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寫作天地

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

《擊壤歌》

(一) 擊壤歌——青春紀實 / 周冠伶

 

「青春」可說是涵蓋了整書的發展。書中主角對感情的眷戀和不捨、對未來的反覆不定及嚮往、對家國所蘊含的豪情壯志,似乎可以作為一個青少年,在過去時代的學生的一種鮮明體現。故事中的情節變化,更階段性的描寫了主角小蝦的心境轉變,從認為高中三年不應該在書堆裡埋沒,到高二補考後去補習及讀書備考,又或是對友情關係的眷戀而刻意為真,到認清所需而不再苦苦追求。難道主角真的不再對每個人都有所重視?或是認清目標要完全捨棄三年的花漾時光?恰恰相反,正因為那是稍縱即逝的青春,也正因為是主角的青春,笑過、哭過、唱過,心情隨雨中的清唱飛遠,把彼此放在心中就好,一段關係的結束,並不是兩人之間有任何的錯誤,而是你我的追求不同,所有人都很好,分離固然令人哀傷,但記憶也會停留在最美好的時刻,何嘗不是一段瀟灑又圓滿的時光?開始讀書備考,也不因為什麼功利的原因,或許是在鳳凰城許下的誓言,或是想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停留在更多美好的時間裡,比起聯考,更加珍惜彼此的相處和關係,更想跟上其他人的步伐,與摯友相伴,讀書何嘗不是一段充實認真的青春?即使我們的關係有所改變,即使我們的夢想並不一樣,即使我們各有忙碌的事物要處理,但仍然是「我們」,我們仍然可以一起吃飯、一起看戲,我們仍然可以在滂沱的雨中激昂放歌,我們仍然可以在黎明之際許下永不背棄的誓言,而這就是我們處於大好青春,所能做到的和全心為之的事物。對所有事情抱持意見,激昂的向世界宣戰;對所有小事產生充沛情感,讓一點不如意和幸運影響自己一整天的表現,對未來沒有思考而只是全力衝刺拚搏,只求讓自己不留遺憾,抬頭挺胸的迎向未來—一個光彩閃耀的未來!

這便是我對那個世代的青春的見解,也是跨時代共同的青春狂熱!

 

(二)跨越50年的時代隔閡與裂縫 / 周月蘅

 

令我驚訝的是,我在閱讀這本書時並沒有體會到很多所謂的「共感」。身為一位北一女的學生,我原先期待我能在書中找到一些同在北一女中的共同之處,而心有靈犀的莞爾一笑,但也許是我在這所學校的時間還不夠長,抑或是我們生活的重心完全不同,這本書沒有回應我原先的期待。

大概是生活時代的差距,作者非常喜歡以文學書籍或電影作為形容詞,但大部分的作品對我來說都很陌生,以至於很多時候我無法第一時間體會到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情緒。也許那確實是當代最富盛名,最熱門的電影和小說,但對此毫無概念的我,使我的理解和作者的思路呈兩條平行線,始終無法相交。

作者寫下這部作品的年代正好是在戒嚴最嚴格的這段期間,沒有經歷過戒嚴時期的我們,其實很難去想像到底白色恐怖是什麼樣子,很難去理解為什麼作者會認為在廣場靜坐的人很「過分」,為什麼會有人考著中國現代史卻難過的寫不下去。我認為爭取自己的權益是天經地義,可不能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至於中國近代史,我們只會認為那是一段歷史,最多就只會覺得難背到想哭。比起像作者一樣願意去作第一個烈士,我更願意珍惜自己的性命。

