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與放手/1051臺北區第二次學測模擬考試「引導寫作」

Posted By on 12 月 24, 2016 | 0 comments


1051臺北區第一次學測模擬考試「引導寫作」:堅持與放手

面對生命中的考驗,我們習慣勉勵別人要堅持下去,咬牙苦撐,期待有志竟成。倘若過程中出現了傷口或變化,這時候我們也許從擂鼓助威的啦啦隊,變身為溫柔的說道者,諄諄勸說著放手的哲理。請根據親身感受或所見所聞,以「堅持與放手」為題,寫一篇文章,論說、記敘、抒情皆可,文長不限。

【寫作叮嚀】:

    1、這是一篇雙軌式的文章,寫作時,「堅持」與「放手」二者均須處理,不可以偏廢。

2、舉用事例時要避免過於冗長的敘述,大凡與主題無關的細節都要刪除。

3、這篇文章可以舉個人經驗,也可以使用個人所知的見聞,如歷史實例。前者宜加強個人的心理轉折,以表現為何會有堅持或放手的體悟;後者可以利用排比的巨型表現,但是,也要注意文字是否精煉、文意表達是否清晰。兩者在呈現事例之餘,都應該注意是否扣題,並且要有更進一步的闡述,不可以僅僅數語點題。

【範例一】

 人們總是期許自己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不論遭逢任何挫折抑或是追求理想,方能成為人人稱頌的英雄。然而,在受盡折磨與傷痛後,放手往往是最好的結局。

 病榻上的祖母,眼神停滯在冰冷的天花板上,自從醫生宣告病情不樂觀後,她的生活早已失去了溫度。父母在病情惡化之初,依然鼓勵祖母不要放棄希望,但在長久的努力下,我不見祖母重拾微笑,而是看見被病魔啃食身軀的無奈。「你們該放手了。」祖母去世前一晚這麼對父親說,我能感受到家人們的不捨和不願,但在經歷了難以計數的注射和療程,沒有人能親身體會病人的無助。當生活只剩下難以下嚥的藥丸和冰冷的機器,堅持下去又有何意義?家人的放手讓祖母終於擺脫病魔的迫害,我看著祖母逐漸闔上的雙眼,知道她再也不痛苦了。堅持與放手的抉擇中,我們往往忽略堅持所帶來的傷害,殊不知放手也能帶來解脫,而不只是代表著放棄。

祖母的逝去不禁讓我思考,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堅持和放手常是需要面對的課題。當人們在遭遇困難時,「堅持下去」是內心常有的聲音,我們不願屈服於失敗的腳下,因此卯足全力衝破逆境,換得滿身傷,但博得滿堂彩,成為他人眼裡勵志的人生故事。然而,當我們在挫折中摸不著頭緒,尋不到出口的方向,堅持於此時便成為一種無謂的固執了。承認失敗其實並不可恥,與其在原地打轉,讓受傷的心不得痊癒,不如放手讓這次的風暴塵埃落定,整頓好心情才能再次出發。在人生的挑戰中,放手也是一種應對的方法,它為我們留下一條退路,讓生活還有前進的可能。

 堅持與放手,是我們在面對逆境時的兩種策略,不一味偏執於其中一方,才能在人生的路上大步向前,而不至於傷痕累累,抑或是過於安逸。(三儉25號張艾群)

♣ 老師說:

這是一篇文字流暢自然、情意真切,且首尾圆合、條贯统序、又能符合主題的作佳作。

首段立即切入主題。第二段以祖母病逝的例子,一方面寫家人希望祖母堅持活下去,同時又藉祖母的話與家人的反應談放手之必要,正好與首段完全呼應。第三段承第二段,由祖母逝去,進一步反「思堅持和放手常是需要面對的課題」,但堅持不一定就好,放手也可能留出退路,表面上似乎已經離開祖母的例子,其實所論仍與祖母的例子相呼應。最後一段則歸納結論,不過,感覺上速度稍快,不似前幾段之從容,是美中不足處。

