟然有復古餐廳願意高價收購,讓暴哥喜呼果真是「敝帚千金」。               〔104學測〕

答案:(B)

解析:(A)念念有詞︰形容喃喃自語,語音低微。與題幹中的「大聲誦讀」相牴觸。(B)尺寸千里︰千里之遠的景物聚集收縮在尺寸之間。與題幹中「遠處的景物盡收眼底」之意相合。(C)名山事業︰比喻不朽的著述。與爬山無關,不合題幹中的「挑戰臺灣百岳」。(D)敝帚千金︰比喻東西雖不值錢,卻因為是自己的,仍覺得很珍貴。與題幹中的「原本打算丟棄的舊掃帚」無關。

17.下列各組「 」內的字,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不堪其苦,陰有歸「志」/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B)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 (C)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D)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余與「從」者後,五步之內,已各不相見。〔105學測〕

答案:(A)

解析:(A)心中想法。出自蒲松齡〈勞山道士〉/心中志向。出自諸葛亮〈出師表〉。(B)眾多、各個。出自歐陽脩〈醉翁亭記〉/「之於」二字的合音。出自劉基《郁離子‧工之僑為琴》。(C)至。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創造。(D)自。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跟隨。出自郁永河《裨海紀遊‧北投硫穴記》。

18.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字,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北通巫峽,南「極」瀟湘/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 (C)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D)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而舊志亦不「備」載也 (E)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王果去牆數步,奔而入,及牆,虛若無物,回視,果在牆外矣。大喜,入「謝」。                                                  [106學測]

答案:(A)(C)(D)

解析:(A)南「極」 :窮盡,引申為至、到達。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意有所「極」:至。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B)「比」及三年:音ㄅㄧˋ,等到。「比」和「及」同義。出自《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比」門下之車客:比照。出自《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C)「躬」造公第:親自。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躬」耕於南陽:親自。出自諸葛亮〈出師表〉。(D)鮮能「備」善:全部。出自曹丕《典論.論文》/舊志亦不「備」載也:全部。出自連橫〈臺灣通史序〉。(E)寄雁傳書「謝」不能:推辭。出自黃庭堅〈寄黃幾復〉/入「謝」:向人表達謝意。出自蒲松齡〈勞山道士〉。

19.下列「 」內字音前後相同的是  (A)「簪」纓世族/浸潤之「譖」 (B)若「垤」若穴/藩籬「桎」梏  (C)財匱力「絀」/正身「黜」惡 (D)「檣」傾楫摧/稼「穡」之道。[107學測]

答案:(C)

解析:(A)「簪」纓世族︰ㄗㄢ。簪纓,古代顯貴者的冠飾,比喻高官顯宦。世族,世家大族。「簪」字出自曹雪芹〈劉姥姥〉與李斯〈諫逐客書〉/ 浸潤之「譖」︰ㄗㄣˋ。譖,毀謗、誣諂。「浸潤之譖」出自《論語‧顏淵》。(B)若「垤」若穴︰ㄉㄧㄝˊ。垤,小土堆。「若垤若穴」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藩籬「桎」梏︰ㄓˋ。古代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主要用來拘繫犯人,後作為「束縛」之意。藩籬,用柴竹編成屏蔽的圍牆,引申為保護防衛或隔離。(C)財匱力「絀」︰ㄔㄨˋ。絀,不足、短缺。匱,缺乏/正身「黜」惡︰ㄔㄨˋ。黜,擯棄、斥退。「正身黜惡」出自魏徵〈諫太宗十思疏〉。(D)「檣」傾楫摧︰ㄑㄧㄤˊ。檣,船的桅杆。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稼「穡」之道︰ㄙㄜˋ。稼穡,播種與收穀,為農事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