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三毅、三讓國寫練習(一):不被支持時/張忠謀與李安的選擇

Posted By on 7 月 12, 2021 | 0 comments


110學年三毅、三讓國寫練習(一):情意寫作說明 110.07.21

題目:不被支持時

出處:龍騰 國寫模擬卷一

有一個初三的學生大量閱讀諸子百家古籍及中國現代作家的小說,而興起了想要成為一個作家的夢想。但當他向父親透露這個志向時,父親卻很技巧地告訴他:「寫作是一個不易謀生的職業。你做作家,可能會餓肚子。」於是他聽從父親的建議,去念滬江大學的銀行系,但讀了兩個月就因大陸變色而逃到香港。

他父親認為時局紛亂,讀商科的前途難料,想讓他出國念理工。他在波士頓的三叔於是幫他申請了哈佛大學。在到美國後,他問三叔為什麼不替他申請麻省理工學院?三叔說他原本熱愛文科,後來讀了商科,現在又說要改讀理工,「我想你應該有時間漸漸建立自己的興趣,與其急急地把你插入非常專門的麻省理工,不如讓你在哈佛有一個緩衝時期。」

他就是後來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哈佛那一年,除了物理、數學、化學外,他還選了英文與人文(西洋文化與歷史)兩門課,後兩門課讓他吃足了苦頭,但也因此使他終身受用不盡,不僅讓他開始以英文為主語,用英文思考和表達,而且對西洋文化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大大開拓了他在人生和商場上的視野。(王溢嘉〈走進麻省理工的文藝少年〉)

有一個人,高中聯考考上南二中,還沒去唸,在當校長的父親也許是想讓他及早知道自己的性向或未來的方向,興沖沖地拿一份大學聯考各組的志願表給他看。喜歡看電影的他,對父親說:「這些我都不喜歡,我想當導演。」導演?這可是當時沒有的科系,家人聽了都一笑置之。他就是李安。聯考二度落榜後,他放棄了大學夢,轉而準備專科考試,結果反而考得不錯,進了藝專影劇科。後來到美國留學,以第一名畢業於紐約大學的電影研究所,在家當了六年「家庭主夫」後,終於以《推手》、《理性與感性》、《臥虎藏龍》、《斷背山》等電影成為世界知名的導演。

李安在考上藝專影劇科後,第一個打電話給他以前讀花師附小的校長,因為這位校長當年曾看出他的稟賦和興趣所在,對他父母說:「你這個孩子將來可能走第八藝術!」他因此而把這位校長當作自己的「伯樂」。(王溢嘉〈駝背又害羞的乖乖牌〉)

請分項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一): 根據引文,請問張忠謀與李安二人在職涯規劃與結果的異同為何?文長限80字內。(占6分)

問題(二): 如果你的選擇或規劃得不到他人的認同時,你會如何應對呢?請以「不被支持時」為題,撰寫一篇文章,參考張忠謀與李安的事例,闡述你的相關經驗、感受、看法。文長限700字以內(至多35行)。(占19分)

 

壹、問題(一)的書寫

一、寫作原則:需歸納出張忠謀與李安故事中的共同點(困境類型、堅持毅力、圓滿結局)與相異之處(最終選擇)。

二、參考範文:

張忠謀與李安在職涯規劃時都沒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張忠謀選擇聽從長輩的意見;李安則選擇堅持自己的志向,二人都展現出堅持的毅力,最後獲得巨大的成功。

 

貳、問題(二):「不被支持時」的書寫

一、格式:書寫文字不可超出格子,因為掃描不到,會被視同沒有書寫。

二、內容:

(一)符合題目要求

題目中提到:「1參考張忠謀與李安的事例,闡述你的2相關經驗、3感受、看法」,因此文中必須同時具備以上個條件:

1、經驗是具體的事件,不可以用論說替代,要說明在這個事件中為何不被支持?當不被支持時,你如何因應?心理的轉折如何?以上都要有充分的說明。

2、「想法、看法」是經過事件之後,你個人在思想、態度上的心得或收穫,是全文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得分的關鍵,它可被視為題目的副標題。

(二)取材要有亮點

1、取材要適當,最好要有亮點,避免大家都會採用的素材,如會考後選擇學校、高中選組、選社團等。如果只能採用這些材料,記得在想法上要深入表現,同時在修辭上,力求亮點。

2、無論所選的素材為何,語氣都要肯定,文中如果出現:「雖稱不上『不被支持』」的字眼,則顯然自曝其短,說明取材不當。

(三)題旨貫串,一氣呵成

1、第一段非常重要,下筆前,請先想一想,要呈現甚麼?其次,要思考,自己的開頭是不是可有可無?