全篇雖無華麗之語,但裁文匠筆,條理分明;控引情理,從容不迫,且整體架構緊密,值得同學法式。

【範例二】

對於何時該堅持,而何時又該放手的界定,往往是一線之隔。「有志者事竟成」的另一個解讀,或許只是過分堅持之人自我安慰的期許。然放手從非易事,而在該堅持之時卻放手更是萬萬不可。所以到底何時進而何時退才能避免自我矛盾與失敗,是個自千百年前屈原便苦思不已,而至今如德國奧運舉重界的傳奇馬思汀都掙扎不已的課題。

屈原之投江,是選擇了堅持。他選擇為道德赴死,堅持不隨世俯仰,期待哪天自己的苦口婆心能使楚王頓悟,卻在最後落得想不開而一死。他的堅持為一些後人視為愚昧,站在漁父角度認為他應放手。然史實亦無法證明,倘若屈原選擇放手隱居山林,楚亡後後朝是否會善待這位前朝的三閭大夫。因此堅持與放手兩難的矛盾,在屈原身上達到最高峰,成為歷史借鏡,也讓後代許許多多面對困境徬徨者更加不知所措,到底是該堅持,還是達觀的放手。

然於德國舉重選手馬馬思汀身上,我得到了解答。奧地利籍的馬思汀在與自己一位德國籍支持者相戀結婚後,為能歸化德籍,他在繁忙訓練的同時身兼多份工作,並與妻子相約要在下一次奧運代表德國獲得金牌。馬思汀順利在三年後成為德國國家代表隊,在一切漸入佳境之時,自己的妻子卻命喪輪下,當時距奧運僅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為了完成與妻子的約定,當北京奧運舉重項目來到了最後一項:抓舉時,馬思汀必須舉出史無前例的兩百一十公斤才能追回先前項目的落後。他深知一旦挑戰了這等重量,自己將嚴重負傷而不能再參賽,但為了達成那個當年共同辛苦所承諾的約定,他奮力一舉,破了奧運紀錄,得到金牌。於馬思汀身上,我所見的是於當所堅持時義無反顧的咬牙,並在事後,真正的放手,讓這面金牌帶走失去愛妻的痛苦,化為更甜美的力量。他先堅持,而後勇敢的放手。

曾經,我總習慣在面對挑戰時便埋首堅持地衝,卻往往渾身是傷而一無所獲。我看著屈原而困惑,最終在馬思汀身上尋得答案:堅持只是個過程,能否在過程的跌宕起伏中朝向學會放手的境界,才是生命的意義。人生有太多得失須取捨,有志竟成的下一步,更當擁有放手的智慧。(三仁陳品儒)

【範例三】

堅持與放手如人生之河的兩岸,人們乘舟擺渡兩者之中。堅持該堅持的,放手該放下的,事事行來都會很自在。

我堅持凡事盡我所能、為我所願。面對艱澀難懂的數學題,我必定絞盡腦汁思考計算以獲解答,面對紛至沓來的報告事務,我堅持每一項都處理得穩當周全。至於我不擅長的體育,我也力求完美,腳踏實地地練習,於是,籃球框不再那麼高聳入雲,長跑終點線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歷史上,執子們堅持他們的堅持,成為後世典範。司馬遷替李陵平反,遭漢武帝處以宮刑,朝廷之上失了正義,男兒之身失了尊嚴,但他忍辱負重,堅持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一手如椽大筆,將自己定於史學至尊。我深信「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在挫折中堅守自己的原則及理想,山重水複之後必定能迎來柳暗花明。

然而,有些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過於龐大,單憑一己之力難以改變現狀,那就該學會放手。我的聲音音質特殊,幼時,我一開口迎來的便是拙劣的模仿與訕笑,這深深影響了我的自信,使我不敢在公共場合發聲。長大後,我才逐漸釋懷,放下那些不合理的批評,找會最真實的自己。在過去,通子們放下他們的不合時宜,胸中自有乾坤。一代文豪蘇軾才華洋溢,遭小人嫉恨流放邊疆,從富庶的京城到蠻荒的南越,他豈無氣憤之情?但他能夠放手,離開他曾有的地位,放下他應得的待遇,在山水環繞中,展現曠達自適的襟懷,成就流傳千古的盛名。放手,是為自己好的解脫,若竭盡所能仍難以改變,就該放下了。

