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警察人員、一般警察人員二等考試 國文 試題
甲、作文與公文部分:
(一)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由左至右橫式作答,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二)不得於試卷上書寫姓名或入場證號。
一、作文:(60 分)
數位時代來臨,大數據方法為用日廣,上自天文氣候,下至日用生活,工商百業,無不使用大數據以立績效。公職人員制策施政,肩負國家社會進步之重任,不宜故步自封,應與時俱進,不論處任何位階,或負擔任何職務,都應該主動學習,以提升行政效率,提高服務品質。請以「如何因應大數據時代」為題,作文一篇。
二、公文:(20 分)
針對業者為求營利,常舉辦各種演唱會等大型表演活動,雖可吸引人潮,相對亦易衍生問題,請試擬內政部警政署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函:於各項大型活動舉行期間,宜加強預防及宣導工作,以減少各種問題發生。
乙、測驗部分:(20 分)
(一)本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二)共10題,每題2分,須用2B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劉長卿〈送上人〉)此詩中的「將」字意涵,與下列選項中的「將」字意義完全相同的是:
(A)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三〉)
(B)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C)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李白〈月下獨酌〉)
(D)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王維〈青溪〉)
【詳解】:C
【說明:(A) 率領 (B)把 (C) 和 (D)將要,趣:同「趨」
2.《國語.晉語九》:「智襄子為室美,士茁夕焉。智伯曰:『室美夫!』對曰:『美則美矣,
抑臣亦有懼也。』智伯曰:『何懼?』對曰:『臣以秉筆事君。志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
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勝,臣懼其不安人也。』」下列選項何者最貼近文意?
(A)落實地方的建設,拉近城鄉差距 (B)除了開發產業,更需要教化人心
(C)大興農業之餘,需注重水土保持 ((D)治國應體恤百姓,不為滿足私欲
【詳解】:D
【說明】:①智襄子:即智伯,襄子是他的謚號。②士茁:智伯的家臣。
【翻譯】:智襄子建造的房屋很華美,士茁晚上到襄子那裡。智伯說:「這所房子美嗎?」士茁回答說:「美是美極了,但是我也有點擔憂。」智伯說:「有什麼可擔憂的呢?」士茁回答道:「我以掌管文筆來事奉您。傳記上有句話說:『極高的山和陡峭的峻嶺,不生長草木。松柏下面的土地,土質不肥。』現在房子造得太華麗了,我恐怕它不會讓人安寧啊。」房屋建成後三年,智氏就滅亡了。
3. 中國文化中的獨尊君權思想,自先秦後期以降陸續建構成形,下列選項中的文字,何者以推
尊君權思想為主?
(A)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臯陶為己憂
(B)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
(C)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D)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吾以此知勢位之足恃,而賢智之不足慕也
【詳解】:D
【出處】:(A)《孟子.滕文公》上 (B)《莊子.胠篋》:聖人不死,大盜就不會中止的。即使倚重聖人來治理天下,這也是讓盜跖(ㄓˊ)獲得最大的利益 (C)《孟子.離婁》上 (D)《韓非子.難勢》:堯要是一個平民,他連三個人也管不住;而桀作為天子,卻能搞亂整個天下:我由此得知,勢位是足以依賴的,而賢智是不足以羡慕的。
4. 印度有一種懶惰貪玩的鳥類,牠們白天逍遙自得,到處遊蕩,不想築巢。日落之後,無家可
歸,隨處歇息,更深時寒冷不堪,便一齊哀鳴道:「天亮要造巢!天亮要造巢!」可是天一亮,牠們又忘記昨夜挨凍之苦和造巢的決心,依舊盡情享受白天的快樂。如此,夜夜受凍而難眠,天天忘憂而逍遙。到了冬天,終於一隻一隻被凍死,最後這種鳥也就絕種了。
(〈天明造巢〉)下列那個選項最切合文中所表達的意旨?
(A)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B)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 (D)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若不為,此事何時了
【詳解】:D
【出處】:清 李漁《閒情偶寄》
5. 人們往往過度在意別人怎麼想,想要面面俱到的迎合別人,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苦惱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表現,扮演別人期待的角色,卻忘了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獨特的觀點和價值。下列選項中的行為,何者與上述的人格特質比較相符?
(A)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B)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C)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 (D)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詳解】:B
【注釋】:(A)縮:縮( 音ㄙㄨˋ),意為直,引申為有道理。《孟子.公孫丑》:我反省,只要合乎義理,縱然面臨千軍萬馬,我也一樣勇往直前 (B)曲:曲意逢迎。周容:首尾相接之谓周,周容即圆融。《離騷》:違背準繩而隨意歪曲啊,競相把苟合取悅於人奉為法度。(C)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隨波逐流。矯:堅強的樣子。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強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強啊!