        選擇是人生中的交叉路口,帶領著我們前往不同的結局。每一次的選擇如同骨牌般牽連著彼此,在做出決定時令我們猶疑不定,因此我們常以父母的建議作為參考,給予我們方向,不過父母與我們抱持著南轅北轍的想法時,我們又該如何安放這片骨排呢?

此處作者從「選擇」下筆,並不能凸顯真正的主題,而在考試緊張之際,還有可能因此偏題。另外,段中的部分文句之間,銜接並不順暢,如果要解決此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念一遍。

        追尋夢想就像自玫瑰的莖攀爬而上,一路上布滿螫人的棘刺與未知的不可抗力,終點是那麼美好卻好似遙不可及,多少人望之退卻、無功而返,又有多少人不畏艱苦的熬到了最後,讓夢想開花結果?若是不被支持,該怎麼樣才能繼續走下去?

起筆雖然華麗,但是在末二句之前的文字,在文氣上與末二句是不一致的。換言之,要思考這些句子是否真的有作用?

2、題目中雖然要求「參考張忠謀與李安的事例」,但在書寫時,這一部分務求精簡,以免寫到最後,格子不夠寫,如下圖綠色框格的部分。至於藍色框格,含括一、二段,但尚未進入個人事例,建議精簡成一段,如此怎可以避免格子不夠的狀況。

Not supported-1

Not supported-1

 

3、經驗的書寫不宜佔據大多數的篇幅,這樣就沒有書寫想法的空間,想法的書寫至少要佔三分之一。以下的作品其實寫得不錯,如果前兩段可以再精簡一點,合為一段,則效果更佳。

        不被支持時

追尋夢想就像自玫瑰的莖攀爬而上,一路上布滿螫人的棘刺與未知的不可抗力,終點是那麼美好卻好似遙不可及,多少人望之退卻、無功而返,又有多少人不畏艱苦的熬到了最後,讓夢想開花結果?若是不被支持,該怎麼樣才能繼續走下去?

張忠謀董事長原想成為作家,卻因為家裡不支持而轉向理工科系,熱愛人文的他依然選修了相關課程,過程辛苦卻使他獲益匪淺,終身受用不盡,外在環境的干擾讓他無法使心中最初的玫瑰茁壯,但他將其轉化為肥料,讓人生的花開的更加燦爛奪目。李安導演在影劇的路上走得艱辛,家人對其理想一笑置之、畢業後沒有工作收入,好在皇天不負苦心人,六年的韜光養晦最終讓他一鳴驚人,夢想的路上荊棘遍布,經歷了重重磨難,李安關關難過關關過,踏著荊棘攀上莖頂,最終讓導演夢開花結果。

升上高二後,我參加了偏鄉英文線上教育活動,起初我的父母並不支持我,認為這樣會排擠到我讀書的時間,最後拖垮我的成績,日常生活中不乏勸我退出活動的話語。當時的我很迷惘,雖然忙碌,但能陪伴、教育小學伴讓我非常快樂,基於對活動的熱愛與責任感,我堅持了兩年。我學到許多一般課程無法教給我的:我看到偏鄉不那麼好的環境與家庭狀況,使我更懂得知足感恩,另外,我的溝通為小學伴們帶來什麼改變,但我依然認為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很高興我沒有半途而廢。

人生道路上有許多岔口,每一個選擇都通能力增強許多,也更善解人意了!看到我的成長,父母欣慰的肯定了我的選擇,同時,也許短期內無法往不同的未來,不被支持時,我們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徹底放棄機會,任自己漫無目的的活著,可以像李安一樣不畏艱難的勇敢追夢,抑或是像張忠謀一樣轉換跑道,化原本的道路為養分,願所有人都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三年讓班32號樓佳瑜 700字)

4、段落之間,要彼此銜接

有一件作品在說明事件後,如此寫道:

