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第三學月《孟子》補充講義

Posted By on 1 月 8, 2024 | 0 comments


112-1第三學月《孟子》補充講義 11.01.08

壹、概說

Ø 「仁心與仁政」回應孔子所遺留未解的政權轉移問題。

Ø 「民貴君輕」章的「變置社稷」點出君王無德應下臺,強調「民本」思想。

Ø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章在說仁者無敵,指出一切施政應以照顧人民為重點,如此政權方能穩固。

Ø 「王道之始」章細論王道仁政的內容,充滿仁民愛物的精神。

Ø 最後的「以德服人」章,以君王所重在德而不在力大,有德即具有稱王天下的條件

 

貳、問題討論

1.孟子「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與當今民主政治有何不同?請說明你的看法。

2.現今政府在施政上需有哪些作為,才能與孟子的「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相呼應?

3.孟子主張行仁政方能王天下,對此他提出哪些具體的做法與步驟?(各25字以內。)

步  驟 做    法

首先、

物質層面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

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1)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行仁政 成效: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其次、

精神層面

 

(3)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成效:(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參、課文參考資料:《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強取、爭奪)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曰:「庖有肥肉,廐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肆、相關評論

一、孫奇逢《四書近指》:

「欲與聚而惡勿施,所謂仁也,仁矣而民有不歸者哉?歸則不待敺,況諸侯皆為之敺,易於致王者莫過此時,萬不可失此機會與。言及此,熱腸欲焚,恐人不激發,又危言以惕之,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極言為仁之不容緩。鹿伯順曰:『眼見人家敺將民來,無人為湯、武,到底只落箇大家一齊溺耳。七年病三年艾,喻妙極,艾要覺病時用,而既病便等不得三年,故須無病時畜艾。』」

二、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王霸之分的治道,有如《論語.為政》所云:『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政令刑施的治道,是以力服人,不能讓天下人心悅誠服,他們不反抗,只因為一時力量不足而已,所以說『民免而無恥』;德化禮治的治道,是以德服人,能讓天下人心悅誠服,有如孔門七十弟子敬服孔子一樣的生命真誠,所以說「有恥且格」。以力服人的霸道,一定要有大國的力量作為後盾,才能雄霸天下,所向無敵;以德服人的王道,就不用等待大國的力量來支持。商湯不過以七十里的土地,文王不過以百里的土地,就能亡夏剪商,取而代之,這就是商湯、文王以德服人,而王不待大的史實證明。」

 

伍、歷屆試題

  1. 以下每個選項皆含前後兩段引文,後文與前文觀點、意涵截然不同的選項是:

(A)《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黃宗羲〈原君〉: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

(B)《莊子》: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王羲之〈蘭亭集序〉: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C)《老子》: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司馬遷〈伯夷列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D)《論語》: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荀子》: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E)《韓非子》: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至于暴秦,焚經書,殺儒士,設挾ㄒㄧㄝˊ書之法,行是古之罪

司馬遷〈伯夷列傳〉:而有的人(誠如孔子教誨的那樣,)居住的地方要精心地加以選擇;說話要待到合適的時機才啟唇;走路只走大路,不抄小道;不是為了主持公正,就不表露憤懣,結果反倒遭遇災禍。這種情形多得簡直數也數不清。

行不由徑:走路不走捷徑。比喻行事光明正大,不投機取巧。《論語.雍也》:「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挾書律: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禁止儒生以古非今,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而私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的法令。

  1. 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詞,前後意義相同的是:

(A)斧斤以「時」入山林/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

(B)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族」庖月更刀,折也

(C)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D)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四人對饌訖,「陳」女樂二十人,列奏於前

(E)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

 

  1. 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字,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春和「景」明,波瀾不驚╱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

(B)「衣」取蔽寒, 食取充腹╱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

(C)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

(D)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E)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陸、《孟子》名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2.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

3.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               )

4.順天者存,( 逆天者亡                 )

5.大人者,不失其(   赤子之心者也               )

6.愛人者,人恆愛之;( 敬人者,人恆敬之            )

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

柒、《孟子》相關成語

一傅眾咻 比喻學習受到干擾,成效不佳,或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一暴十寒 喻人為學做事沒有恆心。
以鄰為壑 將本國氾濫的洪水排入鄰國,把其當成洩洪的水泊。比喻損人利己。
左右逢源 左右兩邊都可以得到水源。指學道有得,即可得心應手,取用不竭。
自怨自艾 悔恨自己過去的錯誤而加以改正缺失。今則指自我悔恨、責備。
杯水車薪 以一杯水去撲滅一車木柴所燃起的火。比喻無濟於事。
茅塞頓開 比喻思路閉塞不通的人,因聽了他人有啟發性的話而突然醒悟。
緣木求魚 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 課程內容:仁心與仁政

一、民貴君輕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盡心下.一四

 

二、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敺魚者,獺也;為叢敺爵者,鸇也;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敺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詩云:『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                  ─離婁上.九

 

三、王道之始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四、以德服人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公孫丑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