我想我和作者對幾乎所有事情的想法都大相徑庭。我想作者大概是個浪漫主義者,用著浪漫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的一草一木,人說高中是個多愁善感的年紀,也許作者就在這個範疇當中吧。我卻是個現實主義者,比起文藝的形容,我更喜歡有理論根據的討論。我自認為我是個理性的人,因此在很多書中有提到的事件中,我都會和作者有著非常不同的反應。就像在書中,作者收到了一封匿名的毀謗信件,說她對另一位朋友身上發生的事情見死不救、落井下石。作者為此難過了一整天,但她也認為這封信的寫作人也是為了那位朋友好,也沒生氣,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我大概不會有什麼傷心的情緒,只會覺得很可笑,因為這封信是建立在誤會和誤會之上的,這表示這封信的寫作人不只不了解我甚至不了解那位朋友,卻自作多情而自以為是的特地為了一個毫無關係的人浪費時間卻毫無意義,這豈不是荒唐又可笑至極?

看完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居然不是其優美的詞藻和作者深刻的文學造詣,而是讓我體會到了不同時空下的人,原來想法可以相差如此懸殊。我再次意識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根據不同的成長經驗,會形成自己的想法和人格特質。我們可以不認同,就像我不認同作者的很多想法,但我們不能去批判和毀謗別人的想法,只能盡自己最大努力互相尊重。

注:作者明明也在光復樓上課,為什麼她們可以打鐘後再從明德樓回來也不會遲到,就算有開小門也不行吧?(一忠10周月蘅)

 

(二)隨手寫——我閱讀擊壤歌 / 林沛穎

 

《擊壤歌》這本書記述了作者朱天心在北一女的生活,人們想透過閱讀這本書一窺女性第一志願學校學生的生活樣態,包括我的母親和姑姑,因此這本書也成為他的成名作。雖然這是一本40幾年前寫的書,時代和現在不一樣了,但無妨,透過他的故事,我穿越時空,得以看到朱天心在那個時代對「反攻大陸」的思想,還有當時北一女校園周邊的景象,這些都是現在的我無法看到的。看到書中學校周圍的街名路名,就感到熟悉,也對感到熟悉的自己感到欣慰,我已經是北一女的學生了啊,感覺一切都不太真實。

我喜歡他寫這本書的方式,看著看著就好像在閱讀一本日記,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的感覺,每件事都被寫進去了。他寫他對周遭事物的細微觀察,他寫與身邊朋友的情愛,他寫他喜歡立大志,他還寫血型,看電影,以及對升學主義的想法……,從這件事講一講又可以講到另外一件事。沒有什麼很艱深的文字,但可以絲絲入扣地寫出情感,寫愜意,寫豁達,寫欲仙欲死……。

朱天心很早就開始寫作了,高中三年級時便寫成此書,由書中大概也可以看出作者對文學的喜愛,他喜歡閱讀書籍,文章中也經常引用了古人說過的話,他對古人的性格也很了解,他用血型來描述古人可能是我對這本書印象深刻的其中一個部分:荊軻是B型,徐錫麟也是B型,韓愈則是O型……。(雖然我對血型不太了解,也不知道自己的血型。)

第13頁寫道「其實光復樓情調最好。一邊窗戶是株老被陽光搧得金黃狂舞的楓香,另一面則是高闊的藍天,天下是高高低低的建築物,真真是一種城市的味道。」這是當時從光復樓望出去的樣子,現在從我們教室望出去還依然是這樣呢!綠色外框窗戶外的是司法大廈以及國慶日能看到噴射機飛過的天空。那另一邊是怎樣的景象?還真令人好奇……

閱讀這本書,我看到一位「學姊」的故事,他那個年代在北一女的故事,青春的故事。他讓我想把我高中的生活記錄下來。50頁中「面對這大好的一個青春,日日都覺得該有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才對的,因為青春是如此的好,可是過著過著舊兩年,什麼事情都沒有,我也安然。」我也曾在升高中時想過,高中的生活會是多麼的多采多姿,但我想,就算之後沒有我預期的美好,那些平凡的日常也足夠閃耀了,畢竟是只屬於這段時間的經驗,於是,我也想記錄下來。(一忠11林沛穎)

 

《擊壤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