「對於緊抱夢想的我,他們依舊不認同,可是我學到溝通可以是互斥的雙方築起連結的橋樑」

→ 如果前文未表現「溝通」,此處就會顯得相當突兀

三、文章布局

起筆 1、必須是有用的文字,避免無意義的迂迴。

2、結合引文事例、可以直接切入個人經驗(直接敘述或從畫面切入)。

經驗 1、避免佔據大多數的篇幅。

2、敘述要精簡,並且掌握關鍵部分,深入描寫或說明。

想法 至少1/3,不宜只在文末輕輕帶過

想法要上承事件或經驗而來,避免橫空而來

對於想法,要上承事件或經驗進一步的說明,才能使作品一氣呵成

作品觀察 1、字句如何精煉:大凡刪去不會影響文意的字句,則要刪掉。另外,並分所有的訊息都要交代清楚,只要留下作品需要者即可。

2、段落如何安排?想法所佔的比例與作品良窳的關係。

Not supported-2

Not supported-2

 

四、修辭:避免我手寫我口

國寫是寫手的天下,在文辭的表現上,除了清楚流暢,更要有亮點,所謂的亮點,可以是行文時的遣詞用字,譬如:

乍看之下我彷彿是一個有耐心的傾聽與自己意見不同的文化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我逐漸聽不見自己的心聲,失去了主見,感覺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頃刻間才發現自己變得好枯燥,腦袋中彷彿只剩下千篇一律的生活公式。

雖然沒有使用艱深的詞語,但「文化人」、「頃刻間才發現自己變得好枯燥,腦袋中彷彿只剩下千篇一律的生活公式」等文字,都顯得意象鮮明。

除了遣詞用字,適度使用修辭法,也可以製造亮點,譬如引用:

我也很欣賞李安導演的勇氣,直接走他想走的路。我最喜歡的創作者曾說:「如果你現在想做甚麼但不被支持,那麼你就要更努力去做,用最後的成果大聲的告訴所有人你的選擇是對的!」這段話並不華美,卻實實在在的打動了我。不過有時也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出最好的選擇。

這是一段結尾的文字,引用的文字讓結語更有力量。不過,我們也可以思考,如果把「我最喜歡的創作者曾說:『如果你現在想做甚麼但不被支持,那麼你就要更努力去做,用最後的成果大聲的告訴所有人你的選擇是對的!』」這段文字作為文章的起筆,則文章需要重新布局,但作品可變得更精彩。

 

五、佳作:請以問題()為主,問題()僅供參考

【作品一】

問題(一):

張忠謀與李安在職業規畫上的共通點為他們一開始的志向都被否定,經過多次挫折後才終於找到心之所向與其長處。不同的是,令張忠謀受挫的事情卻成為他最大的助力,李安則否。

問題(二):

還記得國小工藝課時,我的指導老師是一位一板一眼的嚴苛老師,任何「創作」都要依照他的指示進行,沒有一絲妥協的空間,所有天馬行空的創意都會被他拒於門外。

有一次上課要設計具有文化特色的衣服,正滿心期待終於可以盡情揮灑創意時,啪­­­—的一聲,一疊廠商配好的材料包壓死了我那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藝術之蝶。撕開外層的塑膠套,裡面的布料不論材質還是顏色都十分粗糙,因此我鼓起勇氣向老師詢問可否用其他更柔軟的材料製做作品,果不其然,老師對我大發雷霆,嚷嚷著只准用教室裡的材料,不許帶其他東西來,就這樣,我的想法徹底地被否決了,但這時,我靈光乍現,想起老師說只能用「教室裡」的材料,於是我拾起桌上的一包衛生紙,當作衣服的布料,取代原本生硬的不織布。

在我做作品的同時,老師不時對我冷嘲熱諷,恨不得我的成品失敗。經過不斷的鑽研後,終於做出了我幻想中的樣子,飄逸的裙襬正是我得意的笑容,老師看到成果後,目瞪口呆地說不出話。後來我拿這個作品參賽,更獲得了市賽冠軍。我證明的不是自己多麼有藝術天分,而是當不被支持時,我如何展現自我,成為頂峰上翱翔的大鵬鳥。

我們都曾不被看好過,夢想也常因「別人」看似遙不可及而被他人否定。然而,理想不被支持時就該放棄嗎?張忠謀和李安也都曾經因為志向不被認可而遭受打擊,但他們並未卻步,反而是奮力突破阻礙,不斷充實與精進自我,最後誰敢說他們不成功?越是處於逆境,愈是要懂得逆流而上,更藉此淬鍊出更出類拔萃的自己,千萬不要因為被人看不起而懷疑自己,而是要更勇於追尋自己的初衷,即使過程中的戰役十分艱辛,但我相信最終必能凱旋而歸!(三毅33 葉諺蓁)

