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午後的紀州庵行〉/ 一射32廖苡筑
莫約上午十點多,風和日麗,我們一行人搭乘公車前往紀州庵。
從公車站一路朝紀州庵前進,途中能見到刻著不同詩句的地磚。仔細看的話能發現數量其實不少,我認為這是很棒的巧思,但刻字經年累月變得模糊不清,有點可惜。步行時也在路邊看見不同的花草樹木,淡紫的牽牛花彷彿昭示著春日的來臨。
紀州庵和車站離得很近。一路前行,在和同學們的談話之中不知不覺就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
紀州庵原本是料亭,後來因戰爭歇業。之後又遭遇大火,使原本的建築只剩下破敗的離屋。現在我們所見到的是修復後的建築。
離屋是很漂亮的木造建築,不過我喜歡的並非它的外觀,而是內部構造。室內的大空間鋪滿了榻榻米,有親切感又讓人覺得心情平靜。坐在走道擺設的桌椅能看見窗外風光明媚,還能感受到徐徐涼風吹來。不過我最中意的還是那條日式的走廊。木窗讓室內清涼且明亮,又帶來一種寧靜的氛圍。明明周圍有著不少聲音,我卻覺得身處靜謐的環境。坐在木窗旁感受迎面而來的微風絕對是享受午後的最佳方式。走在那條走廊上能聽到木頭發出的聲響,使人不自覺的放輕腳步。或許是受到明媚的景色影響,就算只是靜靜的坐在走道上寫作業也變成一件愉快的事。
一旁的建築內有書店和餐廳。我並未在店內用餐,不過伴著客人們的歡聲笑語,我們開始逛起了書店。書架上陳列不少名著,其中最吸引我目光的是日本文豪區。夏目漱石、太宰治、森鷗外、宮澤賢治……,文豪們的名字一字排開,在日式建築內看起來更顯氣勢。其中也有我讀過的作品。從最先看過的銀河鐵道之夜,到較近期的人間失格,還有其中我最有印象的,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會特別有印象的主因大抵是去京都旅遊時曾看過金閣寺。它正如其名金碧輝煌,倒映湖中的身影更是讓整個畫面更加豐富。可惜的是我們造訪京都時都是夏天。如果可以,我也很想見到雪中的金閣。
仔細一想,金閣寺和紀州庵都曾遭祝融。在大火之後,它們受到修復,以如今的樣貌面向世人。雖然修復之後不見得是原本的面貌,不過它們一如既往地佇立,見證時間的流逝。比起是不是原貌,我想這才是更加重要的。過去台灣的古蹟面臨發展常被拆除,想到這些古蹟也曾見證了一段段我們未曾經歷的故事,不免讓我覺得有些惋惜。
站在廣場上,我試圖在腦內拼湊出原本的紀州庵。熱鬧的料亭內客人們把酒言歡,熱鬧非凡,端著餐點,店員們忙碌的穿梭其中。而現在這裡是市定古蹟、是觀光地,是居民們聚會的好場所,但大概不會再回到之前那般門庭若市的樣子了吧。
參訪到了尾聲,我們坐在室外的木造長椅上享用百香果味的冰棒。伴著春光,感覺冰棒吃起來比平時還要更甜。
回程路上,先前的明媚春光彷彿幻影。豆大的雨滴落了下來,一瞬間就成了傾盆大雨。無奈之餘也覺得好笑,好像每次出門都以大雨作結。我從隨身攜帶的淺綠提袋中拿出折疊傘,信步往車站前進。大雨雖然有些毀了興致,但也算是為這次旅程劃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句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