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寫作天地

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

112-2高二知性題:「共感」還是「悅納異己」寫作說明與佳作

112-2高二知性題「共感還是悅納異己」寫作說明與佳作

 

問題(二):對於動物,要強調其與人類相似之處,所以應被人善待,以促成「共感」;還是要提醒動物與人有別,才符合「悅納異己」的倫理觀?以上兩種觀點,何者更能提醒你要關注動物的權利?請結合個人經驗或所見所聞,擇一說明你的看法和理由。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占21分)

壹、寫作基礎觀念

一、正確審題是必要條件

大凡題目所要求者,必須做到。譬如第一大題:

問題(一):依據上文,請列點說明動畫電影《動物方城市》展現動物友善理念的具體作為有哪些?文長限8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問題(二):對於動物,要強調其與人類相似之處,所以應被人善待,以促成「共感」;還是要提醒動物與人有別,才符合「悅納異己」的倫理觀?以上兩種觀點,何者更能提醒你要關注動物的權利請結合個人經驗或所見所聞,擇一說明你的看法和理由。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占21分)

第二大題:根據上文,「迷走」之於作者的意義是什麼?由此聯想,請定義自己的「迷走,以「迷走記憶」為題,結合生活經驗或見聞,書寫你的感思與體悟

以上紅字的部分,在文中必須處理。但多數作品未列點、未說明「迷走」之於作者的意義,也有不少比例的作品,未能定義自己的迷走。

 

二、不必要的扣分地雷,絕不可輕易觸及

1.務必在答案卷第一面,填入班級、座號及姓名。資料書寫不全者,全卷外扣國寫總成績3分。
2.未用黑筆寫作者,全卷外扣總成績2分。
3.未在所屬題號作答區範圍內作答者,或作答內容超出作答區者,全卷外扣國寫總成績1分。
4.各大題錯別字3個字(含)以上,扣1分。至多扣1分。
5.各大題標點符號使用欠當,斟酌扣分。
6.第一大題(二)及第二大題一段成文者不超過B+。

三、避免格式錯誤

1.「題號」標示:第一大題未標註(一)(二)或標註錯誤者(如標註一、二);第二大題自行標註(一)(二)者,一大題至多外扣總成績1分。
2.「題號」與「題目」:第二大題題目與題號同一行,外扣1分。
3.「文長」限制:第一大題兩個小題超出文長限制者,一大題合計最多外扣總成績1分。
4.「題目」問題:第二大題未抄題目或第一大題多抄題目,依大題外扣1分。
5.「空格」問題:第一大題(二)及第二大題段首未空兩格,或全段皆空兩格,一大題外扣1分。
6.「記號」問題:算了4或19行後,在答題區外打勾,一大題外扣1分。

 

貳、第一大題知性題的書寫要點

一、第一小題:

  1. 充分的閱讀、理解,並且精準掌握重點:展現動物友善理念的具體作為。平日閱讀不足者,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完全重點掌握重點,以致前後敘述重疊,得分有限,或無法得分。
  2. 歸納的必要:若文本答案資訊不只一端,建議加以分類歸納,並適度加上小標題,這樣可以讓答案更有條理:

參考答案:

(1)角色設計:顧慮到真實動物從外觀到習性的細節。

(2)動畫情節:貼近動物被人類應用的真實處境。

(3)環境設定:動物市民居住分區表現出不同物種對生態資源的需求各異。

  1. 由於字數有限,應單刀直入,回答問題,避免迂迴,或過度描寫細節。
  2. 閱讀以下作品,找出其問題點:
電影將不同動物描繪成有著自我根本價值的個體,且用有自己的需求,例如雨林、沙漠、凍原、洞穴等不同生活環境,也藉由說話、吃冰棒、逛街等刻畫日常所需,展現動物的聲明價值。
1.未列點
2.重複說明一種具體作為。
將動物描寫為「不同於人類,有著自己的根本價值」、「有自己的文化、有著不同於人的慾望與需要」。例如:動物各自住在多樣的生態體系、不同物種對生態資源亦有不同需求。
1.未列點
2.過度說明一種具體作為的細節。全文限80字,引號的文字占了一半(39字)。
動畫電影《動物方程式》呈現角色的外貌時,仍保有其真實的細節與習性,亦將動物自身的根本價值描繪,他們有著自己的文化,不同於人的慾望以及需求。
1. 未列點
2. 「動畫電影《動物方程式》」可略。
3.「亦將動物自身的根本價值描繪」語意不順
→ 將動物描繪為「不同於人類,有著自己的根本價值」

文本中,此段強調動物不同於人類,所以居住地與人類不同,其實在說明不同物種對生態資源的不同需求,因此影片中的具體作為是動物市民居住分區,表現出不同物種對生態資源的需求各異。