∮師老說:這是一篇取材特殊、遣詞流暢的作品。作者特殊的生活經驗創造了這種具有亮點的題材,而在想法方面,也能提出具體且有一定篇幅的看法。如果這種想法在生和中被落實,並且書寫出來,則作品將更有層次。

 

【作品二】

問題(一):

張忠謀和李安的職涯規劃相同處在於家人想要他們做的事並不是他們的興趣所在,然而張忠謀順從了家人的規劃,李安則是走了自己想走的路,不過兩人最後都很有成就。

問題(二):

每個人都擁有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時期,父母希望自己往左邊走,但自己想選的卻是右邊。如同張忠謀想選擇作家這個被大眾認為謀生不易的職業,我也曾想選擇不被看好的烘焙師一職。

父母的人生閱歷豐富,成功的例子看得多,失敗的例子看得更多,因此他們總是希望孩子選擇一條相對安穩的路,而不是從事收入不穩的職業。從小我就在讀書的方面嶄露了較高的天賦,幫我告訴父母我不想讀普通的高中,而是想去專門學校學習做甜點時,他們馬上反對了我的想法,告訴我讀那種學校以後出社會沒有用處、不要浪費你的才華,不愛讀書的人才會去唸那種學校諸如此類的話,我大受打擊,因為他們平常對我想做的決定都非常支持。

很遺憾的我沒辦法克服人情的壓力,也沒有李安的勇氣,最後依照父母的期望進了普通高中就讀。雖然我一開始很失望,畢竟無法從事自己喜歡的事,但是上天為我開了另一扇窗——我在高中加入了點心社。隨著了解的事情越來越多,認識更多做點心非常厲害,卻礙於生計只能將其視為興趣的人,我開始意識到現實的殘酷,和同理父母為兒女著想的心情。喜歡一件事和奮不顧身投入一件事是不一樣的,說不定我對做點心的那些喜歡,也無法多到能負荷那些代價。

人生是無法預測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李安一樣幸運,能用自己喜歡的事作為職業。但是不被他人支持時我們也不必氣餒,只要對一件事情有足夠的熱忱,也可以把它當作興趣去學習,說不定也能像張忠謀除了理科也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使他終生受用不盡呢。(三毅35蔡依宸)

∮老師說:這篇作品下筆簡要清晰,直接點題,同時呼應文本,符合題目要求。作者寫自己想進入職校學習烘焙,卻沒有李安的勇氣,只能照父母的期望就讀普通高中。作者雖然失望,卻未放棄,且尋出一條出路。而在這過程中,自己也有所成長,這樣的成長在文中化為深刻的看法,讓整篇作品相當出色。

 

【作品三】

問題(一)

他們的相同之處在於一開始的夢想與家人的期待不同,但最後他們的夢想都成為他們成功的助力。不同之處則是李安並未聽從家人的建議改變志願,而張忠謀有因父親的期望改變志願。

問題(二)

不被支持時

當我做了一個決定不被支持時,我會先聽聽別人的意見,如果別人的建議真的比較好,而我也能接受,那我會從善如流。如果我只喜歡自己的決定時,那我會努力做到最好,如乙文中的李安,努力證明自己的選擇,用最後的成功證明自己的決定是對的,而且是最好的。

現在回想以前升國中時,受到最大的反對或者說是不被支持的決定就是要不要讀升學率較好的私校,但相對的私校的費用比較高,對於家裡會造成很大的負擔。母親不贊成我想去讀私校的想法,因為從現實面出發,讀私校的成本太高昂。可是站在我的立場,私校對我的升學之路會更有保障,而私校的名額也是我努力許久,打敗眾多對手而來,更是不想放棄。

最後,經過多次討論,我還是忍痛放棄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減少家裡的負擔,並用加倍的努力考上理想的高中。在這件事情中我學到:雖然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有時必須繞遠路,但只要拿好手上的工具,緊緊跟著指引,即使再辛苦,也能到達目的地,而在遠路上的風景與困境,也會成為成長的養分或是手中的武器,讓我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快、更遠。

我也很欣賞李安導演的勇氣,直接走他想走的路。我最喜歡的創作者曾說:「如果你現在想做甚麼但不被支持,那麼你就要更努力去做,用最後的成果大聲的告訴所有人你的選擇是對的!」這段話並不華美,卻實實在在的打動了我。不過有時也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出最好的選擇。(二毅11林美婷)