6. 下列選項中,各組句意兩兩相近的是:
(A)道德可常/權不可常 (B)出林者不得直道/行險者不得履繩
(C)畫者謹毛而失貌/射者儀小而遺大 (D)湯沐具而蟣蝨相弔/大廈成而燕雀相賀
【詳解】:C
【出處】:(B)《淮南子.說林》:要穿出林子的人不可能走直道,在險要地方行走的人不可能走直線 (C)《淮南子.說林》:繪畫時小心地畫出了細微而無關緊要之處,卻忽略了整體面貌,射箭者瞄准有微小的偏差,就会带来很大的差错 (D) 《淮南子.說林》:洗頭的熱水準備停當,頭上的蟣子蝨子就會互相弔唁;大廈落成,燕雀就會互相慶賀可以築巢了。「蟣蝨相弔」:比喻自憐即將滅亡。
7. 郗超與謝玄不善。苻堅將問晉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視淮陰矣。于時朝議遣玄北討,人間頗有異同之論。唯超曰:「是必濟事。吾昔嘗與共在桓宣武府,見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勳。」元功既舉,時人咸歎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世說新語》)下列敘述何者最接近本文主旨?
(A)推崇郗超慧眼識才,正直無私 (B)讚許謝玄用人盡才,功勳蓋世
(C)批評苻堅師出無名,問鼎不利 (D)郗超謝玄終於言和,盡棄前嫌
【詳解】:A
【說明】:異同:異,不同。
【翻譯】:郗超與謝玄私交不睦。苻堅將篡奪晉君的帝位,已經攻占了梁、岐,且下一步準備取下淮陰。當時朝廷討論想派遣謝玄率軍北伐,但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只有郗超說:「他必定能完成任務。我以前曾和他在桓宣武府共事過,他讓每個人都能發揮長才;雖然如同履、屐之間的小差異,也都能做到適當的任用。由此可推論,他一定能建立大功。」謝玄在立下輔佐帝業的大功後,當時的人都讚嘆郗超的先見之明,且推崇他不因個人的好惡而隱藏別人的優點。
8.「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鄭燮〈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依據上文,作者對於讀書過目成誦的看法是:
(A)過目成誦,就可以一目十行,博覽群經書
(B)讀書過目成誦,容易囫圇吞棗,不能消化理解
(C)書中自有顏如玉,過目成誦,經常會沈溺書中的美色
(D)具有過目成誦的本領,萬事一目瞭然,不須多費心神」
【詳解】:B
【出處】:林文月《擬古》。
【說明】讀書以看一遍就能背為才能,其實這個最不頂用。 就在眼中看了一下,心中匆匆而過,根本用不了多少心神,這樣看來看去根本來不及,就像看場中的美女,看一眼就過去了,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9. 他並無中文難達的新意,需要借英文來講;所以他說話裏嵌的英文字,還比不得嘴裏嵌的金牙,因為金牙不僅裝點,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縫裏嵌的肉屑,表示飯菜吃得好,此外全無用處。(錢鍾書《圍城》)下列那個選項最切合作者本段文字的重點?
(A)某些人應用語言,只是出於炫耀
(B)不同文化的人,使用的語言必然不同
(C)語言的意義在於能與不同文化的人溝通
(D)應用不同的語言,可以增加使用者的溝通能力
【詳解】:A
10. 江南多竹,其民習於食筍。每方春時,苞甲出土,頭角蠒栗,率以供採食,或蒸瀹以為湯,茹介茶荈以充饋,好事者目以清嗜,不靳方長,故雖園林豐美,複垣重扃,主人居嘗愛護,及其甘於食之也,剪伐不顧。獨其味苦而不入食品者,筍常全。每當溪谷巖陸之間,散漫於地而不收者,必棄於苦者也,而甘者至取之或盡其類。然甘者近自戕,而苦者雖棄,猶免於剪伐。(陸樹聲〈苦竹記〉)下列那個選項最切合上文意旨?
(A)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
(B)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D)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詳解】:B
【說明】:1.苞:通「包」。苞甲:竹筍外麵包裹著殼葉,像穿著一層盔甲。2.蠒ㄐㄧㄢˇ,同「繭」。蠒栗:繭和栗。3.瀹:ㄩㄝˋ,煮。 4.荈:ㄔㄨㄢˇ,茶的荖葉。茶荈:此指把湯當茶喝。5.靳:ㄐㄧㄣˋ,吝惜。
(A)《韓非子》:楚王謂田鳩曰:「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而不辯,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於晉公子,令晉為之飾裝,從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晉,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此可謂善嫁妾,而未可謂善嫁女也。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櫝,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
【翻譯】:江南多竹,那裡的人有吃筍的習慣。每當春天時,竹筍外面包著筍殼破土而出,頂端尖小像蠒和栗一樣,大都可以採食,有人將它蒸煮作湯,吃筍子、喝筍湯當作正餐一樣。好事的人把它看作清雅的愛好,並不憐惜它正在生長,因此儘管園林豐美,有重重的牆和門,主人平時對它很愛護,等到垂涎它的美味時,還是不顧惜地剪伐。唯獨味苦不能當作食品的筍常常能保全,常常在溪谷巖陸之間,散漫在地而不採收的,一定是由於味苦而被棄置的。而味甘的筍甚至有的被搜取得絕種了。這樣味甘的筍近似於自己殘害自己,而味苦的筍雖然被棄置,還能免遭被剪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