二、第二小題:

1.先明確指出自己支持的觀點:不建議到文章末尾才表態。
2.「共感」、「悅納異己」兩種觀點須擇一說明,避免兩種都贊同或反對。
3.必須結合個人經驗或所見所聞,說明看法和理由。

4.說明看法和理由的時候,建議要有2-3個層次,可以通過「首先、其次、再者」的語態進行論述,或者以正反比較的模式說明。

5.知性寫作旨在測驗考生是否具備統整判斷的省思推論能力,與敘述文不同,因此在舉個人經驗時,不宜過度陳述細節,要留下論述的空間。

6.題目中問:「以上兩種觀點,何者更能提醒你要關注動物的權利?」,因此,在舉例時要從動物的角度出發,不宜只是論述人類的行為舉止,譬如通篇以種族歧視等人類行為作為例子,對於動物權利卻少有說明。

7.如果選擇的觀點是:「要強調其與人類相似之處,所以應被人善待,以促成『共感』」,則要從動物與人類相似之處切入,從而在「共感」的基礎下,得出動物應被善待,動物的權利應被關注。下筆前必須對於「共感」一詞有相當的理解,並注意到「共感」與「同理」並不完全等同。《讓情緒自由》作者 茱迪斯.歐洛芙醫師說:具備同理心的意思是別人難過時,我們有能力同情對方。別人開心時,我們也替他們開心。『共感人』則是更進一步『感同身受』,身體真切感受到他人的情緒、能量與身體症狀,缺乏多數人具備的防衛機制。

8.如果選擇的觀點是:「要提醒動物與人有別,才符合『悅納異己』的倫理觀」,則要從動物與人有別,從而在「悅納異己」的基礎下,得出動物應被善待,動物的權利應被關注。行文時比須了解「悅納異己」的意義。「悅納異己」是德希達在九零年代出版的著作中頻繁出現的語彙。德希達強調,真正的悅納異己是無條件對他者的歡迎接納,接受他者會帶來的無限可能,包括其中的風險。而從無條件的悅納異己的視角出發,德希達更指出康德世界主義理想的侷限,探索著另外的,新的世界主義圖像的發展。

   ※多數作品只看見「異己」二字,如果能加入「悅納」的說明,作品將更能脫穎而出。

 

【作品一】

我認為對於動物,我們必須抱持著「我們是不一樣的個體」的想法看待他們,而非不是單看著動物與我們的相似之處,來促成所謂的「共感」。

畢竟動物與人類就是不一樣,一直強迫自己看彼此之間的相似也沒意義,終有一天,還是會看到不同之處,到時我們還能完全「共感」他們嗎?再者,動物本來就不是因為「像人」才應該被善待,而應以「尊重」的心態來看待它們。人類並沒有比動高貴,就像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上。如果我們有相似之處,那彼此能更輕鬆地相處;如果我們不太一樣,那我們就相互欣賞學習,也是一樁美事。

因此我們應該多觀察動物和人的差別,想出好的方法,是彼此能愉快地相處,誰也不侵擾誰,以達成「悅納異己」的倫理觀。只有把雙方放在對等的地位,才能真心關注雙方的底線在哪裡,以及獲得哪些權利,就像男女要平等才能看到彼此真正的需求,看到彼此的不一樣之處,進而「悅納異己」,對彼此的不同,感到由衷的欣賞與喜悅。(二讓34蔡思宇)

老師說:這一篇文章的優點在於論述清楚,並且能跳脫一般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想法。作者所選擇的觀點,除了「我們是不一樣的個體」之外,關於「悅納異己」如何可以使人關注動物的權利,可以更深入說明。

 

【作品二】

 

我認為共感更能夠促進我們去關注動物權利,強調動物與我們的相識處,除了能讓人們引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想法外,也能讓動物的行為更容易被接受。

舉例來說,澳洲無尾熊近幾年飽受森林野火之苦。每當大火過後,一片死寂的土地上總會有來不及逃跑的無尾熊屍體,有的甚至懷中還有來不及長大的小生命。這些無尾熊何其無辜,他們和人類一樣,在自己的居住地生活、養育下一代,但一場大火毀了這一切,若是發生在我們身上該是多麼令人痛心疾首,這樣一來,理清人類與其相似之處便能讓我們更進一步去尊重這些生命。反之若是強調動物園們的差別,弱肉強食,物競天擇便是人們迫害動物的最好藉口。

自古以來共感便是人類天生的能力,不需要後天學習,因此,強調動物與人的相似處,也更容易引起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共感效果,進而達到保障動物權利的目的(二和02王嘉瑜)

老師說:這篇作品立場清楚,舉例貼切,充滿對於無尾熊的遭受大火的同情,引出共感是保障動物權利的基礎,如果能更進一步說明共感如何可以保障動物權利,將更完整。

 

【作品三】

 

動物與人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有許多相異之處,如果以對待人的方式來對待動物是真的在意動物本身的需求嗎?