 

【作品四】

問題(一):

張忠謀中學時想成為作家,中途聽取父親建議輾轉了商科與理工,李安則是遵循內心的導演夢,貫徹始終。一個聽從他人一個聽從自己,但兩人最後都在其專業領域中取得輝煌的成就。

問題(二):

不被支持時

台積電的董事長張忠謀從小熱愛文科,立志成為一名作家,然而卻不被支持,選擇了另一條路成為了台灣家喻戶曉的傳奇;大導演李安從小熱愛電影立志成為一名導演,也不被支持但依舊堅持自我走下去,如今已是世界知名的製片人。面臨「不被支持」時,兩人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那我自己又是如何面對?

比起李安,我想我更類似張忠謀的面對方式,以小見大,在日常生活中,當我的想法與他人衝突時,我會放下自己的思維,聆聽他人。乍看之下我仿佛是一個有耐心的傾聽與自己意見不同的文化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我逐漸聽不見自己的心聲,失去了主見,感覺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頃刻間才發現自己變得好枯燥,腦袋中彷彿只剩下千篇一律的生活公式。

從小父親就很喜歡在春聯上寫上「上善若水」四個大字,受父親影響,我也十分喜歡這四個字,因此在不被支持時我會選擇傾聽他人、認同他方意見,但如今我體悟,一直以來,我似乎把「上善若水」與「隨波逐流」搞混了,在面對不被支持時,若不具有如同李安一樣破釜沈舟的勇氣,就要學習張忠謀「山不轉路轉」的道理——即使使走上來不同的道路,都要忠於自己,就像是水一般,志剛則強至柔則軟,在剛強與柔軟間任意轉變,秉持著這樣的思考,讓下一次面臨不被支持時,能夠找回曾經熟悉的有趣自己。

生活中不被支持的狀況千奇百變,小至晚餐的選擇大至人生的方向,望著自己的想法被否定時心情自然是難過,但只要不迷失自己,能夠忠於內心,這份被拒絕對難過肯定能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春天。(三讓17洪菱)

 

【作品五】

問題(一):

張忠謀並沒有和李安一樣將自己的夢想貫徹始終,但他們身邊都有一位不受世俗價值觀影響的「伯樂」幫助他們成長,且他們因培養出了興趣,而讓自己的本職工作更加出色。

問題(二):不被支持時

人是需要被支持的生物,當自己不被支持時,就如處四面楚歌之境,孤寂且十分難受。

升高二時,我面臨了選班群的困境。自兒時,我便下定決心,要做一個能給被害者家屬公道的法官。但在我決定要選第一班群時,媽媽卻不希望我擔任法官。她認為我魯莽多話的個性不適合在法律界闖蕩,甚至在大學時就會不得教授喜歡;外公也極力說服我選擇第三班群,以後當個醫生,因為當醫生收入較好,生活無虞。我多次說服外公「當法官也可以生活無虞」,但每次都以外公的溫情攻勢作收;媽媽也一再以「你不適合」為理由反對我選擇第一班群。

我無法理解母親和外公的想法,卻又說服不成,這使我陷入天人交戰。我既不想解剖一具冰冷的大體,又不想與母親、外公吵架,只好選填第三班群,並參加了一個醫學營已了解醫學系的課程。當我百無聊賴的翻閱著營隊的日程表時,「法律」二字突然映入我的眼簾,令我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度過每一天。除了對醫學課程產生些許興趣,也讓我想先斬後奏報考法律系的計畫轉了一百八十度——

「我會盡一切力量考上醫學系,但也會盡力鑽研法律,除了保護自己的職業生涯,我還想成為一名國民法官。」我與母親和外公保證著,也在為我的目標鞭策著自己,已達成我的夢想、承諾,及我承載著的冀盼。如張忠謀的成長故事,我並沒有完成最初的夢想,但我相信我會如張忠謀,將自己的興趣化為本職工作的養分,使我的正職能開花結果。

不支持,有時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有時是擔心所愛之人受到傷害。雖然我沒有為我的夢想據理力爭,選擇放棄堅持,但現在我十分感激我的家人為我開啟了另一扇門,並使我能心甘情願的踏上這條道路,一條更寬的路。不被支持時固然會不開心,但不被支持或許也能使我們踏上更高處⋯⋯(讓 30 劉若琪,69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