我堅持我能改變的,努力做到最好;我放下我不能改變的,使心靈不受負面情緒的侵擾。堅持位於人生之河的左岸,放手則在右岸,在岸與岸之間,是無盡的穿梭。(三仁廖宜萱)

【範例四】

堅持,是對於目標與期望的執著;放手,是心態從容的展現。譬如今日欲運送一顆氣球,「堅持」的人以雙手緊抱,未達目的地卻已壓迫了;而懂得「放手」的人,輕輕捻著細線,輕盈地完成任務。堅持意味成功?放手便是不努力?我不認為。

猶記一個夜闌人靜的夜晚,我獨自在琴房裡練琴,練習到帕格尼尼的主旋律時,卻怎麼也表現不出皇宮大廳正中央,那水晶鐘晶瑩剔透的滴答聲。而一心急欲辦到的我,便一次又一次地反覆,只感覺到音符踏著沉重的步伐,在琴弦間踱步。那本該如精靈般跳動的十六分音符,在我重覆的拉奏下失了輕巧,我心欲急,它越是笨重。心中的溫度已到達燃點,扔下提琴,含淚奪門而出。我已心慌地無法自拔,一股堅持的力量逼得我走投無路,「一定要做到」的想法不斷縈繞在心頭。媽媽走到我身邊遞給我一杯冰水。他向我說明面臨這種情況,首先要放棄一定要達到的念頭,轉而以「無適也,無莫也」的心態,仔細專注在我鍾情的旋律,發揮想像力,並用心發現問題。

我嘗試著放手,抱持著更輕鬆的心情專注於事件本身,很快地發現笨重的感覺是因為雙手和心都沒有隨著旋律的節奏舞動而被「堅持」的想法佔據。經過兩三次的拉奏,便馬上到達了原本心中預期的境界,靈巧的音符還在小提琴的琴孔間頑皮地跳動。我著實體會到,佛家一直以來所謂「放下」的理念,並非放棄所有企圖心與理想,而是強調心態上的紓解。當不顧一切,橫衝直撞時,往往徒然無功而使人力不從心。放手是追求一種「放下」的心態,對於事情的解決以及心理層面,都是一種更從容優雅的解脫。

「堅持」是人生的方向,告訴自己何去何從,然而「放手」是邁向目的地的重要原則,心持「無適也,無莫也」的心態,便能把問題看得更清楚而無往不利。我願奉此原則,盼能嗅進人生最醇美的芳香。(三仁鄭荃心)

 【範例五】

遭遇人生中的重大考驗,我們以海倫凱勒勇敢對抗病魔,堅持努力學習的例子鼓勵失意之人,不要輕言放棄;但有些狀況,例如遭遇感情方面的重大打擊,我們卻以蘇軾面對官場失意時,以泰然的態度道出「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安慰失戀者不應灰心喪志,要學習轉換心境。對於人生的種種考驗,我們應以不同心態應對。

我在馬拉松路跑中,以堅持不放棄的態度,在整趟路程中,學習打敗心中無數的負面情緒;克服大汗淋漓、口乾舌燥的煎熬;戰勝時不時冒出的放棄念頭,才能享受通過終點時那汗水與淚水交織的無限感動。但在大隊接力前膝蓋舊傷復發時,我轉換心態,放下沒有在跑道上奔馳的遺憾,以啦啦隊的身分為同學加油吶喊,體會了全然不同的快樂,也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收穫。我認為每件事情起初必然需要堅持盡力完成,但如果出現嚴重問題時,不該一味堅持;適時的放手是必要的。

有時,堅持與放手是種選擇。司馬遷在遭遇屈辱的腐刑與死亡之間,他選擇前者,堅持完成父親的心願,也就是名垂千古的史記。屈原在國家動盪的時局,明白無法實現裡想中的政治家夢想,因此他選擇放下世俗的一切,抱著夢想投江而死。他們兩人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同樣自始至終都守護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司馬遷選擇堅持這條不順遂的道路;而屈原選擇了放下一切,得到心靈的永生。

堅持與放手同是在面對人生中的一道道關卡時,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但是在不同情境中,如何選擇該使用哪一把鑰匙才能打開通往成功的大門,便是能否成功通過挑戰的關鍵。(三仁31楊舒涵)