對我來說,動物與人是有別的,生活方式不同,需求也各異,像是流浪貓並不是每一隻都需要人類的幫助,它們有能力照顧自己,有的可以到河邊抓魚吃,有的會在街上找吃的,也許有人會說他們的生活環境不好,還是需要有人收養,才能過上好生活,但這個好生活是人類自己定義的,對於貓來說也許不一定是。

流浪貓不同於家貓,它們喜歡自由,需要廣大的生活空間。雖然被人收養不用自己找吃的,但若沒自由,大部分時間只能待在屋子裡,活動範圍大大縮減,對於流浪貓而言並不是特別好的選擇。對待動物要尊重它們原本的習性,不能總是以人作為出發點去思考,人和動物是不一樣的,如果能以「悅納異己」的想法出發,可以更符合動物所需要的。(二和21傅子芸)

老師說:此篇以生活中的流浪貓為例,說明人與動物有別,題材恰當而親切。原作共分四段,「對待動物要尊重它們原本的習性」以下自成一段,會超出行數,建議修改如目前的狀況。另外,行文時,要特別注重文字的精簡與流暢,第二段原作:「對我來說,動物一定是有別的,有跟人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也有各自的需求,像是流浪貓並不是每一隻都需要人類的幫助,那些流浪貓有能力照顧自己,有的可以自己到河邊抓魚吃,有的會自己在街上找吃的,」畫底的文字難免冗贅。第三段原本的文字為「流浪貓不同於家貓,喜歡自由廣大的生活空間,雖然被人收養不用自己找吃的,但沒有自由,大部分時間只能待在屋子裡,活動範圍大大縮減,對於流浪貓而言並不是特別好的選擇。」標點與錯字造成文意的滯澀,極可能因此被扣分。

 

【作品四】

 

我認為「強調其與人類相似之處,以處成感」更能提醒我要關注動物的權利。

一個悠閒的午後,我獨自在書店享受陽光和書香,偶然翻開「動物的內心生活」這本書,那字裡行間流露著「不平等」的氣息,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抹香鯨被迫分離的故事,因為人類的予取予求,破壞數不勝數的動物家庭,抹香鯨媽媽發出哀傷的音波,但無論如何追趕,漁船的車尾燈依舊頭也不回消失在地平線,留下的只有孤獨。一則則真實的故事,打破愜意,我不禁思考——是否更該積極關注動物的權利?他們和人一樣,有感情,有思考,有存在的價值,卻因不是地球主宰者而處處受委屈,人類面對動物,應保有「將心比心」的態度,所謂己所不欲,也不該施於動物。

動物保育的議題刻不容緩,在「共感」的基礎上,他們值得和人類一樣,擁有不被侵害的權利,也該有隨心所欲生存的保障。(二讓01利天心)

老師說:下筆就明確表達立場,同時舉例說明,是其優點;選擇《動物的內心生活》為例子,相當適切。關於「動物的內心生活」的描述建議稍加精簡,帶出個人因閱讀而生的共感,從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品五】

 

小時候有次到觀光農場家庭旅行,媽媽牽著我的手說,柵欄裡看起來惹人憐愛的小羊是平常吃的美味羊肉,聞言,我的內相受到極大的衝擊。那天看到的小羊身旁也站著牠的媽媽,和我一樣。如果有一天媽媽和我天人永隔,被留下來的一方將多麼痛苦?我不希望自己遇到這種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又怎麼能去成為造成了另一個生命如此痛苦的元兇?所以漸漸地大部分的肉消失在我的菜單裡。

在成長過程中,很多老師也播過許多相關議題的影片,例如肉雞惡劣的生存環境,或是牛被送去屠宰場前留下的眼淚。這些彷彿感同身受的悲慘經歷促使我更加關注不同動物應該得到的不同資源,所以我認為共感對我而言才是更關注動物議題的原因。由共感而生的,對不同物種、但和我一樣是生命的尊重,進而為這些生命照相,並為他們付出我所能及的努力,才是對我來說的解答。(二讓08周婉倫)

老師說:本文主張「共感」,文中所舉的例子的頗能與作者的觀點呼應。因為文長超過而被扣分非常可惜,建議把握以下的原則:刪掉以後不會影響文意的內容,就要刪掉。

112-2高二知性題:「共感」還是「悅納異己」寫作說明與佳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